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2015]35号主城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提升都市功能核心区景观照明水平,有利于彰显重庆"美丽山水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增强城市凝聚力、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利于激发城市活力、树立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加快推进都市功能核心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都市功能核心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要紧紧围绕"继承完善、创新提升"的总体要求,以楼宇项部景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部"的提出为湖南发展提出了新定位,也为湖南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长沙作为"一带一部"的核心区,是全省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聚集高地,承载着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任,需要在创新发展、开放开发等多方面主动引领。对此,长沙需明确"一带一部"核心区建设的战略布局、发展模式和融合方式,并以塑造现代文明都市形象、改造投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经贸交流等任务为抓手,以规划、政策、项目、环境、人才为保障,积极发挥核心增长极的作用,着力推进全市乃至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部"的提出为湖南发展提出了新定位,也为湖南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长沙作为"一带一部"的核心区,是全省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聚集高地,承载着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任,需要在创新发展、开放开发等多方面主动引领。对此,长沙需明确"一带一部"核心区建设的战略布局、发展模式和融合方式,并以塑造现代文明都市形象、改造投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经贸交流等任务为抓手,以规划、政策、项目、环境、人才为保障,积极发挥核心增长极的作用,着力推进全市乃至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是开拓市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综合竞争力的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通过论述中国汽车产业与国际汽车贸易核心区的内外在关系,指出建设国际汽车贸易核心区既能发挥汽车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又能体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符合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国际汽车贸易核心区产业用地规划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重庆将迈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都市功能核心区范围包括:重庆  相似文献   

6.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作出了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决定,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全市各区县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明确了任务,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区县科学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的明确以及南岸区、巴南区合力发展江南新城战略协议的落实,处于都市功能核心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相接处以及江南新城腹地的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作为主城近郊11个组团中心镇之一,目前正经历着由“城市郊区到主城区”区域性质的根本转变,已基本跳出了传统低效农业的发展模式,正在向现代都市农业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8.
创新之城     
都市功能拓展区在优化结构调整时,更强调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 作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参与者,渝北区利用保税港区、两江工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空港工业园区等开放平台,利用铁路、高速、航道、航空等交通便利,如何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做到产城融合发展?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副区长张问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通过中科院组织的评审,并由省政府批准印发。该规划空间包括环杭州湾地区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6市产业和城市新的成长空间,并涉及6市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具有国际环境良好,国际化平台宽广,区位条件优越,综合实力雄厚,经济资源富集,体制富有活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战略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部分、改革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集聚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改造提升特色块…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在此背景下,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在2021年年底入选了"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渝中区提出,要把握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的发展方向,打造"四区"(现代...  相似文献   

11.
长沙建设"一带一部"核心区,为长沙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明确长沙"一带一部"核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发挥政策乘数效应,在战略布局、发展模式和融合发展三个方面,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着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乔墩 《重庆行政》2015,15(2):12-16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重庆市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区域差异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意见》明确重庆按照“核心优化、圈层拓展、两翼提升、生态文明”的路线图,着力优化提升老城区,不断完善国家中心城市的都市核心功能,并向主城二环区域和主城外“一圈”区域拓展都市功能.《意见》提出在城市发展新区建设新型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密切卫星城与主城的联系和畅达,并将其作为统筹构建支撑体系,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大月刊》2011,(12):12-13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农业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的水平,积极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强化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力争在农业科技引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省外传真     
重庆市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作为我国幅员最大、管辖行政单元最多的直辖市,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要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该市把40个区县(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建设三大经济区是该市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支撑。三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区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分工,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核心区,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  相似文献   

15.
活力是温州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温州发展最重要的优势。实践证明,温州要“走在前列”,加快发展,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增强温州的活力。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一)通过扩大开放增强活力1.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利用外资。一是引进先进制造业。温州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6.
吴永年 《公民导刊》2008,(10):48-49
中央商务区(CBD)集中了大量金融、商贸、信息、文化、中介等服务机构,以及大量商务楼宇、高档酒店、交通通信等配套设施,是一个地区发展最具活力与影响力的集聚点、辐射源。对于定位“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总部基地”的渝中区,要实现“向上海看齐、在西部领先、在重庆领跑”这一目标,解放碑CBD领先、领跑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目前,年轻的解放碑CBD虽然正进入快速发展的跑道,但是,面对全新的形势、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7,(22)
正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在经济上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有非同寻常的招数。高邮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作为增强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提升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新活力,推动城市发展迈向更高层次,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2008年,高邮成为"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市",并于2010年、2014年分别通过试点验收和省知识产  相似文献   

18.
孙黎明 《政策瞭望》2014,(10):38-40
江东区地处宁波市中心城区,又是宁波市新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宁波的母亲河甬江、奉化江、姚江在江东汇聚.对江东区来说,如何在现代化都市丛林中留住一江清水,不仅事关城区生态文明形象,更事关城区核心功能再造.可以说,守住一江清水,就是守住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底蕴,就是守住了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江东区委、区政府坚持从中心城区实际出发,把推进“五水共治”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美浙江”、宁波市委市政府“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打造“品位都市、品质生活”结合起来,通盘谋划,调动各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积极探索一条中心城区治水新路子,全区“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9.
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9月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标志重庆将迈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相似文献   

2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现将重庆特大城市、都市发达经济圈、城市规划区、主城等名称及相关范围界定有关内容通知如下.一、重庆特大城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简称"都市圈")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确定重庆特大城市的范围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的全部行政区域。重庆特大城市即为都市发达经济圈,简称"都市圈"。该区域用地面积为5472.82平方公里,2001年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