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官崔大干     
作家毕四海一直致力于在小说创作中对政治人性的挖掘 和官场文化的透析。他的作品里聚集了许许多多的男人和女人,演绎的故 事瑰丽多彩,人物命运跌宕起伏。为便于读者了解作家毕四海创作的官场 小说原貌。编者选摘了其创作的中篇小说《选举》中的部分章节,以飨读 者,(题目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东化录》谓“: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并非无据,而是大致反映了两位君主不同的吏治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官场风习。康熙大力表彰清官,清代负有名望的清官廉吏多出于此时;雍正改兴廉为养廉,片面倚重惩防措施,虽收一时之效,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是令黎民百姓扼腕,也是最高统治者最为头痛的问题。他们千方百计地加以防范,结果却是防不胜防。如明太祖朱元璋立重典、动严刑,甚至屡兴大狱,采取剥皮实草的酷烈手段,亦未能根治腐败。到清代,精于治道的康熙政尚宽仁,采取了颇为不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沈键 《检察风云》2011,(18):30-31
2011年6月,江苏省委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原苏州市平江区常务副区长兼新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成为会议提供的三个反面典型之一。作为曾经的官场明星人物,刘军是如何走向堕落的呢?法院的审理资料显示,刘军之堕落与拆迁、工程发包等有关,同时还与一个官场女人有关。  相似文献   

4.
六、宣传歌颂勤政典范,注意吏治建设中的思想道德教育1.颂扬清正廉洁的人物典型自古以来,不少思想家和奋发有为的政治家认识到,用清廉勤政的人物典型教育群官,有助于抑制官僚队伍的腐化。春秋时,孔子就曾积极评价官场中勤政节俭的思想品质。如称颂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道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1693——1765)是“扬州八怪”的主干人物。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七品官耳”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坎坷人生道路,在乾隆十八年(1853)因“忤大吏”罢归乡里。又经过十二年颠沛流离的卖画生涯,病死于家乡兴化。而他的诗、书、画艺  相似文献   

6.
真相大白     
《官道》是以一个叫通化的县为 背景,描述了官场中人的心理生存状态,人际关 系中的尔虞我诈和权力倾轧。作者对人物把握 准确,描写到位,读来令人感触良多,为方便读 者了解全书,特选摘《官道》最末两章,以飨读 者。(题目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祥子 《法制与社会》2011,(17):29-31
高调反腐,低调捞钱;一边以清正廉洁的形象示人,一边又千方百计地满足着自己的无边贪欲:在台上大讲廉政,在台下却大搞腐败;在桌面上高呼着加强监督、反腐倡廉的口号,在背地里却堂而皇之地走着“潜规则”路线,并借此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作为近年落马的众多贪官的代表人物之一,湖南湘潭贪官朱少中的“双面人生”可以说就是一出处处透着“精彩”的非常表演——深谙官场运行机制的朱少中们,  相似文献   

8.
王甘霖  李根 《法人》2007,(6):36-40
市委书记李大伦热衷插手各种建设工程大谋其利,纪委书记曾锦春则是强势介入所有煤矿被戏称为“曾矿长”,短短几年时间就跻身坊间排定的“潇湘富豪”行列。曾经在郴州呼风唤雨的这两个官场代表人物,各自营建的牟利范围看上去也许不存在因果逻辑,然而正是其中纠缠不清的关系决定了整个郴州的官场生态——权钱交易成为畅行无阻的规则,百姓寄予厚望的管理与监督机构却形同虚设。在这道权力和资本结盟形成的铁幕面前,社会公正、良知、同情和关怀统统遭到了蔑视和践踏,郴州百姓的怨声载遭对此可能是充满悲剧意味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9.
郑凯 《检察风云》2012,(7):18-20
传奇企业家被破格提干涉足官场后成清廉典型 1959年出生的沈和新,曾是江苏省启东市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1986年,27岁的他以敢吃螃蟹的拼劲,从一个小村庄崛起,至1990年他创办的玩具厂便成为启东市龙头企业,全市第一出口创汇大户。  相似文献   

10.
张军 《法人》2013,(10):92-94
在一个虚伪专横、是非颠倒的官本位社会里,仅仅是正直与坦荡的品格就足以成就那些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雍正王朝的官场"奇男子"鲁亮侪正是其中之一湖北麻城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山峦叠嶂,奇峰无数,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历史上,这里曾出现过不少特立独行的人,李贽、鲁亮侪、严重、许世友等,一时屈指难数。许世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上将,曾出家少林寺,其刚烈、爽直、勇猛已成为我军军史上的传奇;严重是北伐名将,曾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队长,北伐后与蒋介石不和,退隐庐  相似文献   

