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求实》201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的大局的论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其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就是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其基本形成时期,其标志是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的提出;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其创造性发展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不仅是我国现代化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组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是运动的、变化的,即是一个历史的整体。我们要用历史整体性的思维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要在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制约下用一种主观的理性去把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发展模式上开始了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点"的探索;从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从发展步骤上开始了从"赶超战略"到"两步走"战略的探索;在发展机制上开始了从"优先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1982年9月18日,党的十二大刚刚闭幕,邓小平在陪同金日成前往四川访问途中,不无喜悦地告诉金日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段名言,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本文拟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这四年间,邓小平不断总结、作出概括、逐步提出这个科学命题、指明这条新路的经过,作一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迄今已初步形成体系,在横向(东西文明)和纵向(中国传统)方面对之进行定位既有必要也具备了可能性。本文认为从逻辑联系和现实特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文明的新样式,并试图从“现代化-社会主义-共产党”三者在近代史的互动关系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目标模式、“社会主义”是道路选择、“共产党”是主导力量。把握三者的关系是理解中共党史的一把钥匙。这样既长焦距地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将之放诸东西方文明的视野中理解两种制度形态,符合逻辑地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文明新样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关于"两手抓"的理论,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矢志不渝追寻的目标,而现代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与手段。在百年追梦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效法欧美"的冲刷、"以俄为师"的洗礼与"中国特色"超越的多次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代代志士仁人在经历了种种尝试与努力之后,由历史和人民所选择的结果,反映着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今后必须坚持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内涵作了简洁明快的理论概括,了解这一理论的全部结论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进一步了解它是在什么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创立者是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忠诚于人民事业以及以怎样的勇气和胸襟去创立的,后继者是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解决什么样的现实问题中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则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具体结论,才能理解的更深刻、更全面。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新成果,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贡献.他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解放思想的一代新风,为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思想条件;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基本设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实践基础.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十几亿人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实践,累积起了越来越深厚的实践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获得了新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相似文献   

11.
“特色理论”这一概念曾经比较广泛地被使用过,后来又沉寂了。但在目前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对“特色理论”进行重新认识。新特色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认识和解决事物的特殊本质和特殊矛盾,以特色来促进事物更好更快地发展”。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基础和现存于理论及社会实践中的很多难题,并指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尽管出现了许多波折,甚至出现了“化大革命”那样的重大失误,但他作为探索的开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必须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体制层面进行改革,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高度凝练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基础上,精准判断和定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新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创新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美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新内涵,科学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九大历史性地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开拓性的飞跃。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质朴性、根本性、扬弃性;江泽民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转折性、系统性、全面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其根本特色是科学性,具体看则有着人本性、和谐性、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7,(11):25-25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982年,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6.
吴乐星 《世纪桥》2021,(8):8-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主要包括贫困治理的价值诉求、目标导向、根本保障和路径方法等多个维度,且蕴含着系统严谨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整体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植根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的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摸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受住了实践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全党推进党和国家"四个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世情、党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以全新的视野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鲜明的理论特色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根本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回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基础理论层面,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策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日益完善,主要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成,它们勾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主题是由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就此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将实现现代化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要求,当代中国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问题都紧紧围绕现代化主题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