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21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选手起跳技术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按成绩高低不同分成的A、B两组运动员,在助跑速度、腾起初速度垂直分量、腾起角、水平速度损失率、腾起速度的水平分量与垂直分量的比值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助跑速度、腾起初速度、水平速度损失率等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但技术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可以通过建立技术活动的社会规范机制,促使技术活动的合理化,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技术扩张的后果: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这一强大的武器征服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在工业文明下,科学特别是技术的功用被无限放大,科学技术被理解为驯服自然的最有效工具,于是,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资源的原料库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筒。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大大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当人类对自然进行掠…  相似文献   

3.
SARS的出现,再一次表明了人和自然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生态因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然自然的自我演变以及人化自然,归根到底都必须遵从同一生态规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尽管目前还不能明确SARS病毒的最终来源,但是它的产生无疑是自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报复。所以,人类应当善待自然,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人化自然始终处在一定的阈限之内,使人工再造自然成为一种现代意识。为此正确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解决目前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从"人——社会——自然"系统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形式上表现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社会因素在结构上呈现为技术、经济、政治、观念的相互作用,因此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历史行程中展现为技术与自然、经济与自然、政治与自然、观念与自然等四个方面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5.
人的社会化过程与自然的历史化过程之间存在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关系.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产生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其中蕴含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首先,把认识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的循环演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伦理基调的起点,深层次揭示人为什么应该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命题;其次,把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作为逻辑主线,具体明确地揭示人应该如何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道德命题;最后,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环境伦理诉求的逻辑归宿,深刻阐释实现其目的背后蕴含的核心、本质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春兰 《各界》2009,18(11)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是决定我国森林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径;然而实践中的难点是,由于职责、制度不明确,“参与决策”很难操作。从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结构看,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有的董事长、厂长(经理)、党委书记职务集于一人,你是以哪个身份参与决策?自然难以明确;有的董事长兼厂长  相似文献   

8.
新刑诉法修改文本第一次在刑诉法语境下,系统、明确地将"技术侦查"措施列为专节,破解了司法实践中技术侦查措施广泛运用却缺乏法律依据的困局,体现了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的平衡,是我国技术侦查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为了增强技术侦查措施的可操作性,依法规范地运用好技术侦查权,应在立足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立法现状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其价值理念,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概念界定模糊、适用范围不明确、缺乏明确的监督救济程序等问题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政策试验的要件构成及其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试验是指根据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适用范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地区试行公共政策.政策试验的构成要件应包括试验主体要件、试验过程要件和试验客体要件.在政策试验前,需要对不成熟的要件状况进行优化以确保政策试验顺利进行.其优化对策:一是树立正确的试验基本取向,客观对待"自然的试验结果";二是提高政策试验人员素质;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四是选择合理的试验对象;五是建立动态的试验监视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一)近代的四次科学革命 从近三百年来,科学、技术、教育三者的发展和变革,可以明显看出,教育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教育革命? 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飞跃,即科学革命。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飞跃,即技术革命。 人类传授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与能力的本领的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能以内在尺度作为自身活动的标准,即进行目的性活动,而在广义技术的视域下,人的目的性活动的实现方式就是技术。根据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对客观世界的哲学划分,可以将马克思的技术思想分为自然技术思想、社会技术思想和思维技术思想三方面进行探讨。在马克思技术思想的视域下,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三者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三者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杨珺 《理论探索》2012,(1):37-40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条件形成的生产力和人自身自然所具有的生产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通过劳动而融通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生产力的主体体认性、自然生产力的公共利益性、自然生产力的"应然"自在性等伦理内涵。践行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应遵循自然自在尺度、动态平衡尺度、整体与个体有机统一尺度、属人的德性尺度。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蕴含的环境伦理建构条件包括制度、文化、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 失重、真空和太阳直照这三个特殊的太空自然条件,对一切生物的生存来说,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是致命的,但是,对于科学的研究,高精尖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的开发来说,却是理想的“新边疆”。最近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美国华裔科学家王赣骏,就是利用太空的失重条件,进行流体动力学试验,为开拓这个“新边疆”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毛其智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中国一些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作了一番评点: 上海定位明确:上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做得很好。这首先得益于它的定位明确。上海一直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全球化城市,一切规划和发展都沿着这条路走。它不把自己定位一个全国的什么中心,如果全球化城市做到了,全国的什么中心自然也就不用怀疑了。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新时期需要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看待它,研究它。从社会属性上对地方志重新进行认识,明确其研究记述自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以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1,(6):32
气温回暖,各色蔬菜越来越多。许多人买蔬菜时喜欢挑带虫眼的,觉得这样的蔬菜就没农药。其实,这是个误区。恰恰相反,有虫眼的蔬菜可能农药更多。很多正规的蔬菜生产企业,会根据病虫害预警,提前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即使用药也是无毒无害的生物农药,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相反,一旦蔬菜发生大量的病虫害,特别是已经出现能把蔬菜吃出虫眼的成虫后,防治起来  相似文献   

17.
美国自建国之初即十分重视公民教育。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佛逊就曾明确地指出:民主公民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不能在一个人身上自然产生。对新的一代必须通过连续的学校教育,使之获得这些知识、技能和行为。以后,美国历  相似文献   

18.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变革说明,建立一个权利主体明确、权能完整、权利义务关系清晰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必须依靠全国性的法律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4,(8):64-64
王东京在6月9日的《学习时报》撰文指出,改革呼唤顶层设计,改革也离不开地方试验,哪些地方的改革应由顶层设计,哪些地方的改革应鼓励地方试验?归根到底要看“交易费用”。比如说,内外受益的改革,皆大欢喜,“交易费用”自然不会高,就可以放手让地方试验;若某项改革只是内部人受益而外部人受损,就不宜由地方试验,而要通过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0.
张立学 《学理论》2013,(4):69-70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把人的活动看作对自然的改造,实践自然而然地被纳入人类的活动视域,从而形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的合理现实的沟通。这样的实践观在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方面同样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学意义在于,正确对待自然及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吸取过去人类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尽早解决技术的研发和转让,进而可能真正减缓生态危机直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