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春期”问题的提出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性成熟普遍比上个世纪70年代提前了4至5岁,婚前性行为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一社会现象已经普遍引起社会关注,更引发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作为教师,正确认识和掌握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是给予处在青春期关键时刻———初中生的性心理以关心和引导,对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春期”解剖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随着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觉醒,这是他们前所未有的体验。对此,他们感到既神秘又恐慌,且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上海市在少数中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青春期教育的试验。去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又在全市一百所学校进行了推广实验。一、从我国中学生性心理特点看青春期教育之需要进入青春期后,学生们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别,并随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 1.迫切需要性的科学知识与生理卫生指导。随着自身性器官发生的变化,中学生对性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疑惑,积极探索人身上为什么会出现性生理现象。女孩子的初潮、男孩子的遗精都给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是多事之春,是人生的危险期,是心灵的断乳期。青春期如何度过,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必须重视青春期问题的研究。从医学上说,把生殖器官逐渐完善到身体长高停止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一般来说,女孩从12—20岁,男孩从14—22岁属于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的性问题与我国的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滞后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在探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情况后,针对现实提出促进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深化性角色教育、突出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等加强青春期性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谈谈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蒋桂凤90年代的中国,青春期及青春期教育已经不再是令人们感到生疏、神秘的字眼。然而,缘于各种因素,绝大多数中学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还很薄弱,有的学校甚至还是一片空白。处在青春萌动期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的话 :“青春” ,是一个让人愉快 ,让人兴奋 ,让人产生许多美好联想的字眼 ;然而 ,“青春期”却往往是一个让人担忧 ,让人烦恼 ,让许多人困惑不解的时期。无论是对“青春期”的亲历者──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 ,还是对“青春期”的法定向导──中学生们的教师和家长来说 ,“青春期”都是一个颇为神秘的领地 ,有许多找不到答案的难题。于是 ,“青春期现象”往往成为“青春期问题”。而且 ,一些“青春期问题”也是中学生与教师及家长发生冲突的焦点。很多年前 ,一位教师在谈到中学生时 ,颇为无奈地说 :他们该知道的知道得太少 ,不该知道的…  相似文献   

7.
"体验快乐"的快乐一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春期是人生“强欢狂乐”的时期,快乐是青年人生活的特色。但是,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观,当代青年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体验着快乐,追求着快乐。追求体验:当代青年的快乐观“人生在世,谁不寻觅快乐?”公元前338年,古希腊伦理学家伊壁鸠鲁就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1]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只是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儿童在追求的方式上有些区别罢了。当代青年与其它年龄人群、以往青年相比,他们更看重对快乐…  相似文献   

8.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但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最为重要。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通过对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同一性混乱的分析,揭示了青春期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冲突及其内在根源。该理论的相关论述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惠铭生 《人权》2005,(2):57-57
现在,一些企业的女工正受到“青春期合同”的困扰。所谓“青春期合同”,是指很多企业只与23岁以下的女工签订劳动合同,女工一旦结婚或者生孩子,则不再续签。这样,企业可以不断地“淘汰”已过青春期的女工,重新招聘“没有家庭负担”的女工。为了保住饭碗,许多青年女工不敢结婚、害怕怀孕,万一怀了孕只能偷偷地做流产手术。调查显示,“青春期合同”现象在酒店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尤其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原因。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  相似文献   

10.
论身体消费对青春期女生的身体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琳 《青年探索》2004,1(6):14-17
在消费社会中,身体消费已是一道无处不在的风景,而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其身体意识正在构建当中,本文从消费社会的身体审美、消费型偶像取代传统型偶像、消费社会中的个性崇拜及消费工具的导向性作用等不同角度,结合访谈资料深入探讨了身体消费对青春期女性的身体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少女青春期性教育亟需重视李云云,牟顺娥青春期是少女生理和心理发育急剧变化的时期。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开放和丰富.少女性成熟时间普遍提前。但是,由于青春期性教育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伴随少女早熟也出现了负效应,影响少女的身心健...  相似文献   

12.
<正>与普遍焦虑相伴随的就是普遍的不安全感。社会因此变得非常浮躁,就如处在青春期的青年。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在奔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青春期"里,如何尽可能将青春期可能发生的"逆反心理"降到最低程度最近几年来,有不少人产生所谓的焦虑感。穷人有穷人的焦虑,富人有富人的焦虑;老人有老人的焦虑,孩子有孩子的焦虑;群众有群众的焦虑,官员有官员的焦虑;当然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城市中产阶级一员的新移民更有不同的焦虑。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内心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多采,但又不愿表露出来,不同儿童时期那样向父母、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闭锁心理”。事实表明,当前中学生“闭”得最紧。“锁”得最严的要数青春期的性心理。正因为如此,造成许多中学生在青春期性心理上出现了障碍,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为此,分析并搞清当前中学生青春期性心理障碍,对于做好疏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学生青春期性心理障碍的表现当前,中学生青春期性。:理障碍有多种情…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缺失为研究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将有助于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性生理成熟期普遍提早。身体开始发育成熟,但思想和心理还很幼稚,这就必然带来生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成熟程度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出现和激化,有力地说明了进行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九八四年,我校有几名初二学生犯性错误,对我们敲起了抓紧抓好青春期教育的警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让青少年学生通过正当的途径,掌握正确的性知识;要在性生理、性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两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各类活动,严肃认真、生动活泼地开展青春期教育。一、举办知识讲座。青春期的生理、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第二单元《认识自我》中的《感受青春》所有内容都围绕“青春期”这一主题词展开,讲了三个内容:1.青春的喜悦。阐明步入青春期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引导学生要倍加珍惜青春期的金色年华,并要妥善处理生理、心理新变化,为今后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2.青春的困惑。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发育的正常现象,说明协调身心发展的重要性。3.青春协奏曲。阐明…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入学接受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以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为研究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将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更为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八种误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忽视这个问题的 ,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对此 ,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 ,麻木不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 ,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 ,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 ,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是一个不应该讨论 ,至少不应该“过早”讨论的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 ,很多家长和教师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 ,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 ,或者…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未成年人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越轨行为的易发年龄段,做好青春期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预防,对青少年的犯罪防控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对初中三年级5594名学生进行了样本调查,发现青春期未成年人越轨行为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学校、家庭仍然注重以分数排名次、以分数论好坏,这种做法对年轻一代的负面作用正进一步显现。预防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是犯罪预防的重要基础,社会有关各方应合力预防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从基础建设上为减少青少年的犯罪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国外青春期性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性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性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教育活动程序及方法的策略体系.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青春期性教育起步较早,逐渐形成了安全性教育模式、纯洁性教育模式、家庭性教育模式、同伴性教育模式、ABC性教育模式等青春期性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改变我国内地的"隐晦式性教育模式"、构建中国特色青春期性教育模式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