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前是人,人后是鬼”的“两面人”。这些人,在公众面前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他们善于巧妙“包装”自己,而许多人甚至是有些地方的组织和领导也被其表象所迷惑,以至于这些人既赢得了清正廉明的好口碑,又使自己平步青云、连连的提升,原因是:一方面由于腐败分子的作案方式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狡猾,造成了一种内贪外廉的假象;另一方面由于对干部的考查考核不实不细,致使腐败分子边腐败边被提拔的现象增多。这些“两面人”隐身有术,种种表演颇值得玩味。   第一是乔装打扮、精心伪装。这一类“两面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发展,“情妇”这一有违道德的现象日益突出。有“情妇”的人中,很多人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工作人员。这些人的“情妇”们,有些还充当了他们实施职务犯罪的帮凶,且她们实施犯罪的手段各异,心态不同,因此,如何运用合适的策略对这些“情妇”进行讯问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李浅予 《政府法制》2014,(11):36-36
8岁那年,母亲给她出了道选择题:“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说:应当有某个人对这个问题做些事情,但是为什么应当我做?另一种人说:必须有某个人对这个问题做些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做?”她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时妹妹从门外跑了进来:“我先选,我先选。”妹妹总是争“第一”,  相似文献   

4.
朱德天 《检察风云》2014,(13):90-91
先解释两个词:1.“浣云壶”,这是家父使用时间最长的书斋名,可能与他的字——云裳有关.2.“云间”,是松江古称.上世纪20年代家父在杭州已颇有声名,当时有与家父同姓同名者,一为官、一富有,常人常宜混淆,为与他们相区别,家父即在姓名前冠以“云间”二字,并刻有两闲章,一日:“我朱孔阳,既不为官司,亦非富有,木梢客人,社会走狗”(注:江南人称千吃力不讨好的事为“扛木梢”,“社会走狗”是指家父在青年会、红十字会工作,是为社会奔走的社会工作者.)另一章为:“我朱孔阳,有云间为号,只此一家,别无分出”.幽默诙谐,一时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似乎过时但又颇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其中有些提法和数据与现状也可能有不符之处(如特邀律师),有些现象实际上已在现实中解决(今年的“脱钩改制”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无论如何,还是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喻中 《现代法学》2003,25(1):29-35
权力是法学基本范畴之一,借鉴历史学、人类学的成果与研究范式,其起源可以用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来解释:一种是以北美易洛魁人为代表的氏族——部落模式,另一种是以中国“五帝”为代表的酋邦模式。从比较法文化的立场上看,权力起源的不同模式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权力形态和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7.
廉洁自律不同于他律。廉洁自律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的形式,实现廉洁从政的目的。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领导干部的自律存在着“作为”、“不作为”两种表现。有作为者是领导干部的主流。他们廉洁自律的特点是主动、接受监督、严格律己。他们所以能够这样,在于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正确对待社会的消极影响。廉洁自律中的“不作为”行为有三种类型:一是盲目型,二是阳奉阴违型,三是顶风作案型。当前的任务:一是要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行为主体产生廉洁自律的内动力。二是要加强他律,增加社会压力,促进廉洁自律。廉洁自律固然重要,但有它的局限性。为了促进廉洁自律,必须坚持执法的刚性原则。执法的刚性,首先在于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8.
好人冯三兔     
王霞 《政府法制》2014,(2):54-54
2013年10月,记者途经山西省中阳县,在中阳县宁兴学校门外,偶遇多年未曾谋面的一位老友,寒暄之际,老友问记者:“可曾为宁乡镇写点什么没有?”记者回答:“没有。”老友说:“还是写点吧!中阳县宁乡镇变化多大啊!这所学校就是宁乡镇冯三兔建设的。”记者打量着这所颇有些气势的宁兴学校,问道:“冯三兔是哪里人?好活泼的名字啊。”老友说:“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农民,宁乡镇冯家岭村人。”于是,记者驱车前往冯家岭村。  相似文献   

