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北京的戏剧界呈现着一片活跃景象,不少剧种纷纷演出了反映现代题材的剧本。其中像《夺印》、《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箭杆河边》、《会计姑娘》等剧,都因其提出了我们时代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主题,通过自己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教育了广大观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这是我们的革命文艺沿着党所指出的工农兵方向、社会主义方向所取得的可貴成就,值得我们高兴!然而,听说有人却对这些剧目表示鄙夷,摇头说:“这不是艺术品,这只是宣传品!”实在是一种奇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毛泽东歌颂三次反"围剿"的词作都用《渔家傲》这一词牌?词作创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有4次修改?在词作中,毛泽东声色雄壮、文气浩荡的豪迈之情是如何抒发的?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来,农一师电力公司工会严格履行《集体合同》,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切实维护员工权益,坚持每两年为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女职工一年一次妇科病检查。往年,职工的体检项目都是由公司决定。今年公司工会广泛听取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报》刊登彭广荣的文章说,回顾总结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用"解放思想无止境"的观点,有这样几种情况值得重视:第一,已经解放过的"思想",有些解放得还"不够"。很多地方都把克服小农经济意识,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意识中解放出  相似文献   

5.
金陵客 《唯实》2005,(10):64-64
上海《报刊文摘》有时把一些看似无关实相关的消息一起编排,细细品味之后,容易催生联想。比如2005年8月29日这一期,一条消息说海南省长在一次会议上说起“一件小事”。他拿起会议文件袋,出人意料地说:“我当省长快两年了。记得刚到海南时,看到开会时装文件用的都是塑料袋或塑料夹,我就提出,文件袋最好都用牛皮纸的,可以节约一点。但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拿到牛皮纸文件袋。”另一条消息说“安徽北部一个规模不大的地级市的书记和市长最近实现了‘豪华办公’,每人独占6间办公室,办公室内设高级办公用品,卫生间、会议室、会见室,一应俱全,颇为…  相似文献   

6.
叶新南在第8期的《领导文萃》上介绍到,在一次全球500强经理人员大会上,杰克·韦尔奇与同行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对话交流。有人说":请您用一句话说出通用电气公司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他回答:"是用人的成功。"有人说:"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高层管理者最重要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第一部纲领性的光辉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1983年为止,它在全世界已经用110种文字出版了1000次以上,可见传播之广和影响之深了。学习《宣言》,首先要弄清它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贯串全书的核心思想或“红线”。《宣言》的“红线”是什么呢?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贯串《宣言》全书的一条“红线”①;也有的同志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是贯串整个《宣言》的一条“红线”②。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谈“正题”     
讲话写文章的中心内容叫正题。作为领导干部不管在什么场合讲话都要切入正题,如果口若悬河,离题万里,而且只会讲空话、套话,不如免开尊口,省得下不了台。《半月谈》2000年第1—2期《追求卓越的领队》一文记述: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在一次会议上,突然打断一位领导长达半小时不着边际的发言,“让我们进入正题,不要  相似文献   

9.
李盈 《党课》2013,(18):113-115
1918年年初,为寻求扩大《新青年》的社会影响、推动《新青年》所提倡的文学革命运动、开展对复古派斗争的良策,刘半农与好友、同为《新青年》六大主编之一的钱玄同商量后,决定演一场“双簧戏”。他们期望用这种“双簧戏”的形式把正反两个阵营的观点都亮出来,从而引起全社会对文学革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大型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之《党的自我革新》一集中,有这样一个镜头:2012年12月4日晚上7点,《新闻联播》片头曲如约响起。这天晚上,《新闻联播》播出一条重要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现实,总是提出一道道时代命题,新的重大考验总是不断扑面而来。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  相似文献   

11.
非常凑巧,在2009年元旦前的大档期,先后有两部题材极为相似的影片上映,这两部片均为人物传记片,地域上是一南一北,行当上是一文一武,两个主角同样均由香港明星演出,而且两人在民族危难时期均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最早上映的是《梅兰芳》,随后上映的是《叶问》。  相似文献   

12.
姚文元一生口诛笔伐,害人甚多。但害人害到“点子”上,又名利双收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靠批胡风而崭露头角,第二次是靠《录以备考》成为“新星”,第三次是靠批《海瑞罢官》而步入政界。因为这三次都是他人生的“光辉”点,具有代表性,故而笔者称它为“三步曲”。  相似文献   

13.
今夏又一次到大连探亲。该市变化之快之大给人感触甚多。近年来,传媒把大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明星城市频频绍介,市长薄熙来大名连同“大连奇迹”、“大连速度”、“未来的北方香港”等新概念已广为人知。如今“眼见为实”,确是名不虚传。这次亲人们(他们都是普通职工、居民)在言谈中,把他们的市长赞个不停,亲切地直呼其名:薄熙来这个,薄熙来那个。面对这一片真诚赞它声,不免在欣慰之中略带几分希奇。事有凑巧,返衡后收到的新一期《新华文摘》,书中摘转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的新著:《世界上什么事最开,C}},就是专门写大…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有位地方干部感慨:"该用谁"与"谁该用",虽都有个"该"字,但因出发点、落脚点不同,导向与结果也存在差异。"该用谁"是因事用人,干事之人受青睐;"谁该用"往往因人谋事,能不能干事常被忽略。古往今来,用干事人才能成大事,是为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正用人,公在事业,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  相似文献   

15.
《正气》2000,(2):18-19
一、我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发展轨迹从1993年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到现在 ,我省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经历了建章立制、重点突破和全面落实三个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所进步和提高。(一)建章立制阶段。1993年中纪委二次全会后 ,我省开始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4年 ,省人大出台了我省第一部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地方性法规《山西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随后 ,省政府依据《条例》相继制定了《山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决定用3至5年时间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对比5年前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大部制改革不是单纯的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与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鸣响了新中国巨轮驶向辉煌未来的第一声汽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巨轮隆隆起航。政协首届全体会议与首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怀仁堂,见证了从制定《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成到确定国名、国旗、国歌、国徽的全过程,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和人民民  相似文献   

18.
“大跃进”的历史教训.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当作了阶级斗争(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搞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大跃进”的发动,是作为“反右派”斗争这场“社会主义革命”接下来的又“一个革命”而搞起来的(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见过“反右派”斗争的阵势.  相似文献   

19.
吴秀芳 《党建》2012,(1):3-M0002
我是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读罢2011年第12期《党建》杂志上文章《一位文化站长三十年的坚守》,不知不觉眼中一片湿润。王文华,一个多么平凡的名字,却诠释了基层文化工作者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境界。  相似文献   

20.
"大同"的概念首见于《尚书》,后来相继被道家经典《庄子》和《列子》、杂家名著《吕氏春秋》、儒家要籍《礼记》和《孔子家语》,以及汉代以降各种文献广泛使用。就意涵而言,先秦典籍中它所表征的基本都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至《礼记》而终成最高社会理想的代名词。"小康"的概念首见于《诗经》,本义是"稍安",后被《礼记》用以指称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中古以降,诸多史籍和文学作品多从民生或社会状况的角度使用"小康"的概念。毛泽东对"大同"概念不仅经常加以使用,而且基于全球视野提出了"世界大同"的目标,且赋予"大同"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全新意蕴。邓小平对于"小康"的传承之功集中体现在其多达40多次的频繁使用上,而他围绕"小康"所提出的一系列论断和所进行的深入阐发,生动体现了其对这一古老概念之意涵的丰富和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