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巍峨壮美的太行群峰,崛起于华北大地。挺拔峻峭的武夷丹崖,绵亘于闽山赣水间。旭日晨曦中,太行群峰的雄姿与武夷丹崖的灵秀交相辉映。在华北大地,在武夷山下,人们看到了这样一组独特的风景线:——山西晋城"长江支队纪念林";——河南济源"长江支队纪念碑";——山西长治"南下干部纪念馆";——河北武安"长江支队出发地舍利塔";——福建宁德"长江支队纪念园";——福建东山"谷文昌纪念馆";——福建长乐市绿化馆前的延国和纪念碑;——福建莆田壶山之麓的原鲁山塑像。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70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这个诞生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由太行太岳英雄儿女组成的光荣革命群体,承载着随军南下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历史使命。长江支队南下福建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中的重要篇章,而长江支队一路南征的学习教育,是贯穿这一篇章的一条红线,它解决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1949年初由太行、太岳革命老区抽调的4000多名优秀干部组成的,成建制接管福建省的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队伍。"出太行,风华正茂。留八闽,万般辛劳。你什么都不要,只要百姓的安康,孩子的微笑,你坚守了开拓者的高尚情操,留下了长江支队光荣的名号!"这首纪录片《永远的长江支队》的主题曲唱出了70多年前出征的这批长江支队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前夕,毛泽东发表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为响应党的召唤,由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随军南下,解放福建.当时,除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有些是30岁以上的外,绝大多数干部都是20多岁的青年.我当时只有26岁.忆往昔,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共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成进军福建的一支干部队伍。1949年4月长江支队干部远离家乡亲人,冒着枪林弹雨,从北到南,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起初党中央把接管沪宁杭地区的任务交给长江支队,后因中央决定提前解放福建,并准备解放台湾,长江支队干部又听从党的召唤,踏上了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6.
一 1949年2月,太行、太岳两个军区抽调了8000多名干部,组成"长江支队",随军南下.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摧枯拉朽,节节进展.9月19日,我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解放了长泰县城.参加接管长泰的南下工作队员是来自太行区五地委的汲县、辉县、林县、淇县、汤阴和漳南等县的干部,由董清晨和我带队,从泉州经安溪,受到安溪中心县委和中共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的热情接待.而后,我们取道同安、罐口、角尾,越朝天岭,于9月23日抵达长泰县城.第二天,留守部队负责人第九十二师政治部民运科长马鸣珮介绍了当前形势.经过紧张的筹备,长泰县人民政府于9月25日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7.
组建大队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向中外宣布,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的动员令.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决定从老解放区抽调5万多名干部随军南下,其中包括从太行区和太岳区抽调干部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简称长江支队),随中原野战军(二野)南下到京沪杭,接管新区.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由太行、太岳两区南下干部组成,先后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历经万水千山,克服重重困难,于1949年8月11日胜利到达福建建瓯。在长江支队老队员的记忆中,当年太行、太岳老区人民欢送南下干部的热烈感人的场面是终生难忘的。而老区的孩子们在他们的心目中则无疑是这感人场面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1942年冬,我当时正任太行二分区情报处参谋兼榆太便衣队队长,在太原南郊一带坚持敌后武装斗争。接到分区通知,调我去组建西线交通队——同蒲支队。 没多久,同蒲支队成立了,队部设在山西太谷县东山的常畛村。全队约有百人左右,我被任命为同蒲支队副队长。队长暂缺,政委为史存贞同志。同蒲支队是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建立太行二分区经晋绥根据地通往延安的地下交通线。这条交通线要穿过日伪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000多名太行、太岳两山革命前辈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令下,辗转3000多公里,进军福建,解放福建,建设福建.60年来,他们与福建人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在八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祖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熠熠闪光的光辉财富-—长江支队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九年二月,太行、太岳两个军区抽调了八千多名干部,组成“长江支队”,随军南下。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摧枯拉朽,节节进展。九月十九日,我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解放了长泰县城。参加接管长泰的南下工作队员,是来自太行区五地委的汲县、辉县、林县、淇县、汤阴和漳南等县的干部,由董清晨和我带队,从泉州经安溪,受到安溪中心县委和中共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的热情接待。而后,我们取道同安、罐口、角尾,越朝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月刊》2013,(20):F0004-F0004
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老干部局、福建省广电集团、福建省文联、福建省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制作的《永远的长江支队》12集历史专题片,近期已在福建电视台播出。贾庆林同志专门为此片题写片名。9月26日,福建省委宣传部举行了专题片播发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九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号召。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军从太行、太岳两个行署抽调一批干部组成了长江支队,随军南下,解放福建。在进入福建前夕,上级就确定长江支队第五大队接管龙溪地区。队伍进到泉州对,上级又决定第五大队第三中队所属的七个小队分成二部分,其中四个小队由蔡良承司志带领,成立海澄县委,准备进入海澄县;另外三个小队由郭丹同志带领,成立东山县委,准备进入东山县。东山县委由三个  相似文献   

14.
62年前,我作为长江支队普通的一员,和太行太岳老区4000多名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义无反顾地辞别故土和亲人,冒着天上敌机轰炸、地上散匪骚扰的危险,靠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为人民奋斗到底的红心,跋山涉水6000余里随军南下福建,在八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九年春天,在皖南繁昌抗日前线我第一次见到谭震林同志,当时,他担任新四军三支队的副司令员。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的张云逸同志,已经过了长江,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总指挥,三支队的军政工作和部队活动区域铜(陵)南(岭)繁(昌)的地方民运工作,都由谭震林同志直接领  相似文献   

16.
正锐意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影视资料十年浩劫结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历史航向,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一组长江支队老干部的照片经过拨乱反正,长江支队许多老干部重新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在历史大潮流中,他们更加锐意进取,决心把福建的改革开放伟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李雪峰同志在太行10年,我从平定到冀西、到豫北,一直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在这10年当中,我从一个穷学生成长为党的县委书记,这离不开雪峰同志对我的培养.1947年他写信告诉我离开太行,这既是热情告别,也是对我的亲切勉励.回忆往事,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名干部组成进军福建的一支干部队伍。它组建于1949年初,干1949年8月初到达福建,与三野十兵团10多万人,华东南下干部200多人,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下简称长江支队)65年的历史以及在八闽大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为广大群众谋幸福开创的丰功伟绩,对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大有裨益。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也是长江支队南下入闽65周年,在举国同庆的时刻,我们更加怀念为共和国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华北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中选调出来的4000多名干部组建的解放军长江支队的南下干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一道,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历史的研究,探讨我党从领导革命、解放全中国,到当家执政、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为搞好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