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张建君 《探索》2006,(4):183-186
结合刘国光教授经济学新论所涉及的问题,发表几点自己的意见,即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特征和政治行为框架特点;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不能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作“好的市场经济理论”来宣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要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反思经济学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现状的破题之处在于彻底否定整个新自由主义谱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2.
法国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写了一本新书《21世纪资本论》,震撼了陷于大衰退中六年至今难以自拔的西方世界。他批评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正是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吹经济自由化,反对中国独立自主的产业政策,主张放弃中国道路转向美英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所以,他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间接涉及中国国内关于坚持中国道路还是仿效美英模式的争论以及中国深化改革的方向,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流行全球造成的危害已举世皆知。令人遗憾的是,某些中国的经济学家却似乎对此茫然不知,对新自由主义改革政策的危害缺乏了解和警惕,至今仍然盲目地坚持着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观。相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与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中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潮,冷战后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侵略的战略工具。拉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先后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拉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真正良方,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国情,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才能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美国及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实质上是新自由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泛滥所引发的金融灾难,由此所引致的外部需求大幅下滑对我国经济有较强的冲击.必须认清金融危机的本质及其危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恰当的措施扩大内需,加快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代祥 《前线》2013,(12):138-140
近些年来,“新自由主义”受到国内一些人追捧。这些人宣称政府对经济干涉过多,主张中国也虚实行新自由主义。中国的经济管理的确存在一些不足并需要改革,但是,这是中国必须走新自由主义道路的理由吗?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和经济理论,新自南主义真有这些人所宣称的那样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真理”吗?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宏伟 《求实》2004,46(2):54-57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全球化 ,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推行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存在着种种不平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不仅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反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5,21(12):24-28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我国的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同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是对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实行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不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导我国改革的邓小平理论与新自由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不能认为我国的改革是由新自由主义指导的,更不能认为批判新自由主义就是否定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自由主义风靡一时。世界各国为赶上发展潮流,纷纷接受新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市场化改革,跟上全球化步伐。但各国在改革之后,又出现了各种棘手问题。通过对新自由主义内涵的解读,充分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辩证分析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得出我国应对新自由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中国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国家信用的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破膊政府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那一套,而是开始联手挽救经济.反思金融危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必须反思理论和舆论导向.没有完全卷入"全球化"的中国,有庞大的内部需求尚待启动.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面前,完全有可能先稳定后发展,并带动全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德强 《探索》2006,3(2):183-188
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这个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一些主流经济学家鼓吹的全盘市场化导致的。回顾改革历史,可知要按一些主流经济学家鼓吹的全盘市场化改革去反对“权贵资本主义”,去追求“好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缘木求鱼。承认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承认市场万能论的错误,承认将市场机制泛化到一切领域的错误,并不等于要否定市场,更不等于要否定改革。人民群众拥护的改革,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改革,是要市场,不要市场化,要计划,不要计划化的改革,绝不是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想象中的全面私有化、全盘市场化、两极分化、腐败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斌 《探索》2005,(4):144-148
新自由主义被包装成所谓“规范改革”方案,在国际权威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下,一度仿佛成为风行全球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新自由主义流行全球二十多年之后,终于因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社会经济恶果,在全球范围遭遇越来越强烈的抵制和反对。新自由主义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存在内在的联系,从大量证据包括西方学者透露的内幕,都揭露了美国如何将新自由主义作为战略工具,误导前苏联东欧和拉丁美洲的经济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的大规模私有化,导致了经济衰退、失业和社会贫富分化,经济命脉和战略性行业落入跨国公司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的集中体现,尽管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功的经验总结,但在拉美、东欧等大部分国家的实验都基本上归于失败。相反,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段内,我国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北京共识。即使如此,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传播的势头却依然很猛,如果在中国所有经济领域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思路,就意味着我们在走向这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经济自由主义及其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梅 《理论学刊》2003,8(5):47-49
经济自由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政治演变、文化生长的基本逻辑特征 ,成为西方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实质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 ,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当前我们要特别警惕新自由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可能造成的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5.
白雪秋  钟欣 《理论导报》2012,(10):13-14
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复活,因凯恩斯主义不能解决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西方国家经济滞涨问题而产生。随着英美两国的大力推行和“华盛顿共识”的形成,新自由主义嬗变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并被一些人夸大为“医治经济社会痼疾的灵丹妙药”。但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新自由主义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陷,绝非适合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与金融危机的对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杨:在我国改革开放中什么是经济学的主流?到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新自由主义的西方经济学?国际国内的事实,特别是美国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大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张耀灿  梁建新 《探索》2005,(5):156-15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既传承着西方经济自由主义从洛克、法国重农学派、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庸俗经济学、新古典学派所留下的理论遗产,又结合新的时代实际实现了范式转换,从而形成了众多理论流派。透视新自由主义理论演进的历史,有利于全面地、历史地、辨证地研究和把握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向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而自居,其意识形态的主题是实证科学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优路径.其实,它的意识形态还往往隐含着某些特殊集团的利益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发生的"泡沫经济"就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当今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它的意识形态已成为流行的价值观念.美国的"泡沫经济"提醒人们该到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胡莹 《求实》2013,(8):72-77
在垄断金融资本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金融化具有共生关系。垄断金融资本借助金融工具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进一步加深了"强资本"与"弱劳动"的对立。在过去的30年里,资本主义变化的特征通常被人们用三个词来概括;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其中,金融化是三者中的主导力量,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化的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金融化造成了经济停滞、债务负担、工人失业、世界经济危机和新帝国主义。伴随着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必要反思新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软权力”与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才国 《学习论坛》2006,22(1):18-20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等.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西方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模式、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统治全球.这种意识形态披着华丽的外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虚伪性,很容易迷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