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必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14,(12):6-7
<正>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  相似文献   

3.
《天津人大》2014,(12):8-8
今年12月4日是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市委书记孙春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对新形势下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徐隽 《中国人大》2014,(24):8-8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  相似文献   

5.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14,(12):F0002-F0002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相似文献   

8.
环球时讯     
(2014年12月)国内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  相似文献   

9.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决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文章通过对现行宪法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宪法实施机制的完善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吉林政报》2012,(23):1
首都各界12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12月4日,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这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它的设立,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宏大的背景下,对宪法至高无上法律地位的郑重确认;也是重塑宪法权威,让宪法从"文本"走向"现实",把宪法精神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14年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纷纷投入到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中,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积极倡导全民学法、懂法、用法。(1)12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为学生们讲解国徽的构成及意义。当日,该校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2)12月4日下午,市人大代表、重庆市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杨家学,来到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为市民提供法律服务。(3)12月12日,在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新任命的9名区人大常委会工委负责人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向宪法郑重宣誓:遵守《宪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4日前后,一场学习宪法、普及宪法、崇尚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热潮在全国各地展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合有关部门在北京举行了"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座谈会。张德江委员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后,张德江委员长强调,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4,(12):10-11
今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设定国家宪  相似文献   

16.
对宪法可实施性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我们呼吁,上至党和政府下至社会组织、公民,都应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根除传统的"人治"流弊,提高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进一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陈政 《人大论坛》2014,(12):3-3
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宪法目的设立,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马克思曾用“宪法法律的准绳”来说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习近平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乃九鼎重器。  相似文献   

18.
罗淼 《人大研究》2002,(9):29-30
宪法 ,是一国的根本大法 ,是法治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所在。可以说 ,一国宪法的实施能否得到切实的保障是该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国法制完善与否的重要体现。因此各国均对宪法的实施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且努力在制度上和法律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通过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来防止违宪行为的发生。当前 ,我国正朝着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迈进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宪法监督制度已刻不容缓。因此 ,极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一、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迎接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的到来,我院科研处、法律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及辽宁省宪法、行政法研究会于2014年12月4日下午1:30,在我院多媒体会议室召开了以"树立宪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20.
<正>陈舒:希望所有人都尊重宪法"希望所有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国家宪法日,不要走过场,真正让大家接受一次很好的宪法精神的教育和洗礼。"12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如何看待国家宪法日、如何依照宪法审查法律等问题发表了看法。"设立宪法日有特殊重要意义,这表明我们党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