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右木(1887-1924),江油县武都镇人,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共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始人。在四川的中共地方党史上,有一位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革命先驱,他就是王右木。王右木是四川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中共四川党、团组织的重要创建人。1887年11月12日  相似文献   

2.
1923年5月,王右朱写信给党中央,请求批准在四川建党。8月,王右木出席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在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了四川的工作.然后又到广州再次进行工作报告。党中央直接接收他为中共党员,并委派他回四川建党。10月,王右木回到成都,开始从团员中选拔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继而又秘密组成中国共产党成都独立小组,直属中央领导,王右木暂任书记。  相似文献   

3.
《人声》报     
1922年2月7日,王右木在已停刊的《新四川旬刊》的基础上,重新创刊《人声》报,该报是四川第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人声》报的编辑部设在王右木家中,他既是社长、主笔,也是编辑、杂役,他只邀约了刘先亮等3人就组成了精干的校刊和发行工作小组。对投寄《人声》报的稿件,王右木一律要求作者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四川传播的第一人——王右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入新千年新世纪,迎来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之际,我们在隆重纪念的同时也深切地缅怀为革命献身的英烈们。在我们四川,就有这样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人,他就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先驱者──王右木。80年前,王右木组建了四川第一个马克思读书会,随后,又创办了四川第一份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公开刊物──《人声报》,开启了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之先河,使迷茫中的四川人民革命运动有了正确的方向。王右木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实践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最早组织──中共成都独立小组。 一、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  相似文献   

5.
正一份烈士档案童庸生,又名童显祚、童受祚、童鲁,1899年3月出生在重庆市巴县永兴乡宜家桥(今属重庆市巴南区惠民街道)。幼年时,随做官的父亲童吉庄(又名童裕宽)到山西,在太原读书。辛亥革命后,他回到家乡继续求学,1914年入读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1919年,童庸生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在那里,受到该校教师王右木的影响,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童庸生是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1922年10月任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在成都,童庸生与吴玉章、杨闇公、刘伯承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读书会是成都最早的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书会,也是成都影响最大的读书社团。读书会由四川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王右木组织,恽代英参与指导,为四川培育了一批革命骨干,为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是成都高师内部读书会20世纪初,四川军阀混战,人民饱受残酷蹂躏.  相似文献   

7.
1913年秋,出生江油贫苦人家的王右木靠半工半读毕业于成都通省师范学堂。1914年考取了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中国官费生,启程东渡日本,学习经济之道,决心学成归国后,以办实业救国。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前,各种新思潮争相涌入四川,诸多学说流派争鸣斗胜。无政府共产主义早于马克思主义传入四川,受到广大四川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和信奉,但其主张却因缺乏现实基础在四川无法实现。在王右木、吴玉章、恽代英等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引导下,这些屡遭挫折的青年知识分子,经过实践、对比和扬弃,绝大部分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四川中共组织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阳翰笙(1902-1993),原姓欧阳,名本义,四川宜宾市高县罗场人。1924年秋入上海大学更名欧阳继修,1933年取笔名阳翰笙。1917年,15岁的阳翰笙走出家门,先后到宜宾、成都、北京、上海求学。期间,在吴玉章、王右木、陈毅等革命家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洪流中,阳翰笙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  相似文献   

10.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知识界较为广泛地流传,得到不少青年的拥护。1920年,王右木在上海了解到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情况后,开始考虑在四川筹建党的组织,并决定先集中力量从事革命理论的宣传工作。于是,“五四”以后四川第一个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群众革命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立了。  相似文献   

11.
鲜为人知的四川早期团史资料─—孟本斋致王右木的信的残件考蒋德心一1983年笔者在中央档案馆查到一件鲜为人知的四川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的残件,早期收藏整理者,在这件资料封面上题名:《本高给×先生的信》。据悉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将一...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年底在俄罗斯发现的团中央书记施存统1922年12月致成都和重庆地方团指导者的两封信,以及《党的文献》 2012年第1期发表的第一届团中央执委会会议记录等档案史料,改写了四川建团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人物谱。这些史料表明,四川正式建团始于1922年5月,由恽代英、王右木、唐伯焜、周钦岳、董宝祺五位党员领导,先后在泸州、重庆、成都三地建团。1922年5月,泸县成立团的小团体,成为四川最早的团组织;10月9日,重庆地方团正式成立,成为四川最早的地方团;10月15日,成都地方团成立;1922年12月至1923年1月3日之间,泸县地方团成立。随后,团组织逐步扩展到川中各地。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地名颇感陌生,这些地名现在何处?下面谨对其中一些主要地名作一介绍: 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小沛——今江苏沛县;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南徐——今江苏丹德县;山越——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一带;巴郡——今四川重庆市;涪城——今四川绵阳市;范阳——今北京市;阳曲——今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旧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长达28年的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革命壮歌。其中在四川,就有6位中共四川地方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先后英勇就义,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分别是:杨公、傅烈、刘愿庵、穆青、廖恩波、罗世文。 1.中共四川地方组织主要创始人──杨公 杨公(1898~1927年),谱名尚述,字公,又字琨,四川潼南县(今属重…  相似文献   

15.
正何鲁,号奎垣,四川广安人。曾执掌重庆大学,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文教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与开国元勋刘伯承赋诗唱和,留下了一段诗缘情谊。老友重逢喜赋诗1950年5月1日,重庆在市中心的"抗战胜利纪功碑"(今"人民解放纪念碑")附近举行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先驱企业家的共同特点唐琦玉闻名世民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世界电器大王,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感田昭夫(电器大王,新力公司创始人)、御木本幸吉(世民珍珠王,御木本珍珠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世界汽车大王,本田技研公司创始人)、出光佐三(石油巨人...  相似文献   

17.
《红岩春秋》2012,(Z1):27-29
邹容(1885-1905),原名桂文,又名威丹、慰丹、绍陶,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1901年负笈日本留学,1903年写出著名的《革命军》。随后,上海《苏报》因推介《革命军》、倡言反满革命引发"苏报案",邹容入狱,历经长达近1年的审判过程,最终被判处"监禁二年,罚作苦工"。1905年4月30日,临近出狱的邹容庾死狱中,时年20岁。  相似文献   

18.
宿忠显 《党史博采》2003,(10):27-28
今年10月4日,是刘志丹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是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人,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二十六军军长、红十五军团  相似文献   

19.
1937年8月27日,侵华日军占领平绥线上的重镇张家口后,日本关东东军东条英机纵队即作出向怀安(今怀安镇)、天镇进攻作战的部署。29日,日本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5旅团进至柴沟堡(今怀安县驻址)地域,混成第2旅团由张家口以南的下花园急速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1938年8月,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21、22、23、24中队分批驻防四川的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机场、重庆广阳坝机场和白市驿机场,担任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防空任务。1939年5月,苏联政府又派出两个战斗机大队进驻重庆地区周边机场,协助中国空军抵御日本空军的进攻。在1940年"9.13"璧山空战前,中国(苏)空军部队使用的作战飞机绝大部分都是苏联援华的战斗机(时称驱逐机)。"9.13"璧山空战后,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