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弱势群体的存在,涉及社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还很不尽如人意。应从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的角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2.
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事关法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实现。本文从法的利益调整、人权保护、法律权利、实质平等、秩序与效率等核心理念入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作了概括的法理分析,以期从理性的高度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障的法理分析及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存在着诸多问题,研究和探寻其疗救之道已迫在眉睫。对此,仅仅从某一方面提出一些设想或对策进行研究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解决原理和制度取向层面的问题。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制度应采用政策性平衡方式,通过法律对权力进行控制,又对权利进行约束,实现对利益的调整和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度构想,从而为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证据制度中的衡平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法在基本价值是公正,作为诉讼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证据制度,其基本价值也应当是公正。在诉讼法中,公正价值又体现为若干具体价值,衡平原则即是其一。在此原则指导之下,举证制度在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之后,通过推定的技术处理,就可适应社会中特殊存在的需要。衡平原则在我国证据制度中已有所体现,但有许多欠缺,针对这些欠缺,在引进外国证据法经验时应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现状;衡平原则的适应应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为保障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提高法官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其显著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和谐社会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应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6.
对假离婚的效力的态度既不应是现行婚姻法制中的一概默许,也不应是一概否定,而是在对其推定效力的反驳中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矛盾凸显期,弱势群体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法律保护,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实现我国弱势群体的保障性政策法律制度和发展性政策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隐私权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由于隐私权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法律的局限性,伴随着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各类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层出不穷。本文从隐私权的概念和性质入手,研究隐私权立法保护与司法保护模式,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加强我国的隐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9.
信赖保护原则是公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该原则对西方国家行政法的发展影响深远。自我国《行政许可法》首次以条文的形式明确信赖保护原则的相关内容以来,该原则在促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关于信赖保护规定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因此有必要对该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0.
环境危机直接催生了环境保护与环境法,针对环境污染者的责任追求问题,随着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演进为"污染者负担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是与环境侵权的特点紧密联系的.如果试着对环境侵权的"污染者负担原则"作出法经济学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实质和重要性,而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则有力保障了"污染者负担原则"的落实和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性观念的不断开放,大学生非婚生子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女大学生身份特殊性、经济能力的限制及女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女大学生非婚生子后弃婴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法律对女大学生非婚生子后弃婴问题相关规定并不完善,没有系统规定对女大学生的救助体系,也没有规定全面、具体、可操作的弃婴救助制度,这使得女大学生和弃婴的各项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建立国家体系内的“弃婴岛”保护体系,加快出台《儿童福利法》,完善对遗弃罪的规定,建立完整的制度化救助流程,完善个人收养制度,依法设立临时收养中心,建立学校强制报告制度等措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女大学生和婴儿的生命健康权及其他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定性在办理治安案件中起着承前启后、左右方向的关键作用。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定性失当在办理治安行政案件中并不少见,违法与犯罪、违纪与违法、正当行为与违法行为、此行为与彼行为、一行为与数行为等界限模糊,相互混淆。从这些行为定性失当的类型分析,在具体办案当中要做到定性正确,应把握四个方面的边界划定,即四个维度:社会危害性(升与降);行政部门职责划分(偏与正);行为侵害客体(此与彼);行为种数(单与复)。  相似文献   

13.
高职法学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高职法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应突破传统法学教学,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开展案例教学,既能解决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又能克服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从而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出合格、优秀的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案件审核是法制部门对办案单位呈报的各类案件,通过确定的工作程序,就案件本身事实是否清楚,所获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办案程序是否合法以及相关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核实,并依法提出工作指导意见和处理意见的活动。从实践来看,由于法制部门与办案单位之间的沟通不够等原因导致法制部门对办案单位的指导不足,权威不高。通过案件法制审核来引导办案单位调查取证,对于确立正确的调查取证方向,准确、全面地收集、分析和运用证据.并及时预防、纠正调查取证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婚前同居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偷食禁果而致使非婚生子女这一社会现象不断出现。男女自身一方或双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导致婴儿抚养、弃婴溺婴、抚养等一系列法律纠纷、严重的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社会问题,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人权得不到保障,不和谐的因素增加。因此,为维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诉诸法律这一强有力手段,充分发挥其协调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加强执法达到现阶段减少、长远预防之法律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每当疑难案件发生后,人们都会呼唤立法的完善。殊不知立法并不能一劳永逸地避免疑难案件,精确的立法不能将法律的领域拓宽,反而会压缩法律的适用空间,复杂的人类行为会不断地让法律难堪,导致更多疑难案件的产生。出于各自的利己目的,诉讼各方在努力地建构案件事实,其不完全是对证据的重现,而是在编制一个动听的故事。不同主体展开叙事的对抗,在无法说服对方之时,疑难案件就在真实与谎言之中诞生。宏大的立法无法克服疑难案件的发生,但微观的法律解释可以平衡法律的精细与粗略,确定事实的法律类型与意义,为疑难案件的解决提供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7.
香港居民在内地所生子女是否拥有在香港的居留权,以及如何取得在香港的居留权,是一个由来己久的问题.由于它牵涉到社会各方面利益,因此在九七回归以后日渐突出,并进入法律程序,成为首宗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立法的案件.本文以居港权一案所引发的宪政理论、司法架构方面之问题为重点,对前一时期的事件进行剖析,以求获得对这一事件及其背后隐含意义的更深层次的诠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肖日明侵犯商业秘密一案,存在诸多争议,媒体以及法学界对该案予以较多关注。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属结果犯而非即成犯,同时本案并未超过追诉时效,因而应追究肖日明及其所在单位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从许霆案透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实践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不总是和谐一致的,二者会有不一致的情况。“两个效果的统一”具有存在的法理和现实依据。不过“两个效果的统一”亦有其难点,即如何衡量社会效果以及如何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于梁丽案,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给了我们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的机会。但纵观各媒体的报道,多半在拿粱丽清洁工、进城务工人员等这些身份试图表明粱丽属于弱势群体一员的标签“说事”,当然基于媒体对信息的筛选,相当一部分人对粱丽表示同情,认为梁丽无罪。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部分人的情感诉求,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因为这样的情感因素作祟,就止步于这样的同情式的支持。当然,也不乏有人针对梁丽案件,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尝试对粱丽案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本案提供一些路径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