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漫谈竞争     
长期以来,人们在讲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时,避口不提竞争;认为竞争是私有制商品生产的产物,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也不允许有竞争。其实,竞争是商品生产的产物,价值规律就是通过竞争实现的。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15页)通过竞争,商品生产的内在客观规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运用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理论和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都有重大突破。中央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自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1984年一号文件,又把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党的正确政策的指引下,几亿农民正在掀起农村商品生产的高潮,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但是我们有些同志的思想却与这一形势很不适应。对商品货币关系,头脑中存在不少旧观念、老框框和  相似文献   

3.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还存在商品生产,也就存在价值规律。按照马克思的经典定义,价值规律就是“只有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或生产一个使用价值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换句话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末,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他认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商品包括部分生产资料;要利用价值规律.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有历史局限性,但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重要内容之一。本章主要阐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存在原因及其特点,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的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系指劳动产品为交换而生产,各个生产部门通过商品交换联系起来的经济。就是指直接以交换劳动产品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呢?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存在着部分个体劳动者所有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物质利益原  相似文献   

7.
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市场体系不健全,商品生产不发达,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的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来说,的确面临着  相似文献   

8.
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货币制度、价值规律等形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的全面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在现时.还只是在国营工业、运输业以及其他国营企业和事业方面存在着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三版,在十月间出版了。中译本还没有出版。教科书的第二十八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货币”共分四节: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及其特点;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及其职能;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的性质。这里介绍的是第一和第四两节的主要论点,这些论点对于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价格改革指明了方向。价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在商品生产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价格的形成既有其共同的规律,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其共同规律是,商品价格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即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价格的形成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其不同特点是,在小商品生产的历史阶段,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等价交换;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阶段,是按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交换;在社会主义商品生  相似文献   

11.
张瑞业 《理论学刊》2003,2(2):94-96
剥削是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发展而又不非常发达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 ,剥削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而具有进步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存在着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剥削两种类型的剥削。比较而言 ,经济剥削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应允许其存在 ,并加以规范、引导 ;超经济剥削则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加以遏制。抑制和消除超经济剥削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剥削”的要义  相似文献   

12.
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阶段到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发展过程,与此对应的是,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也经历了从否定价值规律到初步肯定价值规律,最后又否定价值规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发表过不少重要的论述,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其中不少见解已经受住了历史检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正确意见并未付之实践。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并付之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淦凌霞  万强 《党史文苑》2008,(12):18-19
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阶段到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发展过程,与此对应的是。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也经历了从否定价值规律到初步肯定价值规律,最后又否定价值规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竞争,在经济领域是指不同的经济实体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在商品市场上互相争夺胜利的一种关系。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指企业凭借各自的优势去争夺市场。商品经济是竞争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竞争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与商品经济共存亡的一个历史范畴。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曾误认为竞争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竞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结果是压抑了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缺乏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才为竞争正了名,承认竞争具有无法替代的功能,即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利益转换功能、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他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搞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的。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1)单一的全社会公有制;(2)商品、货币以及同商品生产相联系的价值规律都将退出历史舞台;(3)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4)社会主义生产应该比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利用价值规律,财政工作也必须尊重价值规律,按照价值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它相适应的、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它的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维护新经济体制运行的新秩序。这种秩序是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则的总和。从宏观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活本身要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还要保存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商品生产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这是许多种生产方式所共有的现象。商品生产萌芽于原始公社制度末期,在奴隶占有制社会和封建主义社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便占完全统治地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还在一定范围内保存着商品  相似文献   

20.
陶铸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他先后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主要是:"以农业为重点"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要多发展一些商品生产的思想,要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路子的思想,提出不要再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帽子的观点,这些思想对今天提高党的领导发展的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