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东和平的关键因素主要源自两大民族矛盾:一是阿以冲突,二是中东库尔德问题。相较而言,中东库尔德问题尽管不像阿以冲突那么突出,但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前者。它不仅长期困扰着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与叙利亚等地区国家,而且常常招致大国的外部干预,以致至今悬而未决。中东库尔德人是个具有跨界属性的民族,这使中东库尔德问题愈发凸显,并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库尔德问题是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四国库尔德问题中最突出的,也是库尔德人与所在国政府斗争最激烈的民族问题.它的存在对土政局、民主化进程乃至地区和平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土耳其库尔德问题之所以复杂难解,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历史根源.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前,凯末尔为了寻求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曾极力拉拢库尔德人并允诺给予其自治权利.但是,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土政府却拒绝兑现战时对库尔德人的承诺,违背了《色佛尔条约》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库尔德问题以其复杂性、尖锐性和国际性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东地区仅次于阿以问题的第二大热点问题。它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全世界几千万库尔德人的命运,而且对中东政治局势、国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今年2月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PKK)领导人阿卜杜拉·奥贾兰被捕并于6月被判处死刑,使库尔德问题再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库尔德问题的由来库尔德人是中东最古老民族之一,是仅次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中东第四大主体民族,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库尔德人历史上生活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即现今土耳其东部和东南…  相似文献   

4.
库尔德问题是中东地区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反映出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矛盾,其实质是民族不平等而引发的库族反抗及争取独立建国的斗争。库族独立建国努力与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四国维护国家统一形成尖锐矛盾。库族独立运动历程充斥曲折与苦难。1991年海湾战争使库族独立运动焕发生机。2011年爆发的所谓"阿拉伯之春"及叙利亚、伊拉克乱局使库族独立运动呈现崛起势头,直接关乎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的统一与分裂,对土耳其徐图坐大中东构成掣肘。美俄及各自地区伙伴竞相利用库尔德问题,以维护自身利益或增扩博弈筹码。展望未来,"库尔德斯坦"独立建国虽受到内外因素制约,然而伊北、叙北库族仍执意推进,恐将对地区格局形成强力冲击。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国"被击溃后,中东大片地区将出现权力真空。伊拉克库尔德人的独立公投拉开了"后‘伊斯兰国’"时代中东地缘政治秩序重组的序幕。美国与库尔德武装在打击"伊斯兰国"的战争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当前阶段,美国出于对"伊斯兰国"作战、维持伊拉克现政府稳定、维系地区国家关系等原因,反对库尔德地方政府的独立公投。但库尔德人是该地区对美国最友善的力量之一,其控制区处于非常关键的地理位置,在美国未来中东战略格局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政治局面的变化,美国对库尔德人政策还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这势必会对未来中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库尔德问题是土耳其加入欧盟进程中的障碍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不断地指出土耳其如何对待国内的库尔德人会影响该国加入欧盟。土耳其与欧盟在认知库尔德问题上一直存在着错位。欧盟认为,土耳其在处理与库尔德民族矛盾上方式不当,犯下了人权方面的错误,不符合加入欧盟的标准。土耳其不承认国内存在库尔德问题,把该问题定性为恐怖主义或分离主义。当前,土耳其以凯末尔主义(其中涉及建立同质的民族国家目标)作为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指导思想,这成为解决土耳其库尔德问题难以克服的思想瓶颈。  相似文献   

7.
中东变局发生至今已有4载,它把阿拉伯世界拖入了漫长的"严冬"。4年来,中东政治生态、地缘政治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中库尔德人的异军突起格外引入注目。库尔德人认为当前中东大面积动荡和地缘政治板块大变动可能是其面临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由此迎来"库尔德之春"。尤其是2014年夏天以来,"伊斯兰国"的突兴以及伊拉克陷入瘫痪,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建国似乎在即。虽然未来库尔德人能否独立建国还存很大变数,但他们日益成为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伊朗人和犹太人在地区并驾齐驱的五大主导力量,这将是难以逆转的趋势。面对"库尔德之春"的到来以及库尔德人在中东开始扮演新的角色,中国对这一地区新兴力量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日益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积极支持美国武力“倒萨”,并直接参加伊北部战事,欲借美国强势巩固和扩大其实力与影响,引起区内国家强烈不安。如果跨界而居的库尔德人趁乱谋取独立,势将改变中东地缘政治版图,并可能引发新的战事。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垮台,中东地区的库尔德问题也再度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土耳其打击库工党的军事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伊斯兰国家在应对库尔德问题上主要表现为3种模式,即土耳其和伊拉克前萨达姆政权的军事打压模式;叙利亚和伊朗的民族融合模式;伊拉克新政府的政治参与模式.海湾战争后,土耳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向库工党武装发动了十余次军事打击.土耳其采取军事打击的动因包括:安全考量、军事实力、国内因素、盟友支持、国际舆论五大要素.但迄今土耳其军事打压战略效果不佳,经济、政治和社会手段应是土耳其解决民族分裂问题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库尔德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多个国家的难题之一,其中土耳其库尔德问题尤为突出。鉴于中国国内对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深,本文对其历史演变不再赘述,而将重点探对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执政以来对库尔德的政策。这一时期,正发党的库尔德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承认的政治"、寻求突破与冲突再起阶段(2002~2009年);库尔德倡议的提出、实施与停滞阶段(2009~2012年);和平进程阶段(2013年至今)。  相似文献   

