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政论坛>走过了二十个年头.这二十年,是主办方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二十年,是编辑部辛勤耕耘、严谨规范的二十年,是刊物本身追求质量、彰显特色的二十年,是读者群日益壮大的二十年,是期刊业界评价日升、口碑甚好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2.
王元 《各界》2014,(10):11-16
陕北当代史中,井岳秀是个无法忽略却又难以定论的人物。在军阀混战、成王败寇的时代,他以一己之力,独掌陕北军政大权二十年,确是个枭雄人物。他个人从一个反清革命志士演变为地方军阀的人生经历,也深切反应了那个时代的波诡云谲。  相似文献   

3.
钱默存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虽不感意外,却不免为之怆神.我没有资格写正式的追悼文字,因为我们之间并没有私交.但是二十年前,我以偶然的因缘,两度接席,畅聆先生语妙天下,至今不忘.先生昔年挽陈石遗有"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之句.我写此短文只能表达第一句之意.  相似文献   

4.
张旭丽 《慈善》2021,(1):21-22
2000年我很意外的进入了一个对我完全陌生的行业:慈善。当时全国各省已陆陆续续成立省级慈善总会,福建省也正在筹建中,机缘巧合我进入了福建省慈善总会筹备办公室,到2020年,已是整整二十年了。前段时间,我认识的一位也是将近二十年的慈善同仁跟我说,中华慈善总会正在开展"慈善伴我成长"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5.
叶之秋 《各界》2014,(3):64-65
陆游二十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表妹唐婉为妻。两人的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可是却超乎寻常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我们也在二十几次地震之前有所察觉,有一些地震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所以这个预报很难,地震预告没有过关。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党校事业前进的步伐,《党政论坛》走过了二十年不平凡的路程。这二十年,是跨世纪的二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二十年,也是干部教育和党校事业卓有成效的二十年。《党政论坛》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主办的理论刊物,二十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积极为建设高素质  相似文献   

8.
1917年,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27岁的胡适曾立定志愿“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可是年轻的胡适哪里知道,此时的中国就算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也要来干涉你;除去政治,你哪里还有路可寻?结果没出几年,胡适就陷入政治的四面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9.
林颖曾  李箐 《各界》2008,(3):80-83
陈氏兄弟   1982年,我和先生回台湾定居,和公公婆婆共同生活了二十几载,我也得以近距离地了解我的公公,了解陈家.   ……  相似文献   

10.
读张维迎的《价格、市场与企业家》,把我带回到1980年代初的激动人心的改革浪潮之中.中国经过了万马齐喑的文革时代,终于开启了历史的新篇.被压抑了几十年的自由思想有了萌发的机会. 也只有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才有可能走上改革之路.当时我是年过五十的进入老年的知识分子,带着满身的伤痕,像欢迎朝阳那样地呼吸着改革带来的新鲜空气.而张维迎则刚过二十多岁,用充满好奇的眼光,观察着这个激烈变动中的世界,试图把他在大学里学到的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当前现实问题的分析.我们这两种很不相同的年龄、生活经历和知识准备,但却有共同的语言,就是对改革的憧憬.  相似文献   

11.
从先富到共富中共在1978年之后启动了改革开放,经过二十几年努力,实现了翻一番、翻两番、翻三番的目标,很多人、地区富裕起来,但有些人、有些地区却感受不同。  相似文献   

12.
奎峰 《各界》2008,(10)
王子变男宠 慕容冲,这个小字凤皇的美少年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隽的幼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倾国倾城第一人.短短二十几年的人生,如天马行空,北国江南都为他震动.可惜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不出名,他也跟着被尘封.  相似文献   

13.
弹指间,走上工作岗位已近二十年了。这期间,没有大喜大悲的感觉,也没有坎坎坷坷的羁绊,始终是在‘从一而终’地工作着。在机关里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每天就像是一台上了发条的‘写作机器’,从自己手里‘输’出一份份‘感人肺腑’的各种材料,成为他人‘嫁衣’,自己却做‘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14.
一位探索历史科学五十余年,本不曾想过要写自己历史的史学家,却写出了二十余万言的回忆录,这就是侯外庐同志的《韧的追求》。 为何取此书名?作者说:“大半生来,在我追求、研究的不平坦历程中,鞭策力是共产主义拯救中国的理想,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并非时时部靠宏大口号支撑。坦白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夕,刘少奇在天津考察工作中作了一系列讲话,尤其对发展私营经济给予了肯定的支持.但后来这一讲话却错误地遭到批判,并作为刘少奇的一大罪状.刘少奇平反后,人们对他的天津讲话进行了再认识,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人们对刘少奇天津讲话的科学预见和指导意义有了更多的体会.回顾和思索刘少奇的"天津讲话",对我们审视国情,制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政策,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薛涌 《瞭望》1989,(51)
傅雷的人格与学问,早已博得世人广泛的景仰。他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虽然只介绍了从乔托到浪漫派风景画家中的十几位人物,却有着国内任何一本美术史所不具备的深度。 傅雷翻译过丹纳的《艺术哲学》,丹纳注重从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艺术,即注重从艺术生长的土壤来分析艺术。他的学说不“新”,却很朴实,很有说服力,因此也深深地影响了傅雷。我们与西洋艺术的沟通,最大的障碍还在于文化上的隔膜。所以傅  相似文献   

17.
苏南归来话困惑郭松林送一批干部去江苏培训,前后二十来天。去了几个城市,看了一些企业,只见市场繁荣,企业兴旺,社会安定,深感不虚此行。所见所闻,虽浮光掠影,却又引起不尽思绪,也有了好多困惑,不吐不快。忙上班与爱围观表面看,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城市,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有副流传很广的对联,叫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那些"不行也行"的干部,我确实见过不少.对于"行也不行"的干部,我却见得不多.带着这个问号,我对"行也不行"的现象作了一番窥探,终于发现了一些使优秀人才"行也不行"的秘密: "行高众非"说.你在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靠艰苦奋斗取得成果,靠呕心沥血有了收获,虽然心地坦荡,有些人却用你为了图谋私利的小人之心度之.他们没有和你公开竞争的能耐,却有暗地里冷讽热嘲的本领.你光明磊落满不在乎,他们却乘虚而入狠下功夫.你憋足了  相似文献   

19.
伸手要表扬     
乐意受到别人的表扬,大概属于人之常情。正常的表扬,可以使被表扬者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激励。自然情况也有不同。有的人原不着意于获得表扬,只是觉得应分如此,便那样做了,表扬之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结果。也有的人在某种行为之始,就存在着追求表扬之心。不用说,前者的境界要超过后者。然而即使是后者,那表扬,仍然只能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现在,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情况,即祈求或强索别人的表扬,形象一点说,即伸手要表扬。 伸手要表扬的事,我自己曾碰到过,但以为事属偶然,过后也就淡忘了。最近却在短短的二十天之内,  相似文献   

20.
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提拔中青年千部。说起这件事,我扰想起了有远见率识的李顺达。 一九六二年,我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采访。那个时候李顺达已经把大队第一把手的位里让给了二十出头的张俊虎,自己却挂了个大队长的名,算是二把手。 李顺达一九三八年入党,是西沟最有威信的党员,但走他却说服大家选了张俊虎。当时李顺达才四十多岁。人们问他:“你舟强力壮,为什么要张俊虎当一把手?”他笑了,说:“扰得在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把年轻同志弄上来。这样,如果.将来不行,我们还来得及把他们‘请,下来。现在不弄,将来老了,临时弄几个上来,万一不行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