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去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我拜访过一位退休的老人,就像我们看到过的很多好人故事一样:生活并不宽裕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穷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没跟别人说过,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媒体知道了,他因此成为争相报道的道德典范。老人跟我说,其实他并不认同一些报道把他写得很沉重很悲情:生活困难、穿着简朴却资助他人,自己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别人——仿佛做好事是一件虽然崇高,却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事。  相似文献   

2.
刘若望是来自黄土高原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史、他的个性特征、他的艺术梦想都成就着他的艺术特质:古朴深遂的历史厚重感、大气磅礴的黄土高原风格、喜欢方阵的英雄主义情怀,……。他用雕塑追求着、表达着他的梦想。刘若望不是哲学家,但他的作品却有艺术家的哲学沉思,刘若望不是思想家,但他的作品却刻画着一种精神。他是刻画精神的雕塑家,他在建构自己追求的艺术方向。  相似文献   

3.
赵有发  迟骋 《人权》2004,(6):25-27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 人与你朝夕相处,你却对他相当的陌 生。也有的人可能与你远隔天涯,从不 相识,或许你们终生也无缘谋面,但有 一根心灵的红线却把你们紧紧地连在 一起,他对你投去关注的目光,送上关 切的依依厚爱,给你的心灵注入一片 温馨和光明,让你完全有理由从心里 把他引以为自己的生死之交和骨肉兄 弟。  相似文献   

4.
·备课卡片·     
李大钊同志生活俭朴,自奉俭约。他英勇就义之前,平时总是穿一件洗腿了色的布袍子,天天从家里步行到北京大学上班。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写作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文章经常工作到深夜,但家里却没有安过电灯,只是用一盏煤油灯。可他  相似文献   

5.
感受浪漫     
一位男子的爱妻病逝了,给他的生活带来沉重打击。他伤心欲决,反复叨念难以弥补的遗憾:妻子生前曾不止一次地希望,能够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收到他送的鲜花,可他却不以为然,认为夫妻多年了,送花没有什么必要。现在,他买来了满屋的鲜花,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铜陵县盲人焦照磊,今年40岁。他虽双目失明,却凭着一个坚强的生活信念和一种顽强的拼搏意志,经过苦心钻研,掌握了多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一个流亡中的书生,当他在逃亡的路上丢掉了生活中所有的依持时,却要带上带着家园泥土的植物,这或许还能让他像抓住风一样,抓住一星半点往日安宁生活的凭据。那个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国破山河在",这样一位老人在乱世中都不肯放手的那几钵菊花,或许就是他一个人的"山河"。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入厕收费司空见惯,而河南省淮阳县鲁台镇青年农民葛锐却不信这个"邪",他一纸诉状将"铁老大"郑州铁路分局推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9.
他开枪杀人,却让侄子顶罪进了监狱。但高墙外的生活,却没有让他活得轻松自在,十年来,不安和恐惧始终伴随着他。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时候,他终于忍受不住内心的痛苦和恐惧,喝下了本来是灭杀害虫的农药……  相似文献   

10.
真爱是金     
他的经历不长,可他经受的生活磨难却很多。 他的年龄不大,可他有一颗博大无比的爱心。 他的故事不多,可他如歌的故事却催人泪下。 坐在我面前的士兵叫黄建忠,他从江西大山里走出来,乡音未改。乡情未变,言语里透着老区人的质朴。24岁,个头不高,生一张讨人喜爱的娃娃脸,给人的最初印象是踏实、朴实、真实。他把心态调整得极好,用平缓的语言讲述他所经历的大喜大悲的故事……他的面部表情始终平静如水,他是用那份平静撞开了我们情感的闸门,在场的人无不泪水沾襟。  相似文献   

