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泛北部湾”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泛北”架构需要合力打造。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在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政治力、科技力、经济力和文化力当中,文化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同时,在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另一组力量,即政府力、民间力、企业力、统战力当中,  相似文献   

2.
经济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经济的发展如果忽视了文化背景和文化力,就势必萎缩、停滞。因此,从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展市场经济的文化使命,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切实保证(一)文化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市场经济较之自然经济来说,似乎与文化有着一种更为深刻、更为契合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文化因素很多,经济正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可以说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的,即使是经…  相似文献   

3.
华侨城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吸引海外华人华侨资金、技术、人才,开展侨务工作为主要功能的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兼有城区和企业集团双重职能。现在,华侨城在国内外已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华侨城城区以注重规划和整体环境营造而被誉为“深圳最美的地方之一”,华侨城集团初步形成跨国经营格局,经济以年均刀%以上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成为深圳市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最具实力的企业集团之一,并培育出康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华侨城房地产公司等一批名牌企业。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时到过华侨城,江泽民总书记先后四次视察锦…  相似文献   

4.
深圳信息     
华侨城拟建大型高科技旅游项目“科幻世界”近日,华侨城召开有关专家研讨会,就华侨城建设一大型现代高科技旅游项目问题进行研讨,来自美国、香港和国内的2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经过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赞同华侨城建设大型现代高科技旅游项目。该项目暂定名为“科幻世界”,它不同于一般游乐场或博物馆,而是以科技文化为主题,通过科学与幻想、科学与娱乐相结合及室内、室外、陆地、水域等不同空间领域,来展示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科技成果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既有较强的知识性、观赏性,又有较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该项目初步选址在深圳湾…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企业职工行为和观念上的总体表现,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和剧列的市场竞争,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是企业...  相似文献   

6.
文化经济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趋势日趋明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正逐渐孕育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     所谓文化经济就是以文化观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产业主体支柱的经济。文化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物质经济是指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它是人类社会在低级发展阶段的产物,其特点是:在生产上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主,以自然资源为原料,以具体的物质生活产品为产品终极对象,产业结构围绕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进行组织和布局;在消费上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文…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企业文化的自发形成和自觉发展 ,形成了一种力量 ,即“文化力”。文化力是导向力、推动力、凝聚力 ,又是扩张力、创新力 ,与利益驱动成为双重动力推进了企业的发展。青岛名牌的形成 ,伴随着企业文化形成、发展和文化力的增强 ;经营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把文化当作资源来经营 ,以文化力启动经济力 ,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推动企业发展和名牌形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绣球是靖西最具特色的民俗象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绣球承载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彰显靖西地区的农耕文明特色,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进入21世纪,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将这种历史民俗象征推向工艺品市场。如何在新时代里保护、发展绣球文化,传承、保留其历史韵味,成为今天人们所要探讨的一个难题。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审视靖西绣球文化,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其文化起源的魅力与特色,将为科学保护、传承、发展这种文化提供一种建设性视角。  相似文献   

9.
浅论我国现代文化需求的发展及文化消费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文化作为经济的灵魂,主导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文化需求在不断膨胀,文化需求的膨胀有其深刻的现代根源;高强度的文化需求刺激了文化消费的兴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同时,文化消费正向其它消费领域外溢;大部分文化消费表现出体验化趋势,消费者通过文化体验走向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现实反应 ,在生产力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飞快进步的条件下 ,文化因素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和作用愈益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文化力的成长和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电信局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抓好企业精神培养、思想观念更新、企业形象塑造三个环节,使企业文化力成为推动通信发展的精神牵引力、思想推动力,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广州电信局注重企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企业精神与外部发展环境的适应与融合,为企业发展鸣锣开道提供精神动力。九五年以后,通信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需求逐步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市场经营逐步从独家垄断走向多家竞争。面对这种新形势,局里提出了“每天前…  相似文献   

12.
李文慧 《学理论》2009,(15):138-139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是大学各部门同力协作、共同奋斗的事业。图书馆文化环境从信息资源、服务、文化标识、馆员素质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因此,图书馆需要从文化标识、语言文化、服务文化、礼仪文化、馆员素质等角度培育文化环境,发挥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田苗 《学理论》2008,(5):45-46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综合国力理解为两个因素:经济力和军事力,事实上,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文化对人的素质,对社会、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发展发生很大作用的时候,就会显示出其本身具有的巨大力量。一国的综合国力是否巨大是以此国是否强大为标准的,而强大又往往以此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来衡量和表现。美国是强大的,它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经济和军事的,而且一直把文化输出作为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重要手段。希特勒也是在他的日尔曼民族是世界上优等民族的强盗逻辑指引下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见,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往往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重心李学智,樊秀峰,黄燕炜市场经济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尤其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因此,营造现代企业文化是当今每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文化乃至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从系统论的观点来...  相似文献   

16.
营销文化是以营销活动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通俗地讲,营销是卖出商品换得货币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从W──G的惊险一跳”。那么如何“跳”?仅凭传统的降价、让利、还本等促销手段,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已难以奏效,企业家的视角已逐步转向以文化为主旋律的超经济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关注文化在营销活动中的渗透功能和促动作用,激发文化创意,丰富文化内涵,叫做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的目标,旨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其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如历史的追溯、心理的愉悦、精神的慰藉、情感…  相似文献   

17.
道德文化力是文化力的灵魂,其实质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民族伦理精神、民众道德素质等伦理精神因素的力量总和。它是一种精神力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们要注重其实践价值,发挥其化人、化物的功能,提升道德文化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十分复杂的现象,有物质文化,如作为产业的文化,就是一种物质文化;有精神文化,即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当然有自己的物质载体,如书画、艺术作品,现代又有了音像制品、多媒体表现手段等等。唯其如此,文化才能成为一种产业。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多种视角来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可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主要就是经济与这三种文化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是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9.
王小英 《学理论》2012,(28):21-22
实行"文化引领"战略,将文化确定为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重新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反思吉安在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吉安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创新力、服务力,为实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晋位赶超、绿色崛起发展目标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时候,我们考察了我省一批在市场上比较活跃的民营科技企业,着重探讨了他们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正确把握内涵,主动积极开发 从这些企业来看,最突出的共同点是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本质把握准确,努力实施人本管理,生产经营全过程都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团结人,在此基础上树立为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是针对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一项人的智力管理工程,其重心是努力使员工思想行为与企业发展要求相和谐,从而为企业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力贡献自己才智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