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秀华 《河北法学》2001,19(5):37-45
从法律条文与实践差距之视角切入,关注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认为这一问题应 关注特殊妇女群体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发现妇女对相关法律的 认知率较低;单亲母亲生活质量令人担忧;在离婚过程中,难有对妇女实质性的法律倾斜; 女性犯罪多与缺陷婚姻家庭有关联,女犯家庭中暴力倾向明显。认为解决妇女法律条文 与实践差距的问题,应注重教育并扩大对妇女素质的培训。建议完善保障妇女婚姻家庭权利 方面的法律与社会机制,建立与完善法律保障与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2.
付晓梅 《法制与社会》2012,(22):245-24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她们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尽管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诸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儿童保护法》等,但时至今日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尤以婚姻家庭领域十分突出.本文以此为研究视角,对女性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权益保护进行法律思考,使女性得到更多的保护,让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古代到现代妇女婚姻家庭制度经历着漫长的历史变革,本文着重介绍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转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律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景春兰 《政法学刊》2016,(4):108-114
广东地处发展与改革的前沿。广东地方立法以国家妇女权益保障立法为根据,紧跟国际妇女权益保护规约,首次从法律上明确性别平等的内涵,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动或措施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具体细化和执行妇女参政议政权、工作权、婚姻家庭权益、财产权益等保障规定,同时,广东地方立法突破国家立法,出台保护妇女权益的诸多创新性法律规定,推动我国妇女权益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龙翼飞 《法学家》2007,(1):64-6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婚姻家庭法学研究工作者围绕着中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特殊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及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案件仍频频发生。本文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动态     
《中国律师》2013,(12):89-90
重庆:沙坪坝区成立律师团免费为妇女儿童维权 11月21日.重庆沙坪坝区妇联组织成立了沙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妇女儿童维权律师团队,聘请7名专职律师为市民免费维权。据了解,区妇联与沙坪坝区司法局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工作是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宣传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保障、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法律政策。同时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律师团队为婚姻家庭纠纷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8.
《广东法学》2008,(1):36-36
我国新《婚姻法》实施已六年多了。为了解《婚姻法》实施后,我省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我国当前法学理论界有关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的新内容、新观点,推进我省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努力,经省法学会和广州市律师协会同意,省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和广州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律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2007年婚姻家庭法律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妇女往往是婚姻战争的阵亡者。邓建琼为“蓝弟”赴汤蹈火,交织着两种相互矛盾的社会文化意识。 首先邓建琼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来沪打工的妇女与蓝陆军公开同居长达8年,这无疑是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婚恋观的大胆挑战,但她的路走歪了,触犯了我国的法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婚姻家庭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文明健康。但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腐朽的婚恋现象。近年来,婚姻家庭类矛盾一直  相似文献   

10.
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家庭,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钡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究其主要原因有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与重建、个体的人格因素、传统家族伦理道德的沦丧与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破坏、经济理性对家庭核心价值的入侵、过度强调以权利理论全面建构家庭制度及婚姻家庭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等.对此我们应力倡并践行"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11.
谈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宪法(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大元  王贵松 《法学论坛》2004,19(1):100-112
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猛,对宪法和宪法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两位作者就现代科技发展对宪法(学)发展的贡献,现代科技发展对宪法(学)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器官移植与生命权、克隆人与宪法价值、基因检测与公民的平等权、信息传播与公民的隐私权、因特网技术与宪政体制和基本权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宪法(学)也不是消极地应对科技的发展,而是积极地回应,一方面给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为限制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提出有效的对策。现代科技的发展应该回归到宪法的价值体制之内。  相似文献   

12.
13.
14.
老病残罪犯是罪犯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年龄和身体上的客观因素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群体,管理好老病残罪犯,对减少和预防狱内案件及非正常死亡,实现“四无”目标,有直接影响,因此,研究和探索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破解管教老病残罪犯的难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7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中国的残疾人已达到8296万,  相似文献   

15.
相互依赖理论与全球化时代的南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南北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尤其是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但两之间的相互依赖又是不对称,不平衡的,更多地表现为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单方面的依赖。这就使得南北关系不仅没 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有所改善,而且南北差距还进一步扩大,南北之间的等级结构进一步凸显。南北矛盾也随着南方国家的日益贫困化和边缘化而有所激化。南北关系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17.
未成年学生的人身伤害与学校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新 《河北法学》2000,(3):107-108
未成年学生发生人身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发生在校内,有的发生有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的发生在课上,也有的发生在课间;有的是由于嬉戏所致,有的是学校管理疏漏引发。总之致伤的原因和情况多种多样。由此所引发的未成年学生诉学校损害赔偿的案件也逐年增加。对学校应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人们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18.
19.
刑事审判的效率与公正虽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与刑事庭审的方式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调查证据、适用法律的形式、途径以及控、辩、审三方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对事实的认定、证据的取舍、法律的适用的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原有法官唱主角的庭审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刑事司法的要求,庭审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改革的目标就是厘清控、辩、审三方职能和关系,正确界定法官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刑事审判中的控诉、辩护和审判职能应分别由三方各自独立而互不依附的诉讼主体承担,三方的诉讼行为也不得与其诉讼职能相违背,与他们进行或参与审判活动的具体目标应该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根据温家宝总理200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2006年起我国全部免除农业税。我国《农业税条例》制定于1958年,虽然其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从未修改过,已与我国农业社会经济基础严重脱节,并与现行的整个税收体制发生了矛盾。因此,建议废除《农业税条例》,以保持国家政策与法律的统一性,同时为我国整个税收体制的发展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