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深入地、详细地批判了一个反动哲学派别——马赫主义流派,在总结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在1908年2月到10月间写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1909年5月在莫斯科出版。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概括了自恩格斯逝世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对当时流行的反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哲学思潮——马赫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列宁批判经验批判主义哲学思潮、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3.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具有伟大战斗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斗争中,为我们正确地进行理论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认真学习列宁的科学态度,对于当前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研究和探讨现实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列宁在这本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敌的批判,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地对待有缺陷的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分清哲学上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大营垒之间的界限,来不得半点的差错和失误,不然,就会模糊阵线,导致理论上的混乱.但是,在列宁看来,分清阵线绝不能简单地把唯心主义一棒子打死;对唯物主义也不能简单地一概肯定,都必须作具体分析.《唯批》在对待唯心主义的问题上,第一、注意了哲学体系与哲学观点的区别.列宁指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个对立的派别.从体系上讲,唯心主义是反动的,但是,绝不能因此否定他们在个别观点上的正确性,也不能否定他们之中的某些哲学家在某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老子思想与现代领导者──读《道德经》随记郭涤列宁有句名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属于工人阶级,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曾被用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上,三者存在着许多不同。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得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新"就新在它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性和历史性原则来解释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问题,从而合理地解决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得以建立的真实基础。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第二章,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严厉批判了马赫主义者对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歪曲和攻击,科学地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一系列重要原理.本章共分六节.第一节至第三节着重批判了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巴扎罗夫和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哲学教科书一般依据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哲学物质概念的表述,将物质概念解释为单纯的“客观实在”,即认为“物质”就是指“客观实在”。我们认为,这是对列宁物质概念的误解。列宁的原话是这样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  相似文献   

8.
正《哲学笔记》(即《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一书是列宁从1895年到1916年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所写的读书笔记、批注等汇集整理而成的,其核心部分是1914年至1916年写成的八个哲学笔记本。《哲学笔记》是一部思想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巨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价值。学习列宁《哲学笔记》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被他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而且通过学习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  相似文献   

9.
韩丽君 《理论探讨》2001,13(2):33-3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及其保守性 ,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观的萌芽 ,是唯物史观创立形成的开端 ,同时它也表明马克思哲学思想一开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而不是一般唯物主义。据此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确认为其唯物史观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唯物主义反映论自其存在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两方面的攻击:一方面来自对立的哲学阵营,用意在于阉割反映论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来自唯物主义内部,做法是指责反映论具有机械性倾向。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历史命运也大致如此。本世纪初,列宁为回击马赫主义的挑战写出至今仍有争议的论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论》是一部借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形式,简明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恩格斯把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附录,是这一著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认真学习这一著作,我们深深体会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恩选集》第1卷48页),全书到处显露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点。首先,《费尔巴哈论》一书中,恩格斯论述了德国占典哲学终结的原因以及马克恩主义哲学的产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我们知道,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革命的性质,费尔巴哈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但是它们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还是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呢?近年来哲学界争论不一。对此,肖前同志在3月12日《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在确认实践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但不应当把它进一步看作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范畴不仅具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本体论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推开了认识人类历史奥秘的大门,提出了对社会历史中一系列重点问题的理解,形成了"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构想,开启了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序幕,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3)
《哲学笔记》作为列宁重要著作之一,它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列宁在读取黑格尔《逻辑学》及马克思《资本论》后阐述了辩证法思想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唯物主义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同一"更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归结为主体的哲学 辛世俊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包括着主体性原则,但也包含着客体性原则或客观性原则。马克思在研究实践关系即主、客体关系时,贯穿着双向思维的原则,即从主体的角度把握客体,从客体的角度把握主体。所谓从主体的角度把握客体,就是把自然界看成是人的劳动和欲望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丛大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国内的实践唯物主义派别的主要文本根据。尽管该派内尚存诸多分歧,但基本点大体一致:把《提纲》中的哲学思想视为唯物主义的新形态,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17.
鲁碧华  黄华 《学理论》2013,(7):44-45
"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们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正《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于1915年在系统研究黑格尔和其他哲学家的辩证法思想之后写的一篇总结性笔记式短文,于1925年第一次公开发表在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后收进《哲学笔记》中。全文虽然不到2900字,但却准确、精当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重大发展,体现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重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以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勃兴,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从"实践唯物主义"范式转向"资本逻辑批判"范式。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为基础,经典再阐释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再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现实再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旨归。  相似文献   

20.
感觉作为认识的起点,是认识论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从感觉出发,可以遵循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物体是感觉的复合或组合,)也可以遵循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感觉是物体外部世界的映象).”由此导致出两种根本对立的感觉论.学习列宁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坚持认识的客观性,防止、克服认识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保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