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用间接血球凝集反应方法,调查了我区7个县、市,73个公社,257个大队和110个单位畜禽感染弓形体病的情况,主要结果如下: (一)检查1940头猪血清,阳性497头,最低阳性率12.9%,最高42.8%,平均为25.6%。7个县、市均有隐性感染。 (二)不同品种、用途、体重、饲养的猪阳性率:引进外国良种猪阳性率28.4%,本地猪32.7%。肉猪14.2%,公猪20.7%,母猪31.9%。小猪14.9%,中猪18.2%,大猪40.5%。农牧场、站圈养肉猪17.1%,母猪24.1%;农户分散饲养肉猪14.9%,母猪35.4%。  相似文献   

2.
1988~1989年,对兰州军区部分军马场和牧场进行了牛蓝舌病的调查;并采用青岛动物检疫总站提供的牛蓝舌病凝胶免疫扩散诊断抗原进行了血清学抽样检测。调查结果表明我区部分牧场自1983年来牛蓝舌病呈散发,但未引起死亡。血清学抽样检测不同品种牛224头份,检出阳性19头份,阳性率8.48%。其中青海五十六基地牦牛血清65头份,阳性9头份,阳性率达13.85%;甘肃山丹军马场褐牛血清为108份,阳性8份,阳性率为7.41%;陕西北关农场奶牛血清51份,阳性2份,阳性率占3.92%。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品种的牛阳性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应用3批牛白血病病毒(BLV)糖蛋白(gp)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AB)探针(Probes),分别对1172头奶牛淋巴细胞样品进行了BLV抗原检测;还用琼脂免疫扩散(AGID)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对这些奶牛的血清样品进行BLV抗体检测,作为MAB探针检测试验的回归对照。结果是3批探针对BLV洁净牛群抗原检测全部阴性;BLV污染群的1072头奶牛淋巴细胞样品的BLV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1%,39.2%和39.3%;检出符合率达99.5%(McNemar检验P>0.05)。AGID和ELISA试验对BLV抗体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2%和41.1%。抗原和抗体检出的符合率在洁净群为100%;在污染群中分别为82.6%和84.5%。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证实,MAB探针检测BLV抗原是一种非常特异、敏感、稳定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1990年以来,我们用血凝抑制(IHA)和琼脂扩散(AGP)试验在本省12个县(市),对猪瘟疫苗免疫猪群进行抽样检测血清抗体,结果:IHA法检测的阳性率(达保护抗体滴度)为89.26%(1869/2094);AGP法检测的阳性率(出现沉淀线)为73.84%(1284/1739)。其中黄平、惠水两县分别使用三联苗和猪瘟冻干苗,给田间猪群免疫,均用150个免疫量,免疫后2月检测抗体。两种方法共检测521头(份)血清,均为阳性的有427头(份),其阳性率为81.95%[IHA法的阳性率为86.76%(452/521);  相似文献   

5.
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血清抗体检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西、吉林、河南7省(市)22个猪群采集各类猪血清样品559份,用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克隆化特异性表达抗原包被反应板,采用ELISA检测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抗体.结果,20日龄未断奶仔猪阳性率为0(0/58)、1~2月龄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6.5%(23/139),后备母猪阳性率为43.3%(61/141),经产母猪阳性率为85.6%(107/125),肥猪阳性率为51.0%(49/96),559头猪总阳性率为42.9%(240/559).检测临床有疑似PMWS症状的4~5月龄生长肥育猪6头,结果均为阳性;检测临床有疑似PMWS症状的1~2月龄仔猪9头,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疾病对奶牛繁殖和奶产量影响巨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美国因奶牛不孕症每年损失高达2.5亿美元;苏联奶牛不孕症占适龄母牛的16%;英国报道子宫内膜炎造成奶牛不孕约占95%。国内奶牛子宫疾病也是严重的。东北地区奶牛场慢性子宫内膜炎占奶牛病的20~30%;1983~1985年我们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作了调查,适龄奶牛9754头,因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不孕牛为2464头,占25.26%,其中子宫内膜炎为1684头,占不孕牛的68.34%,子宫内膜炎中又以隐性、卡他性,卡他性脓性和脓性子宫  相似文献   

7.
猪的高热病——附红小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8~9月,在我县高热病猪中发现了猪的附红小体。为了证实和了解附红小体对猪的致病情况和流行,我们分别做了调查和兔体感染试验及回猪感染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自1983年8月15日至9月底先后在本县北湖、西托、南岗大队发生57头病猪,其中仔猪34头全部死亡,致死率100%;成猪12头死亡9头,致死率75%;母猪11头,死亡4头,致死率36.3%。57头病猪中检出附红小体病48头,死亡46头,致死率为95%。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难以控制和不易治愈的常见多发病,严重地影响奶牛健康、产乳量和奶的质量。1984年北京市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为总发病率的23.22%,乳区阳性率为31%。各地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迄今仍无较理想的防治方法。为此,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NCA预防奶牛乳腺炎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选窦各庄奶牛场,1984年乳腺炎发病率较高的140头秘乳奶牛做试验。 2.试验药品及使用方法:选用NCA清洗消毒剂。本品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  相似文献   

