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和从严治党是密不可分的。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坚持从严治党,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对依法治国的干扰。一、实行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结论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又是我国宪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依法治国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首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离不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要有完备而系统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治地位论、本质论、立法论、执法论、监督论构成了邓小平行政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法治的本质就是把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和依法行政有机地结合起来;行政法治要建立完备的行政法律体系并注重行政立法的民主化;行政执法要遵循依法行政和公平的原则,要严格行政执法,并体现服务的思想;行政监督要贯彻权力制约的思想,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治监督体系。邓小平行政法治思想对我国行政法治现代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指明了行政法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普遍奉行的准则,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实现的关键和核心。法治始于立法,“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行政立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进程。要实现行政法治,首先要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体系。现在,社会上对严格执法、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素质、对执法监督谈论得很多,但对行政立法却未予应有的充分重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对依法行政危害甚剧。我国行政立法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行政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相似文献   

4.
一、立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确立,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在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权的实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集中地代表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律代表的意志是一致的.只有依靠共产党这个政治领导核心的权衡和引导,立法机关才能把握立法的方向,才能捕捉立法的时机,才能使法律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我国社会主义立法完全证明了这一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决定,1979年6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根据三中全会精神,把加强民主与法制作为中心议题,制定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在内的七个重要法律,从而把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实践证明,党不失时机地向国家机关提出制定、修改某些关系全局的法律的建议,权力机关才能充分发挥其立法职能.比如党中央在1980年8月30日向  相似文献   

5.
法的运行离不开法的信仰,“法律至上”之缺位体现在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及执行等各环节,我国虽然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制度并迎来了一个繁荣的立法时代——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层出不穷,但法律仍难以很好地实行,法之难行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障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在形式上法制的完善,更要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注重宪法和法律实施是当代法治基本内涵的普遍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是法治建设战略转移的客观要求。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实施面临着立法粗放与执行不力的困扰、经济状况与社会转型的制约、体制不顺与机制不全的束缚、法治传统与法治精神的缺失。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应加强和改进宪法实施,保障和落实公民权利,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营造和改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党的领导关系。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实现司法公正、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是正确行使检察权,保证法律沿着法治的轨道正确实践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叶青 《人民检察》2023,(17):6-9
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探索开展法律监督现代化建设,助推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法律监督的“中国式”立场,坚持检察工作的“现代化”方向。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现代化的着力点在于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的现代化,同时离不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规范、人才、体制机制、技术等战略要素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刘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4,(16):133-134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相结合,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都有着极强的指导工作,直接体现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的了解,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14,(11):4-4
法治的核心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使之得到一体遵行。法律得不到实施,形同具文,不仅损害法治权威,也无法实现法治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要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这就抓住了法治的核心问题。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科学立法是基础。立法要扩大公众参与,克服部门本位主义,超越部门利益,制定出公正合理、操作性强的“良法”,为法律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保证法律实施,严格执法是关键。因为我国80%以上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走向市场要靠法治保障吴恒友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必须是法治经济。没有法律保障的市场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立法史告诉我们:制定经济法规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立法要随着市场经...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央政法委提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有法可依",还不是真正的立法上的法制完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是制定良法的指路明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为法律监督者提供了正确的监督理念,而且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监督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3.
一、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理念 (一)司法公正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悬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曼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据社会主义制度及原则形成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要组成部份就包括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司法中立、司法公开程序正义等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所推崇的普适性价值同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坚持把司法公正理念贯彻到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即是国家治理法治化。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在法治的框架下开展,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党必须领导人民以法治的方式去推进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均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一科学论断表明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宪法确立了党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离不开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法律制度的支撑,通过农村法治体系的完善来治理社会并使之建设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社会。本文提出要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融入构建新农村法治模式之中,实现检察机关法制监督与农村法治建设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治与行政立法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法治可以分为广义的法治和狭义的法治。狭义法治的要素是 :立法必须遵循程序性规则 ;法律体系具有透明度 ;法律必须具有前瞻性 ,相对清楚、统一和稳定 ;执行法律公正 ;法必须为民众合理接受。广义的法治则融入了政治道德的因素 ,它可分为自由民主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集体主义法治等几种类型。中国的法治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类型 ,并朝着狭义法治标准的方向前进。中国要实现法治有许多工作要做 ,其中改革行政立法就是重要方面之一 ,它包括限制对行政立法的授权 ;约束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与规章的权力 ;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设立违宪或专门审查机构解决立法的不统一问题 ;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等等。  相似文献   

17.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依法治国理论经历了孕育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现已日趋完善.依法治国方略自实施以来,虽然成绩令人瞩目,但由于存在历史传统因素、保护主义的困境、立法质量不高、法律实施环境不佳等这些阻力的困扰,大功尚未告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突破当前法治困境,亟需进行法治观念的革命,完善立法体制,改善法律实施环境,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等.  相似文献   

18.
民众参与立法是法的正当性之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立法领域中 ,广泛的民众参与不仅是立法民主化的集中体现 ,更是法律获得正当性的基本依据。我国立法领域中应增强立法的透明度、拓宽民众参与渠道、落实民众的参与权。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实现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增强法律实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国家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真正走向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共产党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应有意蕴。在国家立法工作中弱化和减少党对立法的直接干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程启动并已经初步造就成为我国取得的诸多举世瞩目成就领域中最突出的一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程首在立法,并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开放发展的体系,它将随着法治工程建设的进展而自我完善。我国法治建设任务的重点就是实现行政法治,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成熟将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行政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成熟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