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强制采样对于提高认定事实的准确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强制采样会对被采样者的身体健康权及隐私权造成侵害。在强制采样过程中,应当坚持比例原则,遵循批准、告知、实施及样本的处理等法律程序,充分注重对被采样者权利的保护。我国强制采样制度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强制采样在实践中的运用存在侵犯被采样者权利的情况,应当完善强制采样的法律程序,明确强制采样的适用对象,建立强制采样许可制度,规范强制采样的实施手段,加强对被采样者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沉默权作为保障人权的一种手段 ,在落实无罪推定原则、杜绝刑讯逼供方面起到了催化作用。但同时 ,其在控制犯罪和保障受害人权利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此 ,我国在确立沉默权时 ,必须同时兼顾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两方面的利益的平衡 ,尽量使沉默权的诉讼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强制采样是违背被检查人意愿而提取其身体样本的一种有效的侦查行为,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确强制采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由法律对其予以明确规定。因此,应借鉴域外先进立法理念,使我国强制采样的路径清晰化、明朗化。  相似文献   

4.
羁押期限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羁押期限没有独立和正式的规定,完全依附于拘留和逮捕期限。目前,我国超期羁押现象严重,羁押期限违背比例原则。为了在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保持平衡,我国应逐步完善羁押期限制度。为此,我国羁押期限制度应确定羁押期限的最高限度、贯彻羁押期限的比例原则、推进羁押期限的相对独立、控制羁押期限的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强制答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答辩制度是民事诉讼各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重要保证,有利于程序正义的实现和诉讼效率的提高。我国民事诉讼强制答辩制度的缺失,影响了民事诉讼的公平性。构建我国的强制答辩制度,关键在于如何在实现强制答辩制度的科学性与我国司法现状之间寻求平衡点。在原则上,应确立合理的强制答辩失权标准;在具体制度上,应在强制答辩失权的制度框架之下,对实质性及基础性事实进行强制答辩的要求,同时确定相应的强制答辩失权的例外。  相似文献   

6.
刑事强制到案直接关系到人权保障和追诉效率,历来为世界法治国家所重视。我国现行法没有系统设计刑事强制到案制度,而是将强制到案措施与羁押措施混为一体,造成了侦查办案的实际因难,客观上驱使着侦查人员寻求法律规定以外的到案措施,违法执法。探讨设立刑事强制到案制度的价值基础,分析强制到案制度所应实现的功能目标和应确立的运行原则,构建刑事强制到案制度是实现程序正当、司法公正,提高追诉效率,切实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所谓强制采样,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体外或体内采集提取血液、尿液、吞咽物、指纹等样本的一种强制性侦查措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强制采样制度,但司法实践中,强制采样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8.
略论刑罚的效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作为一种抑制犯罪的手段 ,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收益 ,但这种社会收益的取得需要相当的社会成本支出。刑罚的效益就是指刑罚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关系。确立刑罚的效益原则就是要以最佳的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佳的最大的收益 ,这对于摒弃重刑主义和泛刑罚化观念 ,重视刑罚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我国刑罚的效益 ,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确立合理的刑罚限度 ,刑罚强度以及完善罚金刑的适用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其规定过于原则,使得该制度存在适用范围比较狭窄、适用主体模糊、适用程序不明、缺乏相应配套机制等问题。有必要适度扩大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明确其适用主体,细化适用程序,且完善相应配套机制,逐步完善这一制度,并最终使其走向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0.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在被害人保护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法律制度,20世纪60 ̄70年代,这种独立的法律制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确立起来。但截止到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法。因此,当务之急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犯罪被害人问题的现状,并借鉴其它国家的立法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权法上对罪刑法定作出规定,使罪刑法定的地位更显重要。以国际人权法上的罪刑法定为标尺,审视我国刑事制度,可以发现,在国际犯罪国内化、司法解释、空白罪状设置等许多方面,我国刑法还不完全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遵照国际人权法上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制度中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界定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需要把握两方面因素,一是适用对象应当是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是应当是非严重性犯罪,能够排除起诉必要性的行为。借鉴域外有关制度和实践,结合我国司法实际,我国在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宜比照有关缓刑的规定,将适用范围界定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相似文献   

13.
轻微犯罪日益突出,然而对轻罪犯罪主体的打击、教育与挽救的质量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轻罪处罚制度的不足——这一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一个板块性缺损愈发显露,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轻罪处罚制度已十分迫切。分析我国目前轻罪刑事政策的现状,并借鉴外国相关刑事政策,提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和当前形势的轻罪刑事政策,更好地实现刑罚对犯罪分子本人和社会上有犯罪倾向的不稳定分子的预防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已经对我国生效,这对我国打击腐败犯罪、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外刑罚制度存在的差异以及各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存在的困难和分歧,使得我国在打击腐败犯罪的过程中出现死刑适用不平等的现象,这又成为刺激腐败犯罪嫌疑人外逃的一种动力。这一现象的产生对我国法制建设带来了危害作用,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要么在中外双边引渡条约签订过程中,请求对方放弃坚持死刑犯不引渡原则;要么我国废除对腐败等经济犯罪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在某些领域有滋生蔓延之势,反腐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遏制并有效控制腐败犯罪,需要一个包括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方面政策的制定、制度完善与设计的过程,更需要一个完整详致的防控腐败犯罪社会系统工程。以人事制度为视角,来探讨控制腐败的逻辑起点,并通过人事制度的完善加强对腐败犯罪防控机制的建设,建立防控腐败犯罪的社会系统工程,或许对我国腐败犯罪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以及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实施,旨在为我国更好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贯穿边沁著作始终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其立法理论中提出的犯罪补偿理论对当今社会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归根结底体现在作为犯罪被害人的权益难以通过此制度得到有效救济和恢复,许多被害人受犯罪侵害后终身处于贫困境地,身心极度痛苦,而我国又没有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因此,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借鉴边沁的理论,建立起补偿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犯罪补偿机制,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试论情景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是一"综合病症".科学的犯罪预防体系应当是多种预防模式的有机结合.我国向来对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比较重视,而对情景预防关注不够.虽然在犯罪预防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情景预防的做法,但尚未系统化、完善化.将情景预防纳入到我国的犯罪预防体系之中,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应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外情景预防的成功做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情景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犯罪论中存在着人身危险性地位的理论争议;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世界大多数国家评价犯罪的标准是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而我国犯罪论对犯罪的界定标准是单纯的犯罪行为;因此,建议在我国刑事司法中建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犯罪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