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为对付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导弹袭击的需要,美国将退出“冷战遗物”《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或ABM条约)。面对美国退约决定,国际舆论认为,美这一举动将打破全球战略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阻碍国际军控与裁军的发展进程,并导致世界和平与安全环境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为对付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导弹袭击的需要,美国将退出“冷战遗物”《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或ABM条约)。面对美国退约决定,国际舆论认为,美这一举动将打破全球战略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阻碍国际军控与裁军的发展进程,并导致世界和平与安全环境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11月5日,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的第54届联大第一委员会以54票赞成、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题为“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扩的决议,呼吁条约的缔约国全面和严格地遵守这一条约,不部署、不转让反导武器系统,这一决议草案由俄罗斯提出,中国和白俄罗斯参加共同提案,美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5日,美国回防部长沃尔特·斯洛科姆宣称,如果美国最终不能说服俄罗斯同意修改原《反弹道导弹条约》,使美方能够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美政府将考虑退出该条约1972年美国与当时的苏联达成厂《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弹道…  相似文献   

4.
问:你对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第一委员会)通过"维护和遵守《反导条约》"决议案有何评论?答:11月1日,第55届联大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联大第一委员会)以78票赞成,3  相似文献   

5.
反导问题不仅仅是美俄两家之间的事,而且是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事,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是美国在现代史上首次退出一项最为重要的国际军控条约。它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相似文献   

6.
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正式宣布美国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布什称,反导条约妨碍了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政府要保护自己的人民今后免遭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并说冷战早已过去,“今天我们要抛弃这一冷战的最后遗物”。美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防部3月15日宣布,美国军方当天在新墨西哥州发射一枚PAC—3型“爱国者”导弹击中另一枚导弹,试验获得成功。这说明美国为获得免遭导弹攻击的战略优势,正极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国际军控专家认为,美国研制或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违反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将引发新的军备竞赛,不仅有违时代潮流,不利于国际军控与裁军努力,而且还将对21世纪全球和地区战略平衡与稳定产生广泛和深远的消极影响。美国试验成功新型“爱国者”导弹@王璟云  相似文献   

8.
●第55届联大第一委员会(裁军和国际安全委员会)1日以78票赞成、3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中国、俄罗斯等国共同提出的关于“维护和遵守”《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的决议草案。同一天,联大会议还一致作出决定,同意接纳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为联合国会员。 ●泛非艾滋病问题国际会议4日下午在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闭幕。来自10多个受艾滋病侵扰严重的非洲国家的高级代表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帮助非洲国家有效地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 ●美国大选于7日在美国全境开始投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参加了投票。 ●埃及外长穆萨7日自开罗宣布,埃及与伊拉克恢复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9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与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达成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王光亚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马梅多夫于1999年4月14日在莫斯科就战略稳定问题举行了磋商,双方军方和外交专家参加了磋商。双方特别讨论了有关《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局势的问题。根据1998年11月23日中俄最高级会晤发表的题为《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中达成的谅解,双方认为,维护和巩固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极为重要,它曾是并  相似文献   

10.
27年前,美苏两国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核武器无限发展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美国目前却企图修改条约,目的在于建立攻防兼备的全球军事优势。然而这一举动可能将打破世界长期形成的核战略平衡,导致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感觉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比较软。它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决反对北约东扩,不再强调独联体为俄特殊领地,容忍美军事影响进入其“后院”,在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问题上反应平静,甚至对  相似文献   

12.
1958年,爱尔兰在联合国率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议案,要求核武器国家不要向无核国家提供核武器。1962年,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18国裁军议程。1968年7月,美国和苏联向联合国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文案,并于当年6月获得通过,1970年3月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说,如果美国坚持退出1972年签订的反导条约,俄仍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来对付美国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冷战时期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话,那冷战后美国的太空作战能力进入了实战部署,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裁军会议上,俄罗斯和中国要求就太空非军事化条约进行讨论,遭到美国拒绝。这会不会拉开新一轮太空竞赛?  相似文献   

15.
1993年5月,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设想,并将亚太地区列为优先目标。为此,美国大力加强与日本等盟国的合作,力图在下世纪初,在亚太地区建立以美国为主,美、日、韩等国联合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无疑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严重冲击,它不仅可能使美、俄两国在1972年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失效,从而影响两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合作;更可能使东亚区域政治云图出现严重变化,威胁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尤其是近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声明如下: 国际形势的发展充分证明,1998年11月23日中俄最高级会晤时发表的《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1999年4月14日《中俄关于<反导条约>问题磋商的新闻公报》,以及1999年12月10日两国最高级会晤时发表的  相似文献   

17.
蒲安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使节,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从蒲安臣的经历以及《蒲安臣条约》看出:晚清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的产物,而清政府则希望利用美国相对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善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蒲安臣条约》在劳工、留学等方面对日后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奥拜主义”是对美国现行全球战略的抽象勾勒和简约冠名。其实质是重祭意识形态至上,重塑美国领导地位,重拾“双重心”全球战略,重振西方军事联盟体系并重造美国绝对军事优势,重返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重整美国地缘战略政策即“重返亚洲”“亚太再平衡”,重启全方位对华战略遏制。“奥拜主义”主要特点是全面传承“奥巴马主义”,彻底逆反“特朗普主义”,全盘复原美国传统政治生态,再度启用“借攘外以安内”的救场法则,奉行“伪多边主义”。“奥拜主义”的推行导致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刺激西方传统势力泛起,制造地缘战略安全危机,迟滞全球战略稳定进程和新时代国际战略格局的多极化演进,掣肘国际社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进。“奥拜主义”究竟能走多远、行多久、发挥多大作用、产生多少效果,深受拜登政府执政绩效、国际社会不同反响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庆明 《人权》2013,(5):57-60
为了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一方面指责其他国家不尊重人权、不签署人权条约、不履行已经签署的人权条约的义务,另一方面在国内以人权保护为由受理以外国政府和官员为被告的案件,希望以人权司法的形式来推进人权外交。  相似文献   

20.
19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从而堵塞了美国加入国际联盟的道路。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影响,国内特殊复杂的居民情况,《凡尔赛条约》体现出来的大国独断专行引起美国国内进步人士的批评,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以及美国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国际条件尚不成熟,威尔逊总统僵化固执的立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