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农历五月初十,“柳丸”27号船载着1666袋高粱和苞米从大连港2号码头开航,向日本驶去.“柳丸”27号是一条“国际船”.国际船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本鬼子抓中国劳工赶造的一种大木船.这种船,每条都能装上百吨,船上不安机器,有4张篷,靠风力和人工划着行驶.眼看就要垮台了的日本鬼子就是用这种国际船把从中国掠夺的粮食、煤、盐和其它矿产,强迫中国劳工运到自己国家.中国人一见这种船就来气,骂它是“贼船”.“柳丸”27号船上有10名中国劳工,押船的船长是一个叫长野的日本鬼子,船老大是长海县大耗岛渔民赵维臣.  相似文献   

2.
3月11日,春天的万州,阳光灿烂。 50岁的万州港囤船水手长许明进,穿上一件救生衣,到万州港囤船上报到。  相似文献   

3.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地方海事局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在海事船上打牌的图片被传上网:一艘标有中国海事字样的船,停泊在嘉陵江三桥附近,紧挨此船停泊的是川海巡129执法船,船上有5人,其中4人在打牌,另一人在观战。  相似文献   

4.
敢与台风捉迷藏的“船老大”船员们都把船长美称为“船老大”。曾在远望二号船当了8“年船老大”的吴正松,现在是简仕龙的副手——海上测控部副主任并兼该部装备部部长。这也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考验,而且在风浪中展现出大智大勇的优秀指挥员。吴正松是江苏人,但看上去却像个北方大汉。他身材魁梧,一副摧不垮累不倒的样子,讲起话来也是生动风趣。大学毕业后,26岁的他来到了船上。刚开始和大海大洋打交道,一遇风浪他就晕船。一次正吃饭时,由于船在波浪中颠簸,他刚吃的一口面条不想吐出来,就咬着牙紧闭着嘴,结果从鼻孔里流出来两根面条……就…  相似文献   

5.
美哉,风帆     
唐大柏 《湘潮》2005,(10):F0003-F0003
解放初期,在洞庭湖和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到处都可见到白帆点点的大型风帆船运输队。在红日白云之下,碧水蓝天之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出于对这种美的喜爱,我曾在运粮的风帆船队及捕鱼的风网船队上作客几个月,吃住在船上,和船民们打成一片,随时拍摄船民生活和风帆破浪的美景。船上生活非常有趣,对于船民来说,船就是自己的家,一家男女老少都生活在船上,船舱内设有床铺被盖,锅盆饭灶一应俱全,有的还备有客床。我随船创作时,白天在船上吃饭,晚上就睡在老板身边的客床上,同他们一块聊天。久了,也就知道了船民们的禁忌,如上船时脚不能直跨船头,…  相似文献   

6.
学习的革命     
《党建》2010,(10):1-1
1871年12月,一艘客轮离开日本横滨港驶向西方。船上是日本明治政府派出的“百人使节团”。这个规模超大的访问团用时一年零十个月,游历欧美12国,写下考察实录上百卷。随船回国的。是西方的发展模式、政策制度、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日本从此走上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观念的水位     
吴玉慈 《廉政瞭望》2013,(14):39-39
我心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水涨了,船自然浮起来。所以我观察社会变革的动力,不那么关注船上有没有技艺高超的船夫,而更关注水位的变化。近些年我的观察心得是:变革观念的“水位”在升高。  相似文献   

8.
杨学武 《廉政瞭望》2004,(10):31-31
我“三生有幸”,出生地有两大历史名人:一位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一位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本来按现行行政区划,屈原是湖北秭归县人,昭君是湖北兴山县人,而我的出生地是兴山县,因此不能“脚路两只船”与他俩“攀亲”:但在西汉时期,兴山和秭归都同属一州,名为归州,于是我在“时空隧道”里“开历史倒车”,就能够“傍”上这两位大名人了。  相似文献   

9.
正不管天晴下雨、寒来暑往,河面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条船,船上有一根竹篙、一个网兜、两个箩筐,丈夫蹲在船尾掌舵,妻子站在船头一边瞭望一边打捞起河面上的垃圾,这是铜仁市碧江区环卫局河面打捞环卫工芦忠华夫妇的打捞船。十里锦江,清澈明净,花繁树茂,风景如画。不管天晴下雨、寒来暑往,河面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条船,船上有一根竹篙、一个网兜、两个箩筐,丈夫蹲在船尾掌舵,妻子站在船头一边瞭望一边打捞起河面上的垃圾,这就是铜仁市碧江区环卫局河面打捞环卫工芦忠华夫妇的打捞船。12年,4000多个日子,芦忠华夫妇用双手守护着悠悠锦江的万顷碧  相似文献   

