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坤 《求索》2022,(1):40-4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土具体实际,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积淀所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现代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载体,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原则,以"五位一体"统筹现代化战略布局,以"两步走"作为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深刻扎根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实践,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构成了其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既从民族立场出发又彰显世界维度的全新实践,有效消解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广大后发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资本形而上学特征,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创新、集体创新、加速创新、不断创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正是源于中国的创新。那么,人们还会再进一步问道:中国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这就是开拓了"中国之路"。所谓"中国之路",就是邓小平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照搬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教条主义,也不盲目照搬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尽管当时要求学习西方现代化,借鉴西方的经验与教训,但更要超越西方现代  相似文献   

3.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曾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谷牧对沂蒙山区和费县有着特殊的感情。“常忆沙场共征战,喜看旧地发新葩”,这是谷牧1985年6月重回沂蒙山区时的题词。谷牧1931年开始在胶东地区从事革命活动,后到北平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工作,是当时左联的主要负  相似文献   

4.
△国务委员谷牧谈对外开放他說,去年是中國吸收外資最多的一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額為五十八点五億美元,比一九八四年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点七。去年中國新批准建立中外合资企業一千三百多个,為前五年的總和。他說:‘對外開放給中國的經濟工作带來了新的活力。’中国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有層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谷牧說,六年多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實行的對外开放政策‘是合乎中國國情和民心的’。中国实行对外開放政策是堅定不移的。△华航货机事件圆滿解决中國民航代表同台灣中華航空公司代表於五月二十三日在香港顺利完成華航  相似文献   

5.
严俊 《人民论坛》2014,(10):22-23
<正>调查说明调查时间:2014年3月23日-3月25日调查对象:22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调查形式:电话采访、问卷调查、面访数据处理:数据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能否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应是什么?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当下的优势何在、短板在哪里?一套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应具备哪些关键词?为了厘清以上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随机采访调查22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调查结果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第五个现代化,一如既往将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而是在更高标准的全球化开放背景下展开,既要西学东渐,也在东学西渐关于"第五个现代化"的讨论如火如荼。日前,笔者参加第七届中英政党对话期间,伦敦市长首席经济顾问发表演讲时说,"中国还在以管理封闭经济的体制在管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西方的主要忧虑"。这比简单指责中国不民主显然智慧得多,给中方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在回应环节,我答曰,感谢先生的提醒,不过中国  相似文献   

7.
观点荟萃     
《大连干部学刊》2014,(9):61-62
正习近平为何提出"第五个现代化"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新四化"之后,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设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新四化"后的第五个现代化。提出"第五个现代化"是现代化视野下的概念,它强调"国家治理"而非"国家统治",强调"社会治理"而非"社会管理",这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8.
"全盘西化"思潮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全球范围内现代化浪潮、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和西方的文化扩张均对其形成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一种极端化的激进主义思潮,"全盘西化"思潮在根本上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它至少在以下几对关系上是错误的一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将二者决然对立,忽视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相承接的一面;二是在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问题上以偏概全,忽视了现代化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三是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犯了绝对性的错误,没有看到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中国只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但不能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化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功在西方学界引发强烈反响。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的研究主题转变,反映出西方学者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关注存在明显的"不具特色论"和"可复制论"的误读。纠正这种误读的关键在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真正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立论之本、发展之基、时代之选,是中国取得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原因。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远高于一概而论的某种"模式",它是人类历史上发展中国家走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和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0.
蒋学杰 《春秋》2014,(6):20-22
正山东莒县是革命圣地沂蒙老区之一。在离莒国故城东南30公里处有一座巍峨蜿蜒的山峰,这就是被誉为"鲁东南小延安"的横山。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就驻守在横山毗邻的大店镇,巍巍横山挺拔险峻,四面起伏,群山相连,绵延几十里。当年罗荣桓、徐向前、谷牧、肖华等就利用这一有利地势,率领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建立了著名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  相似文献   

11.
李伟 《政策瞭望》2016,(4):36-3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把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这是中央在关键时期提出的对中国现代化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宏大任务;也是党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完成。这不仅是发展速度快慢的问题,更是决定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鲍曼的文化批判理论是鲍曼立足于西方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社会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这一现实处境,在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进行对话和反诘的结晶。这一理论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视角,借鉴了大量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成果,从人类实践与现代资本维度,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轨迹,详尽探讨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对现代园艺文化和流动的现代性文化作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经济全球化在今天已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谋求生存发展无可逃避的事实前提,中国现代化当前面临着"双重境遇",即既要积极建设"稳固的现代性",同时也正遭遇"流动的现代性"困境,鉴于此,这一理论自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存在某种契合之处。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兴华 《岭南学刊》2016,(4):104-10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是关键。要有效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对当下中国社会分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下中国不良的社会分层导致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权力配置与行使的失衡,这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困境所在。应对这一难题,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个层面提出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卓爱平 《前进》2001,(3):30-32
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 80年的历史行程。 8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从现代化在中国显示的生机和活力来看,这 80年的历史,无疑就是中国共产党为现代化奋斗的历史。   一、实现了统一与独立,为中国走上主动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前提   以西方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它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脱离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从世界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加以审视,事实上从 1840年后,中国就在某种程度上卷入了世界现代…  相似文献   

15.
当西方文学的价值系统被视为优越于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性",现代西方被等同于在时间维度上领先的"新",古典中国被等同于在历史进程中滞后的"旧", 片面的追新逐异隐藏着割裂汉语文学传统的危险,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就成了缺乏对西方话语进行辨析与批判的唯西方化.鲁迅、胡适、钱玄同等人深入传统内部清理并反思传统,而一些当代作家却因为对传统的无知而抛弃传统,以至于试图通过生硬的文化嫁接将西方传统当成自己的文化根基.让人纳闷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什么总是有人理所当然地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当成水火不容的东西,甚至心安理得地认为割裂传统是"现代化"的必要代价.  相似文献   

16.
郑旭彬 《公民导刊》2012,(11):81-83
五年来,长寿区上下认真贯彻实施《农业法》,紧紧围绕"农业增产提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增色繁荣"这一宗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以现代农业"三园"为综合平台,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特色效益农业为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多措并举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突出发展模式创新,以"园区"为综合平台推进农业现代化。于2009年启动建设的现代农业种植园区、畜牧养殖  相似文献   

17.
陈兴国 《重庆行政》2014,15(6):11-12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论述,提出了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方向和基本思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指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笔者以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要实现法治中国梦,需要从五个维度厘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一、历史维度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人治"是一种常态化的治理模式,个人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已深深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的当务之急是要对西方现代化话语进行彻底批判与反思。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明根基和社会背景,是普遍主义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演化出的表现形式,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等级特性和殖民特征。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形成的关键在于资本与国力的合谋,深刻体现了西方国家物质力量在国际社会中的统治地位。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形成依托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性反思,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对西方现代化话语的理论超越。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共同富裕超越两极分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竞选制民主、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环境保护超越资源掠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凝聚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对西方现代化话语的解构、批判和超越力量,是一种更高形态的人类现代化话语形态。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体验"是彰显民族特性的审美基点。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种有别于"西方现代性"的"中国现代性"逐渐生成发展,并走上了历史舞台。其不仅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深度,也反映出现代中国人对自身生存环境、文化心理、意义追求和价值理想等方面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20.
杨供法 《前沿》2001,3(10):9-13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选择.目前的中国不是要宣判现代性的死亡,而是要进一步肯定现代性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继续现代化.作出这一选择的依据不在于理论,而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关键是区分现代性和现代化、现代性与现代性的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西方现代化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进行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选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