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警察如何行使逮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逮捕权,在法制发达的国家是通过法律来授予警察的一项基本权力。美国警察个人拥有逮捕权,在特殊情况下,不经请示任何人或任何部门便可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本文对美国警察如何行使逮捕权从宪法依据、逮捕条件、逮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中美逮捕权的设定和执行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相关规定,确立了职务犯罪案件由上一级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模式。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的模式实质上是确立了上级检察院侦监部门、下级检察院侦监部门和下级检察院自侦部门的侦查监督三角博弈关系。自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实施以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三角博弈关系在现实中处于失衡状态,究其原因在于博弈的前提规则的不完善。有必要重塑博弈规则,完善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监督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审查逮捕的诉讼化转型是破除审查逮捕形式化和行政化的有力革新,特别是对受"捕后缓刑"和"捕后轻刑化"困扰的基层检察机关而言,审查逮捕的诉讼化更是审查逮捕革新的利器。但基层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的诉讼化所依存的审查分析的实质化和亲历性却深受诸多实践因素的制约,陷入转型难产的困境。细究导致困境的因素,既有实质化审查的基础不足和司法亲历性的缺失,也有审查逮捕权与侦查活动监督权配置一体化的实践冲突,更有社会危险性考量的主观化和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便于对自侦案件的监督,检察院自侦案件审查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全面推行。笔者现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探讨实施过程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出现的问题,以期促进侦查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通缉是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委托执行逮捕职权的行为,委托和协助机关之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而不是“协作”关系。其主体是有侦查权或者执行逮捕权的公安机关;其对象是下落不明或者逃避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通缉的前提消失后应当解除而不是撤销。  相似文献   

6.
新刑诉法进一步明确了逮捕条件,将逮捕条件分为一般逮捕条件、迳行逮捕条件、特殊逮捕条件等三类。严格把握逮捕条件,准确适用逮捕措施,不仅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题中之义、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避免逮捕权的滥用、确保审查逮捕的案件质量之需要。为更好地把握逮捕条件,准确适用逮捕措施,司法实务工作者在办案实践中应全面、正确地理解与把握逮捕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检察职能具有多重性,既负有职务犯罪侦查职权也有直接逮捕权,在逮捕与羁押作为不同制度设计、取保候审尚没有作为权利规范的前提下,职务犯罪案件起诉前仅仅只是在检察机关内部实行一套流程,缺乏外部监督。人民主权是权力的原点,人民监督权力是宪法原则,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需要从监督内容到监督形式的继续深化,最终形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确立了我国逮捕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职务犯罪案件由于从侦查到起诉的程序具有封闭性、内部监督性,以及省级以下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均由上级检察机关行使,这决定了职务犯罪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应当有别于普通刑事案件。从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分析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确立了我国逮捕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职务犯罪案件由于从侦查到起诉的程序具有封闭性、内部监督性,以及省级以下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均由上级检察机关行使,这决定了职务犯罪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应当有别于普通刑事案件。从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分析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侦查权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侦查权的主体 ,就世界各国的整体情况看 ,将刑事案件的侦查部门设置于警察机构之中几乎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模式 ;笔者对“检、警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心存疑惑。关于侦查权的范围 ,我国《刑事诉讼法》列举的侦查权遗漏了询问被害人、侦查实验、辨认、查询冻结、秘密侦查等项 ;强制措施具有侦查的性质 ,预审也同样具有侦查的性质。关于侦查权的制约 ,应包括内部、外部制约两方面 ,当前更应从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利制约权力 ,设立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 ,实行拘留、逮捕权与羁押权的分离 ,设立司法救济制度等方面加强外部制约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陈悦 《人民论坛》2015,(8):201-203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四信"的灵魂;"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四信"的主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在现阶段的重要体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落脚点。人民群众能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能否对改革开放坚定信心,取决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曹诗图  韩国威 《理论月刊》2012,(6):156-158,175
"基础存在论"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超越主客分立,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在"的研究来取代对"在者"的研究,建立有根的本体论,这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哲学研究贯彻始终的基本原则。运用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与"诗意地栖居"的观点,对旅游的本质进行深度解读,认为"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的思想精髓,是海德格尔对人的终极关怀;"诗意地栖居"是旅游的理想追求,其实质是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而旅游的本质则是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或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其理论与实践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底蕴,其中就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借重。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村民自治是与传统思想"民本"和"无为而治"明通暗合的,其理论与实践是党和政府重视"民本",发扬民主的结果,是国家在重视"民本"的基础上,对农村的"无为而治"之举,表面"放任"村民自治自理,实则是国家在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原则下对农村社会的一种宏观调控,"让民作主"、"由民作主"。民本、"无为而治"和村民自治体现了目标和手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同级领导关系,是指具有相同领导职务的领导者之间,在履行领导职责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联结、牵涉和联系。同级领导关系的矛盾,是指在同级领导关系中出现或存在的一种对立统一状态,主要有"政敌"性矛盾、"越位"性矛盾、"资源封锁"性矛盾、"误会"性矛盾、"情感"性矛盾等。在这些矛盾处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对"政敌"性矛盾是善待"政敌"工作,对"越位"性矛盾是对思想言行规约的工作,对"资源封锁"性矛盾是做好打破封锁的资源共享工作等。  相似文献   

15.
各种形式的征地抗争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套路式"抗争行为是当前征地冲突中农民维权行动的一种类型,对"套路式"抗争行为含义的界定,对其抗争过程中闹大、尊重和实惠内涵的阐述,以及对抗争行为的发生机制、行为逻辑和蕴含风险的理解是解释"套路式"抗争行为的分析框架。从现象上来讲,"套路式"抗争行为是农民对征地维权行动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当前农民制度性维权的集体行动类型,是农民应对政府"维稳套路"的有效方式。同时,从伦理和情感的维度对征地冲突中的"套路式"抗争行为进行诠释,则是强调其是农民对现代社会规则和权利的运用与演绎。  相似文献   

16.
曹克颖 《传承》2007,(7):95-96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中"颠覆"与"抑制"是两个相对的关键词。"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小说《亮剑》体现了对既定话语的颠覆与自我抑制。  相似文献   

17.
中共八大决议认为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变这一论断,八大二次会议明确指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的矛盾"、"两条道路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转变始终围绕"向自然界开战"与"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这两对范畴进行。前者转变的逻辑可能性是对"向自然界开战"与"阶级矛盾"关系认识的不清晰,现实可能性是对国内外一系列政治事件原因的判断;后者转变的逻辑可能性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与"阶级矛盾"三个范畴之间的模糊关系,现实可能性是对整风运动中"右派进攻"的严重估计。  相似文献   

18.
黄磊 《人民政坛》2010,(11):12-13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实际上是对"红头文件"的监督机制。建立这样的机制,目的是给"红头文件"设一道"合法关",加一把"安全锁"。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既是强军之魂,也是强国之要。必须注意向包括广大官兵在内的全社会宣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意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宣讲不仅要重视把握"军魂"的本质实质与历史必然性,也要注意在讲清"军魂"的制度规范与制度优越性上下功夫。前提是要讲清"为什么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国基本军事制度",增强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军事制度的自信。关键是要讲清"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人们对坚持中国特色重要民主政治制度的自信。最根本的是要讲清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意义,增强人们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自信。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选举中的"负面竞选"具有久远历史。"负面竞选"是选举竞争的必然产物,是"选战"重要手段和方式。"负面竞选"的功能并不都是负面,"负面竞选"也存在正面功能。"负面竞选"除对选举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以外,它还存在"溢出效应"。加强对"负面竞选"规制是西方国家选举组织和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