11.
三、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也是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旗帜。冷战后,美国对它实施遏制战略;“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将其列为需着力对付的“邪恶轴心”国家;伊拉克战争后,伊朗成为美国改造“大中东”战略的下一个重要目标。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构成影响美国与  相似文献   

12.
伊朗的国家安全环境一直比较恶劣,在动荡的中东基本上处于孤立地位.面对恶劣的国家安全环境,以及由核问题引起的严重外部压力,伊朗表现出毫不示弱的民族个性,通过用外交手段、积极参与地区事务等措施改善发展环境,进而达到与美国抗衡的目的.尽管伊朗在与美国的博弈中频频得分,但与此同时,伊朗核政策也是一种"悬崖外交".随着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的态势,伊朗面临的整体国际局势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13.
2019年中东局势呈现内外危机加剧、地区格局失衡两大特征。从大国看,美国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空前严厉,伊朗设法反制,双方游走冲突边缘。美伊对峙的松与紧影响着波斯湾与西亚的安与危。从地区看,苏丹、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四个阿拉伯国家爆发持续性民众抗议,冲击旧政治体制,上演新版"阿拉伯之春"。四国动荡加剧阿拉伯阵营弱化,引发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三强竞夺,地区格局进一步失衡。美伊关系紧张、阿拉伯世界弱化、地区格局失衡既是老问题,又有新表现,持续搅乱中东局势。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叙境内的库尔德政党成为其主要政治反对派。叙危机爆发前,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主要目标是寻求叙政府对库尔德人的民族认同、获得宪法认可的少数民族权利与地位、消除种族歧视和推动民族自治。但是,由于历届叙政府在库尔德地区实施的严格监控政策,叙库尔德政党本身的合法地位并未获得叙政府的认可,其推行的政治运动亦成效甚微。对于叙利亚库尔德人而言,叙危机的爆发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伊朗和土耳其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东而且对世界局势有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颇为曲折,摩擦不断,但同时又不乏合作与联系。伊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相互猜疑但经济合作相对密切时期;争夺地区影响时期;短暂的蜜月时期;麻烦不断的建设性接触时期。两国关系时常紧张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难以相容;库尔德问题纠缠;争当地区大国的冲突;美以关系因素。两国保持合作与联系的动因是相互的经济需要;摆脱孤立的困境;解决库尔德问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库尔德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第二大民族问题,虽不如巴勒斯坦问题那么尖锐,但解决难度不亚于巴勒斯坦问题。去年底,土耳其的库尔德斯坦工人党领袖奥贾兰被迫流亡乃至最终被捕,使库尔德问题浮出水面,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伊朗核问题及其对美伊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曾军 《西亚非洲》2005,(2):22-26
伊朗出于维护国家安全,谋求海湾乃至中东地区大国的实力与地位,以及开发本国丰富核能资源的需要,坚持发展核计划。鉴于种种原因,伊朗核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即使伊朗核问题走向激化,伊朗可能会遭到美国等严厉的经济制裁,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只有对伊朗采取系统的、务实的接触政策,与伊朗就核问题、地区稳定问题等开展直接深入的对话,尊重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安全利益,积极同伊朗建立海湾地区安全机制,才是缓解和改善美伊关系的良策  相似文献   

18.
伊朗是中东最重要的地区大国之一,国土面积居中东第四位,人口居中东第二位,油气产量居世界第四位,GDP总值排中东第三、世界第二十五位;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横跨海湾与里海两大产油区,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布热津斯基称其为“地缘支轴国家”。正确评估中国在伊朗的利益,显得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美国的压力下,利比亚于2003年12月宣布自愿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接受国际核查.2003年8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在伊朗检测到浓缩铀痕迹,伊朗核问题凸显.目前,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斗争仍在继续.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惟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由于以色列在核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中东地区建立"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20.
在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的过程中,国内库尔德问题是导致其入盟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土耳其对民族问题的偏激观念,加之土耳其法律对库尔德人争取民族权利的限制,土耳其国内库尔德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解决。目前,库尔德问题不仅使土耳其无法达到欧盟的"哥本哈根规则"要求,而且还加深了土耳其和欧盟双方民众之间的隔阂,使得土耳其入盟的前景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