10.
郑哲 《党建文汇》2014,(5):34-34
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中,一个残酷现实令人震惊: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没有动.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而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  相似文献   

11.
回望南湖     
嘉兴有个南湖,南湖很美,就像杭州有个西湖,把一个地方衬美了。 嘉兴的名字也很好,和南湖的名字并在一起,很让人想些什么。南湖里有只船,很多的人把它叫做红船,船其实并不红,红船是象征的叫法。这船很普通,在南湖里很多的船中看不出什么奇特。也正是如此,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才选择在了这条船上。于是有人将这条船形容成了革命的航船。  相似文献   

12.
1912年4月11日,"泰坦尼克号"从昆士敦起航,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首航。行驶到第四天,船上电讯室就收到一封前方海域有冰块的报警电报。这样的警报在两天之内共有7次,却没有引起重视,最终使得船与冰山相撞,1500多人与船同沉。  相似文献   

13.
“七·七”事变以后,日寇貔子窝警察署派遣特务船“海洋丸”进驻长山列岛,封锁海面,盘查船只,禁运粮食。为扩大侵华战争,日寇还在各岛抓民船挑劳工,强迫民船往台湾和日本为其运送劫掠的物资。多少渔民惨死在劳工船上!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15):33-34
2012年6月,7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留下了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足迹。海面上停泊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上,有一群共产党员。他们没有出现在海试现场指挥部,也没有出现在船上的各种实验室。他们总是大步流星、来去匆匆,当人们注意到他们时,常常只看到他们挥汗如雨后默默离去的背影。  相似文献   

15.
一船红中国     
陈宪平 《党课》2011,(19):113-115
在浙江嘉兴南湖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停泊着一艘美丽的画舫,它就是被称之为“南湖红船”的中共一大会议纪念船。1921年8月初,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由于上海法租界巡捕的骚扰而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并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和第一个决议,  相似文献   

16.
群言堂     
震撼人心的音乐□周凌华“切不可以为只有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观看了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后说的一句话。是的,当“泰坦尼克号”这条豪华的大客轮撞击冰山后,沉船势在难免,甲板上一片混乱。面对惊慌失措、四处逃命的旅客,船上的工作人员一面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2日上午,承载着中瑞百年情谊、有着神秘而传奇故事的瑞典“歌德堡”号仿古船徐徐靠上了“海天佛国”舟山市沈家门渔港码头。这是“歌德堡”号仿古船此次中国大陆之行的最后一站,舟山市在全国著名的沈家门渔港以最隆重的礼仪,迎接这艘来之万里之外的宝船。舟山市委  相似文献   

18.
有个成语叫水涨船高。这反映了一个真理。既然船是行在水上的,当然要随着水的高低而高低了。也有水涨船低的时候,那多半是翻了船,沉到了水下。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水低船高”。曾在媒体上看到,有个乡乡政府的办公大楼盖得像皇帝豪华的宫殿。如果这个乡富得流油,老百姓都过上了小康、中康、大康生活,那乡政府的办公大楼“康”一下也无妨,有道是水涨船高嘛!可我们被告知,这个乡远不是富裕乡,老百姓的生活远在小康水平之下,老百姓的生活是低水平,人家乡政府办公大楼却是高水平,这不是“水低船高”又是什么?同样是在…  相似文献   

19.
人无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工作,都希望遇到一个心胸开阔的领导。而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具有怎样的容人之量呢?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容人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应该站在“沧海不择细流”和“有容乃大”两种观点上去看待个人胸怀和工作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做到“六容。”  相似文献   

20.
第三集 一 夜,月光如水,河边某粮站,一片忙碌。 粮库前,灯火通明。一群人正朝停泊在河边的十几条船上突击装运稻谷。 二 县委小楼二楼,张恺帆办公室。 灯下,张恺帆正批阅着一封又一封人民来信。 桌上的电话铃急促地响起。 张恺帆抓起话筒,猛地站起:“喂,什么?调粮外运?!你是——” 对方的电话挂断了。 张恺帆重重地掼下话筒:“都这个时候了,还在好大喜功,竟然调粮外运!”他转身对李秘书:“追,无论如何要在船闸口截住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