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月20日,美国第三任国家情报主任丹尼斯·布莱尔声明“将于当月28日正式辞职”。布莱尔出生于1947年,1999-2002年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从2009年1月19日正式上任到2010年5月20日提出辞职,在国家情报主任任上只干了16个月,成为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团队中第一位中途“下课”的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一个专家小组,访问了新加坡三巴旺海军基地和巴耶利峇空军基地。8月4日,新加坡财政兼外交政务部长杨文荣在国会透露,新加坡有意让美国使用其军事设施,以帮助菲律宾比较容易接受美军基地。此议一出,东盟内部立即引起意见分歧,马来西亚反对美国在新加坡建立军事基地;印尼也持反对意见,但态度比较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安全政策的目标、原则及实施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次大战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在对待经济安全的态度上,表现出既重视又不重视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历任总统都明白无误地强调靠经济的规模和实力来作为美国的最后防线,认为一个有活力的国内经济是美国发挥全球领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较少使用经济安全一词。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经济安全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用美国外交政策专家罗赛蒂(J.A.Rosati)的话来说,就是属于“低级政策”之列;一方面,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国际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政策时,常常用来达到经济安全目标,特别是不少对外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典型的经济安全政策,另一方面,从来没有正式制订过一个系统和明确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这一矛盾现象是了解美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入口。  相似文献   

4.
体系·社会·国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三种研究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巍 《国际观察》2008,28(1):72-78
研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有三种路径,分别是以体系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以体系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强调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对美国对外经济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则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美国国内社会不同的利益集团在游说和组织动员方面的力量对比;而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认为美国对外经济行为是国家本身的官僚政治运作的结果.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为理解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它们彼此互不排斥,在分析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同时间段,不同问题领域时,具有各自程度不同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西方学者关于"经济霸权"的界定中,"能力"和"支配"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西班牙和葡萄牙为16世纪的地区性经济霸权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被一致认为是自公元1500年以来历史上出现的三个世界经济霸权国家.关于"经济霸权国家的更迭",西方学者的理论可分为单因素决定论和多因素决定论,但从经济学视角看,则涉及到经济增长理论.因此,经济霸权国家更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经济目前处境不妙过去两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的经济形势是比较好的。在美国和西欧多数国家经济都处于衰退状态的情况下,只有日本经济还保持着增长局面,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也远比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各国为低。但是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形势发生逆转,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也出现了七年来的第一次下降,比上季度减少0. 9%(折成年率为3. 5%),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26日(夏威夷当地时间),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举行了交接仪式,美海军四星上将蒂莫西·J·基廷(Timothy J.Keating)正式成为该司令部成立60年来的第23位“掌门人”。鉴于美太平洋司令部的特殊地位,以及基廷司令上任不久即访问亚太数国、特别是中国的举动,一时间,基廷本人和亚太美军的动向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框架与对华政策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巴马是在美国面临严峻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及陷于两场无望取胜的战争困境下当选总统的.为了领导美国走出困境,受命于国家危难之时的奥巴马总统,遴选美国政坛的精兵强将,不惜招揽对手委以重任,组建了强有力的经济和外交团队,决心振兴美国的经济,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强化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世界各国正密切注视并努力判断白宫易主后的美国外交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及其他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中日益增长着的经济危机,对一切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是个严重威胁.这些国家由于工业落后,农业每年只有一造,以及外国资本在主要经济部门中的统治等原因,使他们在世界市场中陷入不平等的地位.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家在寻求摆脱危机的过程中,正在加紧剥削东方和拉丁美洲经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印裔在美国的移民尤其是新移民中占有重要地位。印裔是美国新移民中增长较快的一支,在美国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直至冷战结束,"中东欧"的称谓经历了概念混乱到复原的历史变迁.大国逐鹿欧洲大陆,中东欧是其主要争夺对象.这些国家在夹缝中左右为难,同时也能左右逢源.在关俄争夺中,中东欧国家普遍弃俄投美,以求得安全保障.这些国家对美国和欧盟各有所图,即"军事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欧盟",在美欧争执时它们往往支持美国而得罪欧盟,有的甚至借美压欧,自己坐大.欧俄关系发展相对平稳,双方的摩擦大多与中东欧有关,俄以能源为武器整治这些国家,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对中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约旦是第一个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阿拉伯国家.美国选择与以、约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实现美国对中东战略的工具.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出于反恐战略的需要,提出了建立"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美国企图借助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中东国家的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增长,从而为今后推销西方式的民主化奠定基础,借力实施美国对中东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以来,美国军方频频热炒“中国军事威胁论”,其声势可谓一浪高过一浪。6月4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亚洲安全会议上率先“发难”。①紧接着,带有强烈军方背景的美国《大西洋月刊》今年第6期推出了题为《我们如何与中国战斗》的文章,煞有介事地宣称中国对于美国将是比苏联更为强大的军事对手。②6月26日的美国《华盛顿时报》则刊载了对美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赫尔特以及数位美国防部高级官员的长篇专访,分门别类地对所谓中国“军事威胁”加以渲染。③此外,据美权威媒体报道,美国防部即将出台的本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更是将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经过战后近四十年的发展变化,美国在发展中地区的经济利益有了显著的增长。美国经济对发展中地区的依赖也在加深。一、对外贸易1983年美国与发展中地区的贸易额约为1,800亿美元,占美国外贸总额的37.8%。其中出口占37.6%.进口占38%①。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成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1983年进口美国商品在25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有二十个,其中九个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年对美国的出口超过25亿美元的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中,也有十一个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5.