11.
<正> 不知阁下是否注意到,生活中颇有这样一种人,明明自己想当官,想飞黄腾达想得厉害,却总以为别人也跟他一样,时不时地怀疑别人要来争他的乌纱帽,夺他的位子。可以说,多少年以来我们的政治生活中那种无端整人、打击报复、给人穿小鞋以及工作中相互抬杠、各自为政等等的遗憾事难以绝迹,正是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背景老齐因视网膜脱落而导致视力二级残疾后,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整天抱着一台收音机谁也不理。残联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一期又一期过去了,他却不愿参加,更别说找工作和创业了。可要说最苦的人却应该是他年近80的老母亲,眼瞅着儿子一天天消沉下去,心似油煎却又不敢深说。服务过程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现身说理:你看我,一个拄双拐的重度肢残人,不照样出来工作了吗,天天也很乐观啊!可他有他的道理:老说自己半路残疾,转不过弯儿来。此路不通只能再想别的辙。见他爱听广播,我就决定从广播入手,先让他接受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背景老张由于肢体残疾,性格有些孤僻。他不爱与人打交道,却很爱读书,无奈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加之行动不便,不能经常买书看,也很难到图书馆借阅。长此以往,老张更感到生活很空虚。服务过程我觉得要想让老张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就要先走进他的心里,与他交上朋友。于是,我隔三岔五就去他家,为他带去最新的杂志,讲时事新闻、交流生活中的小经验,同时作为他的倾诉对象,让他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缓解他内心的压力。时间一久,老张变得渐渐开朗,也不  相似文献   

14.
正值人生憧憬美好未来的豆蔻年华,他却失去右腿,从此行走不便,泪水浸泡着他的青春生活……短暂的悲伤过后,他擦干眼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当国民党的很多官吏乘机大发国难财,贪污腐化时,有位科学家却和老百姓一样过着极其困苦的生活。国民党政府看到他处境困难,劝他去做立法委员,他断然拒绝,宁肯步行十几里到一所私立中学去兼课,换几斗米养家,也不为国民党高官  相似文献   

16.
他七岁父母双亡,只读了两年小学,却自学了大学中医专业的全部教材;他双腿残疾,却坚持行医三十多年,治病救人超过十二万人次。他就是广西全州残联副主席唐锦明医师,一位响当当的桂北汉子!12岁时,唐锦明不幸患骨髓炎,双腿流脓,生活难以自理,只得靠姐姐照料生活。到1958年,16岁的唐锦明下定决心,一定要自食其力,并选择了学中医这条路。没有医书,他就拄着棍子去矿山上抬硫磷矿石出卖,把每天卖得的一角五分钱扬起来买书。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跌了多少跤,有一次竟跌得三天三夜没起床。一年半过去了,他虽因劳累而变得骨瘦如柴…  相似文献   

17.
做一个优秀中学生列宁的中学时代列宁九岁半就上中学一年级。在班上,他的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却数第一。他有个好习惯,每天早上起床,整理好床铺,就抓紧时间把功课复习一遍,然后才去上学。生活、学习都很有规律,在学校上课时,他专心听讲,力求理解。做作业时格  相似文献   

18.
他外表缄默平实,而内心包蕴宏多;他生活极其俭朴清苦,但为公益慈善事业却不惜挥洒千金;他12岁遁入空门,命运多舛历经磨难,却矢志不移奉行佛陀遗教,对人间苍生饱含慈爱救助之心……他就是现任无锡祥符禅寺住持的无相法师。  相似文献   

19.
博览文汇     
<正> 快乐计划好多年以前,我看过一本小书——《人的思想》,对我的生活产生了长远而良好的影响。书的作者是詹姆士·艾伦,下面是书里的一段:"一个人会发现,当他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改变……要是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朝向光明,他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人不能吸引他们所要的,却可能吸引他们所有的……能变化气质的神性就存在于我们的心里,也就是我  相似文献   

20.
丹轩 《今日海南》2006,(7):43-43
他原本可以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然而,他却选择了日里晒、风里走、雨里淋的农业科研生活。因为他深知,农村、农民迫切需要农业科学技术,而农业科技的传播靠的正是像他一样的科研人员。他说,我爱农业,更爱家乡这片土地。他,就是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曼峰。198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