9.
东方 《江淮法治》2008,(24):46-46
美国人换工作也比较勤,到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州去,甚至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去工作,在美国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美国人的祖先最先从欧洲移民到北美时,就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现代美国人继承了这个精神,哪里生活好,哪里就是家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儒家的“德育”思想有误解。事实上,儒家理解的“德育”应指一种“成德之教”,在根本的意义上,它是关于我们如何实现良心自觉的学问。儒家认为自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修身;一是教化。其根据是儒家所持有的独特的心性论。关于修身历来有“朱陆之争”,但事实上他们的不同只是一个强调在日常生活的具体道德实践中“逆觉体证”,一个强调通过格物、阅读经典等来觉悟而已,各有长短。同样,教化的根源性的方法是“启发”,它反映的人伦关系不是权力性的压制关系,而是出于一种天下一家、天下关怀的道德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恰恰反映了儒家积极性的人伦观。祛魅了这一人伦观,我们最终将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1.
执法机关在“钓鱼执法”被叫停之后陷入了更为严峻的“执法困境”.这一危机的发生与专家学者对“钓鱼执法”法律性质的误读有直接的关系.这些误读混淆了不同性质的两件事,把没有争议的问题说成在学界有争议,无视中国法律的特点,盲目套用西方学说.为破解“执法困境”,有关部门应当正确使用宣传策略,引导舆论力量,出台新的司法解释,为“钓鱼”正名;防范和打击“错钓”等行为,对责任人追究到底;规范“有奖举报”制度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禾刀 《江淮法治》2012,(24):53-53
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拜读完余世存的《大民小国:20世纪中国人的命运与抗争》,历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金融家、外交家、军事家、政治家……一位位民清人物的形象恍若眼前.他们不同的是性格与职业,相同的是他们在那个外扰内忧、混乱不堪的时代,都曾留下过还算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后来“失节”。  相似文献   

13.
治病防罪     
阿碧 《检察风云》2012,(12):58-60
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有时犯罪也是一种病。有些犯罪分子并非完全因为道德败坏而犯罪,而是他们有病。研究表明,一些与犯罪有关的疾病左右着某些人的行为模式,导致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发生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最近,群众对假文凭议论颇多,而且希望打假。打假中还发现,同属假文凭又有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小摊造假者造的,这是彻头彻尾的假;另一种则出自正规的学校,盖有合法的印章,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承认,但持有者却不是通过学习取得的,而是靠关系,走后门弄到的。当然,这样的人没有与文凭相适应的真才实学,所以群众又称这类文凭为“注水文凭”、“泡沫文凭”或“权力文凭”、“腐败文凭”。这些名字揭示了这种文凭的本质特征:文凭持有者象征性地听过几堂课,有的则根本没有听过课,更没有写过什么作业,有的人的论文是花钱雇佣…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些地方、部门还流行这样一种风气:工作人员上班按时来,下班按时走,但在工作时间内却精神不振,无所用心。对于这些人,领导不好管,群众很有意见,称之为“一不‘做’二不‘休’”的干部。概括起来说,“一不‘做’二不‘休’”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五种“定式”:一是算术式: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三者之和等于大半天;二是移动式:东逛逛,西窜窜,闲扯拉呱,东家长李家短,时间一到回家转;三是打坐式:正襟危坐,“冥思苦想”,可想的不是工作;四是鼠…  相似文献   

16.
“化”是中国使用时间最久、使用数量最多的一个词儿(或曰“术语”)。追溯起来,可能源于“庄周化蝶”这个典故。据说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很想在哲学上搞出突破性的发现,便来了一个“梦蝶”之举。自认为进入了这样的极境:“究竟是俺老庄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化成了俺老庄,已经很难区别了!”作为研究哲学的人,我很推崇这位庄周先生。但作为搞自然科学的人,庄周先生却有些糊涂。他竟然不懂得蝴蝶很美,但毕竟是害虫。它原身是一种名叫“菜青虫”的东西,专吃农田里的蔬菜类农作物。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之后,在田野上成群地翩翩起舞,貌似…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 《法律科学》2006,24(1):103-112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也是国内外学术界颇有争议的话题。诱惑侦查通常分为“犯意诱发型”和“提供机会型”两种类型。“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因可能引起诸多违法的后果而应被坚决禁止,而“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有其合理性,但有必要从适用前提、适用主体、适用范围、适用对象、行为方式和程序控制等方面进行规制,以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种腐败类型:主人公大都是处于权力末端的“小人物”,职务不高,但是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在几个月、三五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里,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持续地贪污受贿。我们称之为蚁贪,即“蚂蚁搬家式腐败”。这是一种“庸常的罪恶”。一方面,身处其中的贪官对这种零打碎敲的贪腐不以为耻,甚.至暗中攀比,官场文化因此被扭曲。另一方面。这也生成为社会大环境中一种潜规则,常被人忽视甚至认同。  相似文献   

19.
警惕“小意思”盛茂中国的语言让一些颇有心计的人用绝了。如有的人为了实现个人目的,在请客送礼时,总会来上这么一句:“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如果你意志不坚定,对“小意思”有了意思,发展下去,就会深受“小意思”之害,闹个没意思的可悲下场。最近刚办结一起贪污...  相似文献   

20.
“平衡论”的困境晨曦“平衡论”是一种富有新意和生气的行政法学理论。由于准确地把握住了行政法中“行政机关──相对人”这一核心矛盾,并就此建立起“管理法”、“控权法”、“平衡法”三个理想类型(idealtvne),“平衡论”在方法论上颇有可取之处。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