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普世价值”既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一部分.“普世价值”为美国全球战略提供政治“正确性”和“合法性”依据,推广“普世价值”有利于美国在国际道义、话语权等领域提升国家软实力,并且有利于美国推行意识形态外交和“推进民主”的战略目标.推广“普世价值”既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某些时段和某些地区,其地位和作用甚至比武力和经济手段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特朗普当选并就任美国总统,其经济政策方案渐成体系,形成了一套对内新自由主义,即强调减少国家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削弱福利国家;对外实行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强调美国本土经济利益的“特朗普经济学”.“特朗普经济学”迎合了美国中下阶层民众的心理,充分反映了美国所处的经济和外交困境.“特朗普经济学”的实施将为中美经贸关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国需充分研究特朗普采取的政策举措,精心准备相应预案.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对任何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以及世界各种力量在全球和地区问题中任何互动的研究,都应置于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在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的权势加速转移的形势下,美国正用不同以往的方式来看待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奥巴马政府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重振美国经济,该政府外交政策的重点旨在促成其他大国在全球问题上--从气候变暖、核扩散到恢复世界经济--的协同合作.美国的中东政策调整既为修补与中东国家关系,也是出于对外战略大局所需.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中、美两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互动增加,这种互动必然会对中、美在中东的关系产生影响.未来双方在中东仍将维持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合作一面将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8.
回顾历史,我们院研究美国的经验教训可总结为四个"跟着走":一是"跟着研究对象走".因为我们人数较少,所以一直以中美关系为主要抓手,然后顾及一点美国外交、政治、经济和社会.美国提出"engagement policy",我们就研究"接触政策";美国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我们就跟着研究其国家安全战略.这与我们美国研究逐步发展的进程有关,与我们的战略研究不足也存在联系.二是"跟着美国政治和经济周期走".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代大危机时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曾经采用经济军事化办法,为它们的过剩生产能力和商品寻找出路。但是,经济军事化和法西斯统治不能解决困难,最后它们发动了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中毁灭了自己。现在,美国这个穷凶极恶的国家正步着当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后尘,沿着经济军事化的道路迈进。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除在1946—1948年部分复员外,长期以来军费开支都维持在高度水平。如果连同第二次大战时期一并计算,美国已经连续二十五年处在经济军事化状态。1939—1963年间,美国仅直接军费一项,就开支一万亿美元。大战时期,美国军队人数扩大到一千二百多万人,比第一次大战时期增加三倍。就在战后所谓“和平时期”,美国也有三百万军人,比战前增加十多倍。这样长期的和庞大的经济军事化不仅在美国是史无前例,而且超过当年法西斯国家的军事化规模。这不能不对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经济军事化刺激军事工业发展,美国出现过“战争景气”。但是,“战争景气”只是暂时现象。随着经济军事化的发展,美国劳动人民贫困化愈益加深,生产无政府状态也更严重。现在,经济军事化正如当年法西斯国家一样,也不能解决经济困难,而且给美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造成比例失调、经济动荡、危机频繁和经济发展停滞等局面。经济军事化不仅刺激作用在减少,而且反作用正在增加,美国整个经济因此处在日趋恶化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20.
对外经贸摩擦贯穿于新兴国家融入国际体系的始终.贸易摩擦的轨迹都呈现出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汇率,再从汇率进入国家治理的体制与机制的共性.任何贸易摩擦的缓和或逐步解决,实际上都是对各自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国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日美摩擦还是中关摩擦都证明:虽然美国在贸易摩擦的处理过程中会一时占上风,取得丰厚的经济利益,但是,来源于美国的外部压力往往能化为新兴大国推进国内改革的动力.对外贸易摩擦往往起着引导和推动新兴大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之中,应对经贸摩擦的主体和主要推动力是政府而不是企业.培育出一大批能充当国家"经济脊梁"的企业是中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