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年 ,笔者利用本人收藏的革命历史文献进行了一些版本研究工作 ,发现在一些有关毛泽东著作版本的著述中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问题。笔者先后写了“谁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晋冀鲁豫版《毛泽东选集》清样本和初稿本”、“关于《毛泽东自传》最早中文译本的再商榷”、“《基础战术》不是毛泽东著作”、“《态度问题》不是刘少奇著作”、“对‘《毛泽东自传》发现整理出版始末’一文的质疑”、“胶东新华书店出版《毛泽东选集》是翻印大连版吗 ?”、“关于《毛泽东著作版本述录与考订》一则疑问”、“1 93 6年没有出版斯诺有关毛泽…  相似文献   

2.
蒋伯英《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卒读再三,并将其与研究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历史的另外几本著作:马玉卿等《毛泽东革命的道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以下简称“《道路》”)、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历史选择》”)、逄先知等《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以下简称“《毛谱》”)等,作一比较研究,觉得《报告》是一本有深度、有价值的著作。以下将观感写出来,希望能对毛泽东研究、党史研究的工作者们有所启发,对将毛泽东史、党史研究引向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从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99年 12月,全国共出版图书 (包括书籍、课本、图片 )2028436种,总印数 1861 39亿册 (张 ),其中 1966年至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共出版图书 91869种,总印数 300 17亿册 (张 )。而在这 300 17亿册 (张 )的数字内,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像、毛泽东单张语录和诗词就达 108亿册 (张 )之多,这仅是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如果加上“文革”期间许多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和群众组织编印的大量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像,其数量更加惊人。这是我国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现象。 “文革”前的出版…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著作就像其他科学著作一样 ,在显性结论中蕴包着非显性内涵。它是实践观念中的理论观念 ,政治结论中的学术结论 ,中国独特学说中的一般学说 ,丰富显性思想中的深刻学理内涵。毛泽东著作中非显性层面的深刻性来源于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实践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也来源于毛泽东个人的宽广理论视野、深厚文化素养和巨大创造能力。毛泽东著作中非显性内涵主要是哲学内涵 ,集中到一点是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显性见解中深藏着以实践论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和科学方法 ,它不但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本真规定 ,而且向前推进了这一哲学 ,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原理 ;同时 ,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运动的规律方面也已形成了亦显亦隐的科学思想 ,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诸方面留下了大量非显性见解。深入研究和阐发毛泽东著作中的非显性内涵 ,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在中国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 ,也有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来自西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他打下了深深的思想烙印,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使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合理成份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6.
美国北伊利诺思大学政治科学助理教授布兰特利·沃马克所著《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年)》一书,1982年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沃马克在这本书中研究了毛泽东从最早时期到长征开始前的著作,追溯了从1917至1935年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并由此论述毛泽东的政治思想的发展。他认为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7至1935年,第二  相似文献   

7.
张宏  赵伟 《湘潮》1992,(11)
毛泽东是极力主张勤政的。他有鲜明的勤政思想,但没有在自己的言论、著作中明确使用过“勤政”这个词。我们只能从对立的或相关的概念中把握“勤政”的思想精神,从而理解毛泽东的勤政观。根据毛泽东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勤政是与官僚主义相对立的政治概念,它要求我党干部作为人  相似文献   

8.
汪志强 《探索》2002,(4):8-11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思想,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毋庸置疑,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毛泽东,锻造了他“睥睨六合,气雄千古”的文化性格,使其建党学说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吸收、改造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在毛泽东建党学说中的凸显,使得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这种联系,对于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冯瑾 《党的文献》2020,(1):65-69
毛泽东著作英译本是向全世界传播和介绍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全面抗战爆发前,毛泽东著作英译本的翻译出版工作主要是借助苏联、共产国际等方面的力量进行的。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有组织地翻译传播毛泽东著作,出版了许多英文版单行本。同时,毛泽东的著作也陆续被一些国外机构英译出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系统化地推进毛泽东著作的英文翻译工作,相继出版了《毛泽东选集》英文版和众多毛泽东著作英译单行本。同时,随着海外对中国问题的不断关注,国外机构和学者也开始组织队伍,翻译出版了不少毛泽东著作英译本。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及完成的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前后,当时一名忠实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的同志曾指责毛泽东:你懂什么马列主义?山沟里还能出马列主义?(大意)毛泽东确实是在山沟里长大的。也确实在山沟里长期斗争,但毛泽东并非没有读过马列,早在1920年他就读过《共产党宣言》。那位同志的话却深深刺激了毛泽东,他一到延安就“发愤”读马列,这并不只是为了争口气,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样,他“发愤”攻读马、恩、列、斯的著作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书。马列原著方面,他几乎搜集了当时国内出版的所有著作。他读过(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相似文献   

