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渝北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总目标和“一区三带十基地”总布局,坚持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为路径,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建设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许彬 《重庆行政》2016,(3):110-111
正渝北区龙山街道地处都市功能拓展区核心区域,辖区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系原龙溪镇一分为三后设立,与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北部新区天宫殿街道和渝北区龙溪街道接壤。辖11个社区,常住人口15万人,户籍人口7.02万人。近年来,龙山街道在渝北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以保增长、促发展为目标,以繁荣市场经济,推进项目建设和促进招商引资为主要任务,着力推进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26.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9亿元)的295.5%;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市北部新区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2013年,北部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约占都市功能拓展区的25%;工业总产值1330亿元,工业增加值约占都市功能拓展区的3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约占都市功能拓展区的25%。北部新区业已成为拉动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全市推进"五大功能区"战略的进  相似文献   

4.
正渝北区是重庆群团改革6个试点区县之一。自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围绕强"三性"去"四化"总体要求,紧扣都市功能拓展区功能定位,针对全区开发平台多、新兴组织多、创业群体多、流动人口多、建筑工地多、农转城人员多等实际情况,着力在强化政治引领、优化组织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有力助推了全区经济社  相似文献   

5.
正都市功能拓展区,涵盖主城9区除都市功能核心区外的5179平方公里,在发展战略中被赋予"将挑起未来重庆发展‘大梁'"的地位。其定位为:全市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城生态屏障区,以及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宣居区。在本次市人代会上,代表们对都市功能拓展区关注重、审议多、建富深,希望能真正"集中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服务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现将重庆特大城市、都市发达经济圈、城市规划区、主城等名称及相关范围界定有关内容通知如下.一、重庆特大城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简称"都市圈")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确定重庆特大城市的范围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的全部行政区域。重庆特大城市即为都市发达经济圈,简称"都市圈"。该区域用地面积为5472.82平方公里,2001年末  相似文献   

7.
张波 《重庆行政》2014,15(6):33-34
正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工会的工作能力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工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2013年9月在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五个功能区域是在"一圈两翼"区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重庆将迈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都市功能核心区范围包括:重庆  相似文献   

9.
曾信祥 《重庆行政》2014,15(5):80-82
正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2000年,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三大经济发展区"。2005年将这一战略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工作版块"。翌年,在三大经济发展区和四大工作版块基础上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2013年,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继承和创造性地提出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  相似文献   

10.
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9月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标志重庆将迈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按照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将全市科学规划为五大功能区域,即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沿长江43公里,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必须从奉节发展实际出发,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的明确以及南岸区、巴南区合力发展江南新城战略协议的落实,处于都市功能核心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相接处以及江南新城腹地的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作为主城近郊11个组团中心镇之一,目前正经历着由“城市郊区到主城区”区域性质的根本转变,已基本跳出了传统低效农业的发展模式,正在向现代都市农业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作出了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决定,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全市各区县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明确了任务,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区县科学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诤言议事】2013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结合重庆处于"双欠"阶段、"四个关键节点"实际,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域。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是市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加快区域发展经验和重庆实际做出的一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决策。在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和审议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市农业被实践证明是大中城市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首选模式。都市农业拓展了农业本身固有的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开阔了农业发展的新视野,深化了人们对农业功能的认识,引导和深化了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但还须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信息网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其中,铜梁所处城市发展新区,主要任务是:坚持城乡统筹先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继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支撑战略以来,铜梁区坚定不移地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培育龙头型、特色型、战略型的产业集群为主要依托,努力朝着打造成为重庆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级的目标奋力迈进。  相似文献   

17.
乔墩 《重庆行政》2015,15(2):12-16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重庆市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区域差异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意见》明确重庆按照“核心优化、圈层拓展、两翼提升、生态文明”的路线图,着力优化提升老城区,不断完善国家中心城市的都市核心功能,并向主城二环区域和主城外“一圈”区域拓展都市功能.《意见》提出在城市发展新区建设新型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密切卫星城与主城的联系和畅达,并将其作为统筹构建支撑体系,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总体思路。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统一收运、集中处理、设施共享、运距合理"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规划建设全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和投资,减少环境敏感点和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布局。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规划建设4座餐厨垃圾处理厂、7座餐厨垃圾中转站,服务范围为本区域及壁山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和忠县规划建设7个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服务周边23个区县(自治县,含万盛经开区)。城口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和秀山县等5个县(自治县),因运距远和餐厨垃圾产量小等原因,可采用简单适用技术分别建设服务本区域的餐厨垃板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0,(14)
正东莞市中堂镇通过发展空间拓展、生态环境治理、城市品质提升、推进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为贯彻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部署,切实拓展和优化城市发展空间,高效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各类高端要素,以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上半年,在重庆市渝北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监督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渝北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环保"五大行动"和主要污染物削减等考核任务顺利推进。一、开展环保五大行动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一)蓝天行动。一是加强了对机场扩建工程、中央公园、空港新城建筑工地等重点扬尘污染源的整治工作,共整治扬尘污染突出问题80余个;对道路控尘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