9.
我站于1987~1989年,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和提纯副结核菌素,对本地区的1541头供港育肥牛进行了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的检查。结果,阉牛组结核病阳性率为8.67%;副结核病阳性率为0.68%。公牛组结核病阳性率为0.46%;副结核病阳性率为0。经过对...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于1983年~1985年对北京、上海、南宁、兰州等地41个奶牛场9754头适龄奶牛的调查,奶牛因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不孕的为2464头,占总头数的25.26%,其中患子宫内膜炎的有1684头,占不孕牛的68.34%。1978年对重庆、昆明、贵阳、武汉等市30个奶牛场10495头适龄奶牛的调查,产后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有2107头,发病率达20.08%。从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当前影响奶业生产、降低奶牛繁殖和奶产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探索其病理发生,我们进行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理学研究,现将其超微结构变化观察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本场1978~1983年来,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情况资料汇总分析如后。 (一)发病情况 1978~1983年6年来各年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分别为:0.19%(1/516)、0.99%(5/507)、4.2%(24/570)、4.9%(28/576)、1.9%(11/566)、1.0%(7/692)。从饲料配方看,1980年、1981年饲料配方不严密,可靠性差;1982年配方中Ca:P为1.8:1,1983年配方中Ca:P为2.3:1。可见,本病的发病率与钙、磷比例关系密切。 (二)发病牛的年龄分布 76头生产瘫痪牛的年龄分布为:2岁者4头,3岁者4头,4岁者3头,5岁者1头,6岁者5头,7岁者6头,8岁者11头,9岁者9头,10岁者6头,11岁者8头,12岁者4头,13岁者5头,14岁者6头,15岁者4头。从统计结果看,7~11岁牛的发病率较高,该年龄区段正置奶牛产奶最高的时候,因此本病的发生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80年3月至1982年8月在人畜地方性氟中毒的重病区,对猪氟中毒进行了诊断与治疗试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一)发病情况 主要见于产后母猪和新生成窝仔猪。三年中在2524头猪中有95头发病,占3.8%;其中母猪46头,占母猪总数195头的23.6%,仔猪49头,占仔猪总数985头的5%。95头病猪中,治前致死率母猪为2.2%,仔猪为48.9%。发病率伴随胎次增加而有升高趋势,1胎次发病头数占发病母猪数的6.5%,2胎  相似文献   

13.
牛型布氏菌的9个生物型中,我国有第1、2、3、4、6和第9型。找们于1981年3月首次分离到我国牛种第7型布鲁氏菌。现报告于后。 (一)流行病学情况 畜间:我县历年来流产母畜较多,空怀不孕的成年母畜也为数不少。1981年调查宗塔公社,怀孕母畜1460头,流产106头,流产率为7.2%;宗麦公社成年母畜6813头,空怀不孕者1200头,占成年母畜的17.6%。1979至1981年三年用血清学方法(试管法)抽检牛830头、羊556只,阳性牛260头,阳性率为31.3%,阳性羊7只,阳性率为1.2%。抽检不孕空怀母畜41头,阳性24头,阳性率58.5%。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技术对24个猪场送检的314头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病料进行伪狂犬病病毒DNA片段检测,检出阳性猪场21个,占受检猪场的88.0%;检出阳性病料152头份,阳性率为48.4%。另对怀疑为伪狂犬病的159头猪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猪120头,阳性率达75.0%。  相似文献   

15.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采集2015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健康奶样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5.37%,62.76%,36.60%,与奶牛乳房炎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有12种。  相似文献   

16.
用ABC—ELISA对弓形虫实验感染不同时期的猪血清特异性IgG进行了检测,并和常规ELISA予以比较。结果,实验感染后第1周的15份血清、第2周的13份血清和第3周的10份血清,用ABC—ELISA检出IgG的阳性率分别为46.67%、61.53%和100%,而常规ELISA检出IgG的阳性率分别为20%、61.53%和100%;ABC—ELISA检测IgG的平均滴度为1:3666,常规ELISA检测IgG的平均滴度为1:1333;前者比后者灵敏2.75倍。另外,还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布氏杆菌病和猪旋毛虫病的阳性血清进行了对照检测,结果均无交叉反应。证明:ABC—ELISA是检测弓形虫抗体的特异而又灵敏的方法。从而为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提供了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贝尼尔对牛边缘无浆体的疗效观察作者等应用凝集试验对广州某畜牧场黑白花奶牛边缘无浆体(边缘边虫)进行了普查,结果被检查的946头奶牛中,阳性率达31.18%。1994年7~11月,对该场边缘无浆体带虫牛使用大剂量贝尼尔进行了治疗,并跟踪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8.
乳牛乳头的乳头状瘤发病率很高。Meischke(1979)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屠宰场的牛36%发生本病;OIson(1982)在美国威斯康辛屠宰场调查,25%的牛乳头有乳头状瘤;黑龙江省奶牛场(1985)调查212头成年奶牛,发病头数17头,发病率为8%。我们在北京市5个不同方位的牛场,对本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其病理组织学作观察,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我市曾对里岔乡、营房镇和李戈庄镇进行了猪喘气病的调查。其中夏、秋季放牧的里岔、营房两乡、镇,共调查猪63头,感染后圆线虫的47头,占74.44%;有喘气病灶的猪17头,占26.99%。而全年舍饲的李戈庄共调查20头,感染后圆线虫的6头,占30%;有喘气病灶的猪2头,占10%。调查结果表明,夏、秋季放牧的猪,喘气病发病率和后圆线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年舍饲的猪,且后圆线虫感染率和喘气病发病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重庆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于2011年5月份、8月份和11月份分别采集重庆39个区(县)的猪血清样本3 51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结果显示,受检的3 510份猪血清样本中,阳性样本2 522份,弓形虫感染阳性率为71.85%。按不同猪来源统计,散养户的阳性率为75.46%,规模猪场的阳性率为69.96%,屠宰场生猪的阳性率为67.79%,种猪场种母猪的阳性率为73.59%;按采样季节统计,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5月份为71.58%,8月份为81.28%,11月份为69.97%。根据调查结果判断,重庆地区各区(县)和各种来源的猪均有较高程度的弓形虫感染,夏季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