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诺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的规定,裁定驳回起诉只适用于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尽管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对起诉的条件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由于对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造成了裁定驳回起诉适用上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一、对原告是否具备民事主体资格本身即为原被告双方争议的吴震事实之一的案件,是否适用我定驳回起诉。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的第一个条件,原告应当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的一天,陈某(系某胶丸厂业主)为改造厂房,请张某为其在厂房二楼的墙壁开一1.5米×1.2米的窟窿,以安装窗户。言明付酬35元。张某为图省事,未采取安全措施,就在屋内二楼,向外敲打。突然一块砖掉下去,正好击中过路的吕某(女)头顶,经抢救无效死亡。吕某之夫以陈某系张某的雇主,雇工的侵权民事责任应由雇主承担为由,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陈某赔偿经济损失匕万余元。陈某辩称,张某系承揽人,根据法律规定,加工承揽过程中的风险责任应由承揽人承担,其不应承担本案的民事责任。本案焦点:即陈某与张某的关系是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3.
郑传本名誉侵权案有两个核心的焦点问题。■焦点问题之一:法院的审判庭能否驳回原告郑传本的起诉?郑传本律师认为本案本辖区有重大影响,于1999年10月1日向上海市一中院起诉,一中院于同月19日受理案件。原告在10个月的等待之后,于2000年8月30日接到了法院以管辖权不符为由驳回起诉的裁定书。法院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139条,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这是没有异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案件实施免予起诉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高贵祥当前,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对经济案件实施免予起诉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明确免予起诉条件,处理好被免诉人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依照法律规定,凡是实行免予起诉的案件,必须具备:犯罪事实清楚,触犯刑法所涉...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引出 案例:A起诉B离婚,C是A、B的夫妻共同债权人,D是AB的夫妻共同债务人。此情形下,在A与B的离婚诉讼中是否应该追加C和D作为本案的第三人参加诉讼?以上是本文提出来探讨的问题,即:离婚案件中,夫妻的共同债权、债务人能否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6.
作为本案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的代理律师,我认为本案不宜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理,其理由如下:1.本案是严重的”婚内致伤、家庭暴力”案,为我国法律所禁止的。对于原吉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虽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受理条件,法院可以受理。但是依据民事诉讼中的给付之诉,第一要件是法院确认了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之后,才能再确认判令被告人给付一定的财物或行为,本案是一件特殊的案件,原、被告之间是婚姻关系仍然存续的夫妻关系,诉讼标的即损害赔信请来涉及到了夫妻2同时…  相似文献   

7.
试析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公诉案件起诉后能否撤回起诉问题未作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公诉案件能否撤回出现了争论,同时对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条件、效力、限制及权利保障等问题也需进一步研究。现结合实践就撤回起诉的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公诉案件能否撤回起诉公诉案件的撤回...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6,(2):62-62
甲设备生产公司与乙公司在丙地签订加工承揽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甲在其设在丁地的分公司为乙加工三台设备,合同还约定.如果将来发生争议,原告住所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合同签订后,甲在其设在丁地的分公司完成了加工任务.乙公司将设备投入使用后.因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大部分为次品。为解决设备质量问题以及由此而给乙公司造成的原材料损失问题,乙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请问,乙公司可以向哪个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9.
撤销之诉在直接诉讼中是受案范围最广的一种诉讼形式,客观上也是贸易保护措施争议案中使用最多的,最有效的一种司法审查手段,因此,对起诉资格的严格限定,也是撤销之诉的主要特点。而且由于对起诉资格严格限制的这一特点,使得几乎在每一个撤销之诉的案件审理中,对于原告是否符合起诉资格,都会卷入一场激烈的争辩,即使对于先例规则中早有定论的问题,被告也还是会从本案原告的特殊性,力图否认原告的起诉资格,达到驳回受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修改后的刑诉法关于不起诉的规定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变革,能否正确行使不起诉权直接关系到修改后的刑诉法的顺利执行及检察机关的声誉。今年l-8月黑龙江全省18个分、市院共审结刑事案件16561人,其中不起诉584人,不起诉率为3.5%。最近,我们对哈尔滨、大庆、哈铁、绥化四个分。市院不起诉案件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共抽查不起诉案件72件88人,其中,绝对不起诉10人,相对不起诉60人,存疑不起诉18人。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不起诉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但不起诉率偏高仍然是实施刑诉法中的突出问题,阻碍了公诉权的正确运…  相似文献   

