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尚昆在一次谈话中说:「对于历史人物,我们要客观地评阶。比如,我们军队的两个元帅,一个是彭德怀,从庐山会议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彭德怀说得一无是处,但历史上的彭德怀并不是这样的嘛。「七大」时,毛主席对百团大战并没有作结论,说这个问题放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再说。后来斗争彭德怀时,就把百团大战作为彭德怀的一大罪状,说他违抗命令,不守纪律,不报告中央等等。这些都不符台历史事实。」「《彭德怀自述》是一本好书,但是不是每一件事彭德怀同志都记述得恰当呢?他那时手头一点材料都没有,完全凭自己记忆。他的记忆力是了不起的,但  相似文献   

2.
艰难的寻找20多年前,我所撰写的《彭德怀在三线》文稿即将出版时,责任编辑曾要求配发一张彭德怀在三线的照片,当时我多方打听,费尽周折也未能找到。1986年,《军工导报》连载我的《彭德怀在三线》,也想配上相关照片。为此,我向曾是彭德怀同志的警卫参谋景希珍、秘书綦魁英、司机赵凤池几位同志询问打听,但他们都称彭老总在三线时未见有人为他照过相,自然也就没有他在三线的照片。不仅是我在寻找,彭德怀同志的战友、曾担任西南三线建委常务副主任的程子华同志也在关注寻找当年彭德怀在三  相似文献   

3.
1959年7月14日下午,毛泽东收到了彭德怀写的要求认真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一封长信,此信在庐山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的信上加上标题《彭德怀同志意见书》,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田家英时任中央办公厅政治秘书室主任并负责中央会务工作,他在信件发到与会人士之前就看到了这封信。他素来敬重彭德怀。当他读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4.
彭德怀送去的信,毛泽东看后,没有立即作出评论。两天以后,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信上加上《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的题名,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徐 《共产党人》2004,(12):53-53
抗战时期,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没有小汽车,到哪里去都是骑马或步行。一位爱国华侨,送来了两辆小汽车,管车的同志首先分给毛泽东一辆,毛泽东则提出:“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较大的同志。”按照这个原则,他坚持一辆让管军事的朱德总司令用,一辆给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  相似文献   

6.
会前毛泽东怒斥彭德怀1959年3月24日,彭德怀根据中央的通知,赴上海参加中共八届七中全会。4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全会上说明降低1959年钢产量的计划指标问题。翌日,毛泽东结合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作了长篇讲话。他首先讲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当机立断”、“与人通气”、“波浪式前进”等工作方法问题,接着在批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时,突然疾言厉色,点名批评彭德怀。“彭德怀同志来了没有?”毛泽东的语气十分严厉,他犀利的目光扫到彭德怀的身上。“一个人没有人恨,是不堪设想的。我这个人是许多人恨的,特别是彭德怀同…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一生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本文记叙的是彭德怀同志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斗争的几个片段。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朝鲜遇险董保存抗美援朝时,我们没有制空权。由于空中是人家的,因而也就没有前方后方,敌人的飞机可以随时来轰炸,司令部的安全都受到威胁。中央几次发电报,要注意防空,特别要保证彭德怀同志的安全。这事理所当然的是分管司令部工作的副司令洪学智管。他和邓华...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5)
<正>彭德怀同志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彭德怀没有亲生子女,新中国成立后,他把两个烈士弟弟的孩子一共7人接到北京,供养他们上学读书。他还把黄公略烈士的女儿黄岁新、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视如己出,资助她们  相似文献   

10.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西北风云豪气壮——彭德怀与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同志赞扬彭德怀的诗句,彭德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他的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是他在庐山会议上敢于直言,指出“大跃进”的错误,也许,人们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执行者。他说,统一战线工作“和消灭敌人的战斗任务一样重要”。这里讲的主要是他率部进军大西北和建国初他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故事。一、“能够起到我们党内同志所起不到的作用,有什么好顾虑的?”———与原国民党人士坦诚相见,合作共事1949年10月下旬,彭德怀以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1994,(Z1)
彭德怀同志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是有D皆碑的。他对于人民的钱财,那怕是一分一屋也是十分爱惜的。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他用的是一部旧汽车。有关部门叫他换一部新式的,他拒绝说;“这车还能用,换什么?”警卫员告诉他新车的代声、,他说:“世界上好东西多呵,总不能见到什么好,就拿过来嘛!”彭德怀拒换新车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24日,是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为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建树的不朽功勋,中国现代史学会等四家联合发起,于10月6日至9日在彭德怀家乡湖南省湘潭市,举行了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讨会。研讨会上,学者们对彭德怀为什么要给毛择东写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彭德怀的主要考虑是:1.庐山会议即将结束,但“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没有机会与毛泽东面谈,无可奈何,只有写信。2.他在西北小组发言7次,会议简报没有很好反映;还有些问题,感到不便在小组会上讲。他认为写信更适宜。3.他把彻底解决“左”的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毛…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86,(4)
彭德怀同志为人刚直,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是我党实事求是的典范。今年元月二十日全省党史工作会议期间我瞻仰了彭德怀同志故居,参观了故居陈列,为他那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所感动、所惊叹!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正当党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候,彭德怀同志在省委  相似文献   

15.
正彭德怀没有子女,弟兄三人里他排行老大,是我的大外公。我外公叫彭金华,是他的二弟。三外公名叫彭荣华。我母亲彭梅魁是彭金华的女儿,她既是被彭德怀抚养的人,也是在彭德怀的晚年照顾和侍奉他的人。我没有见过亲外公,而是一出生就在大外公家住,家人谈论  相似文献   

16.
1935年毛泽东同志曾兴奋地写下了一首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24个字,既是写实,又浓缩地刻画出了彭德怀同志感震敌胆的英雄形象。彭德怀同志一生风云坎坷,有解放大西北的运筹帷幄,有抗美援朝的临危赴命,有庐山的直言敢谏,有如血残阳时的八载苦苦争斗,无论什么时候,彭老总那鲜明的个性和坚强的党性原则,都至今让我们缅怀。一、彭德怀同志既是一个高尚的人,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他的人格魁力永存。(一)多谋善断,智勇双全。彭德怀同志戎马一生,有些人把他看成是“一介武夫”,其实是极其肤浅…  相似文献   

17.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龙正才 《湘潮》2008,(10):11-17
丹心昭日月,骨硬胜铁钢。彭德怀是一位赤贫出身的元帅,是一位打伏时间最长的元帅,是唯一没有亲生子女的元帅,是性格最为刚烈的元帅。在彭德怀诞辰110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彭德怀最后一次回湖南》,再次感受他对党的赤子之忱,政治上的松柏之节,生活上的冰雪之操和作风上的朴实无华。  相似文献   

19.
北京,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庄重的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会后彭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堂西一室,紧挨着老战友朱德的骨灰盒。这位功勋卓著而又蒙受巨大冤屈的开国元戎,终于回归到应有的位置。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当年彭德怀含冤去世被火化后,连骨灰都不知道哪儿去了?4年之后,又是怎样找到的?是的,如同彭德怀曲折多舛的悲壮命运一样,他的骨灰也裹着扑朔迷离的雾团。  相似文献   

20.
马海鹰 《党史文汇》2013,(12):76-76
抗战时期,在延安,党中央领导没有小汽车,出行都是靠骑马或步行。一位爱国华侨送来了两辆小汽车。管车的同志首先分给毛泽东一辆。毛泽东则提出:“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较大的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