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育林 《群众》2014,(3):64-65
<正>农民要不要进城、进什么样的城、何时进城,要让他们自主选择——遵循城镇化规律,根据区域差异及城镇化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规划,让农民有序进城——农民进城离不开产业。无业可就,农民即使进了城,也是城市农民、城市贫民、城市游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中,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差距就是公共服务,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同待遇造成了城乡对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相似文献   

2.
观点     
2013年7月5日《经济日报》如何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城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是一个"人"字,本质就是市民化。农民工与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主要的行为主体,也是最重要的受益主体。城镇化的政策重点就是要让农民工与农民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能跟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就是农民与农民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空间的扩张,也不是简单的经济数据的上升,更为关键的是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实现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个完整的城镇化既需要物质和技术层面的城镇化,更需要社会文化和个体层面的城镇化,其中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实现了人的城镇化,我国城镇化才有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院士日前在一场关于小康社会与城镇化发展的高峰对话会上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如果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就会使城市化的有利因素变成不利因素——进城农民成为贫民,决不是中国城市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11)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本质是农民生活方式转变。这一转变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江苏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  相似文献   

6.
《松州》2014,(1)
<正>城镇化存在五大误读:城镇化就是城市化,城镇化就是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就意味着投资建设,城镇化就是城市现代化,城镇化就是提升户籍居民生活福利。人们并不是不明白中国城镇化的真正内涵,而是被城镇化背后涉及到的利益再分配绑住了手脚。城镇化≠城市化聚焦于各类大中城市和城市群,是对城镇化的误  相似文献   

7.
锐词     
《群众》2018,(6)
正逆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逆城镇化"则是人口从城镇往农村回流的现象,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的新趋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  相似文献   

8.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11):13-1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正在推行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小康生活、现代化社会的梦想,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就是这一梦想实现的过程。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过上城里人的日子"是历代大多数农民的愿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得以进入城市务工,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     
<正>人才是社会的,不是单位的。只有人才流动,价值才可体现。作为政府,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利益,人才不管在公立医院还是个人诊所,都是为市民提供服务。圈养其实就是一种人才私有制,扼杀人才。——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路径。但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而言,只靠城镇化很难解决“三农”问题。不要说七八亿农村人口城镇化“化”不了,就是十三四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不能靠城镇化来解决。所以,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农村,关键还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原农民的城镇梦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正致力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农业大省河南来说,"城镇化"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承载着数千万河南农民的梦想. 人代会上,来自濮阳市西辛庄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讲了农民的梦想:"实现温饱,让孩子就近找一所好学校,就近找一所好医院,就地城镇化、就近就业."讲完4个梦想,他提高了嗓门:"我认为,中国梦就是农民梦,农民梦就是中国梦.只有实现了农民梦,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观点     
《今日浙江》2013,(7):5
守法应是政府"第一形象"。——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日前在省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说。城镇化不能简化为"撤县设市"。——匡贤明在《新京报》刊文指出,要警惕简单把城镇化作为做大经济总量的工具,忽视城镇化所需要的转型。内需不是奢靡的挡箭牌。——顾伯冲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真正拉动内需,应遵循和尊重经济  相似文献   

13.
钟瑛 《北京观察》2013,(4):36-37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各级政府一定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中共中央确定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增强中央政策执行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农民增收问题,实质上就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在当前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新华文摘     
<正>农村建设用地应自由入市的建议,并非真替农民着想,而是有人想在农村有第二套房。不是农民把家乡的房子卖掉,进城就可以当城里人,"那一定是上了大当,一个农民一个家庭真正挪到城里,没有三四代做不到。"——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3月13日就城镇化问题发表意见"当人大代表不能浏览观光啊,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想当人大代表的时候是什么劲头啊!不能当上了就不负  相似文献   

15.
王树华 《群众》2014,(5):53-53
<正>城镇化离不开城镇建设,可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是根据本地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来推进城镇化,而是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盲目建新区、造房子。这种"有城无市"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往往容易引发农民难以转变为市民的"半城镇化",沦为靠水泥砖块堆砌的"伪城镇化",并最终催生了"鬼城"在各地频频出现。城镇化要建设的远不止城镇本身,其更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4农民进城:过客还是居民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这已成为普遍共识。而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表面上看,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了,但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市中穿梭往来,仍然只是城市的边缘人,他们的根还在农村,这就是为什么以前的城镇化光看到投资增长,消费却没有跟上。加快城镇化转型,提升城镇化的质量,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6,(4):23-23
1.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做好“三农”工作的关系。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农”工作的政策目标、工作重点各有侧重。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立足全局作出建设新农村的决策部署,是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目标。2.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城镇化,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搞好了…  相似文献   

18.
郑凌云 《西部社会》2002,(5):11-12,36
人才高地和产权洼地:实施以大都市的扩展和县城的提升为核心的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1.通过建立人才高地,扩展大都市,解决城镇发展二元畸形结构问题。我国西部地区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结构,一极是少数现代化水平和城市文明都已相当高的省会特大城市、大城市;另一极是大量仍处于传统农耕社会的荒漠、农村、少数民族村镇。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实行二元城镇化战略,逐步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城镇”的城市体系,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大城市,推进西部城市化;另一方面,要着力发展县城,推进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14,(5):16-16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贫困地区而言.城镇化首要任务是脱贫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琼海市按照“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三不一就”发展策略,“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做出了有益探索其本质就是在保留本地生态和尊重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建设特色风情小镇,实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省委书记罗保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要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应该立足于其根源,从城乡二元体制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通过城乡一体化来重新界定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就是要将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市民和农民作为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来看待,而不是差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