12.
从1927年“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福建的革命活动,使他的建党学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奠定了福建在毛泽东建党学说初步形成时期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4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著作中所阐述的思想的正确性。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期,如何运用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来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尤其在《正处》发表40年前后,有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就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提出了若干“新见解”、“新观点”。本文拟对有关的见解、观点谈点自己的看法。一、近几年来的新见解、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文集》 ,从 1 993年 1 2月毛泽东百年诞辰纪念时开始出第一卷 ,到 1 999年 6月出第八卷 ,穷七年之功 ,已全部出齐。这是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也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值得庆贺。毛泽东对于出版自己的著作 ,是非常慎重的。“文化大革命”以前 ,我就听许立群说过 ,毛泽东不赞成出全集 ,说哪能篇篇都重要 ?只赞成编好和出好选集。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各根据地出版了多种《毛泽东选集》 ,这是当时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需要。但是 ,它们的编选工作 ,毛泽东不是很满意 ,主要是没有经过作者本人挑…  相似文献   

15.
施拉姆,西方著名的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专家,毛泽东著作翻译家,于2012年7月8日凌晨辞世,享年88岁.20世纪60年代,施拉姆开始在哈佛大学从事现代中国特别是毛泽东研究.1967年以后,长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政治系教授,后来兼任该院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早在1963年,施拉姆就出版了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一部毛泽东研究著作——《毛泽东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阅读条件的好转,毛泽东读书的范围更加广泛,宗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也时常涉猎.据他的秘书林克回忆,他很欣赏慧能,经常把<六祖坛经>带在身边.逄先知在<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一文中也说过,中国佛教的几个经典如<金刚经>、 <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毛泽东都曾经读过."对于禅宗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毛泽东更注意一些."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一位充满诗人气质的伟大政治家,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古今独步,令“千古词人共折腰”,而且在巧用历代诗词妙句上,亦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已有不少研究著作问世;关于毛泽东巧用诗词妙句的艺术,以前尚未看到研究专著出版。吴直华同志是位勤思好学、著述丰富的中年学者,他所著的《毛泽东妙用诗词》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毛泽东巧用历代诗词妙句的著作。该书论述了毛泽东妙用诗词艺术的缘由、特色和手法。作者选取650首对)例证,每篇选例均列出毛泽东妙用诗词的精湛文字,找出被用诗词的原诗原词,简述…  相似文献   

18.
倪波  李恩侠 《党史博采》2022,(5):52-55+65
<正>这封题中所指的“信”就是井冈山红四军时期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7600多字的回信,简称《给林彪的信》。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次公开发表了此前出版的党史、军史著作均未提及的这封信。为什么说这封信奠定了古田会议的思想基础呢?这得从红四军内部关于党对军队的领导的认识分歧说起,从设“前委”“军委”的意见不同说起。一、朱毛会师后军队队伍壮大,但成份复杂,极端民主思想造成思想混乱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南昌起义部队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原宁冈县砻市镇)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或“朱毛会师”,点燃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火炬。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初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重大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峻考验。此时此刻,一股“毛泽东热”在华夏大地悄然升起。1990年1月,在北京《大学生》杂志召开的一次青年知识分子的座谈会上,一些年轻人发出重新认识毛泽东的呼吁,之后的一年多,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投入“寻找毛泽东”的行列,社会上也涌荡着对毛泽东的普遍思念之情。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转折关头,如此壮哉“奇观”究竟预示着什么? 一、“毛泽东热”的内涵“毛泽东热”首先是一种政治现象。它反映了当代青年和群众力图重新认识毛泽东的倾向。“文革”一结束,社会上曾流行一股全面否定毛泽东的思潮。尽管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但这股思潮在社会上、在青年中的消极影响并未被清除。近几年,随着大量有关毛泽东生前生活的著作的出版,许多大学生开始了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探索。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定力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他强调指出,党员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的著作。“老三篇”无疑是毛泽东著作中的光辉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反复思、用心悟、奋力行。众所周知,“老三篇”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所创作的三篇文章,分别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从发表伊始就发挥着巨大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