11.
吕斌  吕冰心 《法人》2007,(9):44-45
2007年8月底开始,轰动一时的“亿霖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开始陆续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昔日“合作造林,首选亿霖”的豪言壮语,如今被认为是一场骗局。 因“亿霖木业案”涉案金额高,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多,再加上著名演员葛优对该事件的参与,这起案件被公安部门列为“迄今为止北京市最大传销案”,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国传销第一大案”。 然而,尽管“亿霖木业案”在很多事实细节上体现了非法传销的一些性质,也被认为是传销大案,但对于相关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却存在很大的争议。 犯罪嫌疑人到底该以何种罪名起诉?起诉罪名能否成立?对于该案件定性方面的疑问,我们特别采访了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的李肖霖律师和河南众孚律师事务所的王建胜律师,请他们对本案的定性问题作出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2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终审审结了一起以上大学困难为由而起诉生父追索增加抚养教育费案件。法庭当庭判决驳回了原告杨丽娜的诉讼请求,并判令原告承担本案一二审的诉讼费200元。据悉,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文件颁布实施后,全国人民法院处理大学生追索抚养教育费适用该  相似文献   

13.
不起诉决定权是刑诉法赋予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基本权力。但有的地方的检察机关,在不诉决定权问题上提出要实行“下管一级”的制度,即基层院拟对案件作出相对不诉、存疑不诉处理决定的,一律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客观上使基层院对于这两类案件处于无决定权或相对无决定权状况。“下管一级”这种剥夺基层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权的制度,其提出的依据大概是检察院组织法中规定的上下级检察院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对上下级人民检察院关系的一种误解。第一,一般而言,不起诉案件(除少许存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立法机关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其中,对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及修改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对2005年至2010年经Z市H区检察院审查作出的不起诉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实务操作的角度,对不起诉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普通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检察机关的主要作用是审查并决定哪些案件应该移送法院提起公诉,哪些不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决定起诉与不起诉时都享有一定自由,即检察机关享有一定的控诉自由裁量权,只是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的自由度存在差别。本案拟对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控诉自由裁量权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辽法(经)请[1985]6号请示报告收悉。关于沈阳市化工设备厂为与乌鲁木齐市化工厂加工承揽合同纠纷一案,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后撤诉,又以同一诉讼请求和同一被告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的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一)乌鲁木齐市中级人  相似文献   

17.
仪陇是一个资源匮乏、以自然经济为主的贫困县,农业人口约占95%,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小麦。将大米充分粉碎、以米粉机加工制成线状食品即米粉,既能促进粮食的转化,又可改变人们的食谱。米粉本色为米黄色,感官性状差,利润微薄。为使米粉变白而营利更多,一些人在米粉中投加荧光增白剂等有毒有害物质。1987年11月,本案被揭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极为重视。在上级食品监督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下,我们立即于当月至翌年3月对本案进行调查;司法机关迅即立案,进行司法侦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本案最终未能起诉。时过数年,笔者拟从卫生法学角度对本案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而要求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的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侦查、起诉及审理等诉讼活动的一项基本制度。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此项制度主要体现在诉讼过程中,笔者拟从诉讼的角度对如何完善该制度加以论证。这项制度从形式上而言,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对公正审理的监督权和审判人员的自我约束;其实质是一种要求司法保护权。在我国各类案件的审判实践中,回避制度在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障诉讼案件的公正审理,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勿庸置疑的是,我国诉讼法律对…  相似文献   

19.
回避制度作为一项诉讼制度,是确保程序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源于西方传统诉讼理念中的自然公正原则,通俗解释为“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1条第一款规定:“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适用刑事回避的理由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的四种回避理由,存在明显不足,还应当明确规定:(一)系本案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近亲属的。(二)与本案被害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因为,被害人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如果司法人员是本案被害人,就不能保证公正断案。或者,司法人员是被害人的近亲属的,也有可能失去公正立场,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处理。即使他能够公正地处理案件,也不能消除被告人一方和群众心中的疑虑,于诉讼进展不利,并可能影响诉讼结果的权威性,如果司法人员与本案被害人有其他关系就可能影响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