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自1925年5月1曰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会最广泛地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英勇奋斗、顽强拼搏,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进入新时代,各级工会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影响下,在 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工会与工人阶级进行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它百年的演进及其成果, 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其中的工运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和成果,也是党和党所领导的工会、工人阶级进行伟大 探索和奋斗的过程和成果。这一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主义理论包括工运理论的宝库,为工会和工 人阶级提供了新的理论武装。这一探索和奋斗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必将在创新中走向 更高阶段,并以其强大的理论力量,照耀着新时代的工运在中国大地上演出生动活泼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美好理想.研究认为,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亦有着独特的价值.这主要表现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发展共识,为推动实...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后风华正茂、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气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红色血脉和基因的“根”和“魂”。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是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条主线。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带有青春气质。代际传承的客观规律,红色血脉和基因赓续的内在要求,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使命,都决定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把青年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新时代中国青年面临难得的人生际遇,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个源、这个根出发,赓续红色血脉和基因,延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做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6.
在长达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共青团功能发挥,洞察时代政治风云,科学把控中国青年运动前进方向。民主革命时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更为年轻的共青团为重要辅翼,在革命和解放的逻辑中不断磨合党团关系,推动青年工作走上正确轨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战略高度科学认知共青团新的历史方位,以建设和斗争的逻辑不断探索青年工作规律,指引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铸练扎实作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努力调适政治体系中诸要素的关系,以改革和现代化的逻辑不断推动共青团适应新的历史环境,拓展新的政治空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以大国复兴和永久奋斗的逻辑大力推进共青团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团,为党的青年工作和中国青年运动指明前行道路。  相似文献   

7.
张喜亮  张释嘉 《工友》2024,(2):56-57
<正>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步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西方经济思想和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和解决他们自己出现的经济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做强最优做大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思想,越来越展现出其魅力。其实,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便开始着手改造旧企业、建立新制度的工作,为此后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国有经济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切事物发展都有逻辑可循,政党也是如此。从中国共产党的过去,可以解释它的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未来。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历史、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百年沧桑巨变,一百年换了人间。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这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工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建构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在全面掌握当前浙江省工会志愿服务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分析难点和问题,提出浙江省工会志愿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和实现路径,以期为工会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理应团结引领亿万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走稳走好通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11.
一百年前爆发的伟大二七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中的重大事件。这场伟 大斗争铸就了二七坚毅斗争精神,残酷的阶级压迫积聚了这一精神的火种,争自由、争人权的口号燃起了这一 精神的火焰。二七坚毅斗争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因为它源自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 神的践行和拓展,推动了党的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传承与弘扬二七坚毅斗争精神, 就要坚持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坚持党的思想理论的武装,坚持斗争的正确方向,坚持增强斗争的本领,坚持 开拓创新,依靠顽强奋斗打开工运事业发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工人在革命实践中进行了各方面的建设,特别是模仿苏维埃制度模式,建立了十代表、百代表、总代表三级建构的工人代表会议制度,使安源工人在党早期领导革命斗争的局部范围内,实现了工人“做人”的资格和“作主”的地位,为安源工运在革命低潮中“硕果仅存”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共早期在安源工运时期建立的工人代表会议制度,为党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职工教育是中国无产阶级教育史上的一页光辉篇章。这一阶段的职工教 育开办工人学校、推动工人教育立法、完善职工教育体系,以为党育人为根本宗旨,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实 践遵循,以服务职工为中心,开创和发展了我国职工教育理论和实践。新时代,职工教育要以培养“完整人”为目标, 以先进的思想引领职工,以优秀的文化培育职工;构建服务职工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要想中国化,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90多年历程中,党不断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路径、新经验,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党的历史使命与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突出了新时期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当今中国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错综复杂急需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行解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看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视角,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工人阶级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领导力量等方面看,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民众之梦、民族之梦、国家兴盛之梦。中国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与价值追求。中国梦的价值维度有四个基本契合点: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契、与以民为本相契、与民众之幸福相契、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契。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劳动关系理论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劳动关系内部权力结构及处理机制所发生的变化使劳动关系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权力与利益分化,当代劳动关系的复杂性远远高于马克思所描述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在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关系的理想模型中,不存在由劳权缺失所引发的矛盾、冲突与分化。在这种理想的劳动关系尚未实现的情况下,劳权保护机制是不能缺失的。在劳动关系内部,保护雇佣劳动者劳权的唯一途径依然是减弱资本优先权和管理优先权对劳动关系的过度控制。在劳动关系外部,完善的公共保障体系则能够同时保护雇佣劳动者和非雇佣劳动者的劳权。随着非雇佣劳动者数量的增长,劳权保护将对公共保障体系形成更多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安源精神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其历史地位也未得到全面的揭示。研究从中国共 产党早期工人运动、近代工业文明遗产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维度对安源精神进行解读。研究认为,安源工 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代表作,其所形成的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一面光辉的旗帜,是中 国近代工业文明的一份宝贵红色遗产,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演进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堪称中国工人运动革 命精神的典范。它是整个中国革命和国家工业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