11.
官场,是旧社会对统治机构内部的总称,一部《官场现形记》,把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场腐败暴露得淋漓尽致。现今,旧社会的官场不复存在,各级人民政权内的从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然而,就在这人民公仆的队伍中,一些本是流氓的人混迹其中,人们对此痛恨之极,斥之为“混进官场中的流氓”。 说“流氓进官场”,绝不是信口雌黄,有例为证。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看见女色眼睛发愣。一个体户派女秘书  相似文献   

12.
官场生态,是指官员们在一定政治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 态。上下级关系、官兵关系、干群关系、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互相 牵制和制约,构成了官场的生态链。官员们只有在党纪国法的约 束下,在群众和新闻、纪检部门的监督下,在党委政府各部门的 协调运作下,才能保持官场的生态平衡。然而,当前在官场刮起 了干部"傍款"、"傍黑"、"傍星"的歪风,群众将这些干部称为"三 傍干部"。这些"三傍干部"严重破坏了官场的生态环境,使政府 行为偏离了党的方针政策;妨碍了司法公正,降低了人民群众对 国家法制的信任;严重危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和政府失去 群众基础,最终将危及人民政权的巩固。因此,对"三傍干部"的 行为必须严肃整饬,以净化官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赵勇 《政府法制》2012,(6):15-15
公平地说,康熙给雍正留下的是个烂摊子,而雍正给乾隆留下的,却是充裕的物质基础、廉洁的干部队伍和清明的吏治环境——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承前启后,可以说,没有雍正的历史贡献,就没有乾隆时代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4.
刘飞 《政府法制》2012,(36):29-29
时下,官场小说非常红火。但凡描写官场上的鸡零狗碎或者阴谋诡计的文字堆成了书,总能卖得不错。这也难怪,现在有那么多当官和想当官的人,他们都是潜在的读者。写官场小说的人,不少都是官场中人,把自己见过、听过甚至想过的事情整理一下,就不愁没有故事。读者不缺、素材不缺,金钱自然也就不会缺。  相似文献   

15.
股市捞钱,跌入深渊 李启红从政的足迹,始终没有出过中山市,甚至没有出过中山城区。2007年1月,李启红担任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成为中山官场的2号人物,这也是她权力的制高点。2008年11月,央视《半边天》栏目制作了一个对中山市长李启红的专访一《女人的力量》。2009年12月底,李启红获选“2009年度中国十大品牌市长”称号。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检察院在查办该市建设局原局长徐殿仓受贿案件时,意外地发现年近六旬的徐殿仓竟然花心飘飘,用受贿的钱偷偷包养了一位叫吴敏(化名)的情妇,这位情妇人小胆大,利用徐殿仓对她的宠爱,竟然伙同徐殿仓共同受贿。这是一场怎样的闹剧呢?有为局长偶遇风尘女子徐殿仓是衡水市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此人大学毕业后即步入政界,在官场上一直是平步青云。  相似文献   

17.
燎原 《政府法制》2012,(1):34-36
在同僚当中.肖桂国是个异类,他开博客、发牢骚、写官场感言,最近还联络了几百个全国各地身处官场的年轻人,大部分是80后.他们打算自费出本书,把各自的从政经历和感悟集中起来表达,名字就叫《“选调生”眼中的官场》。  相似文献   

18.
尤梓 《政府法制》2014,(27):76-77
官场段子,从来都不止一面. 一方面,它释放了社会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民情,营造和谐社会; 一方面,它却借助宣泄性叙述,在嬉笑怒骂间表达个人和群体的解构性意识,对社会主流舆论构成腐蚀; 一方面,它还是舆情的放大镜,直指转型过程中一些官场现象、生态、甚至病灶所在,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 官场段子的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片面的看待它.  相似文献   

19.
游宇明 《检察风云》2013,(16):33-33
我曾说过中国官场多演员,而官场中人表演最出色的又数贪官,他们能将假话说得跟真话一样富有感情。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受贿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主持修建的高铁有段时间事故不断,最近他托人带话给自己的女儿,嘱咐她"千万不要从政"。显然,刘志军认为是现在的官场环境害了他。  相似文献   

20.
燎原 《政府法制》2012,(3):12-14
在同僚当中,肖桂围是个异类,他开博客、发牢骚、写官场感言,最近还联络了几百个全国各地身处官场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80后”,他们打算自费出本书,把各自的从政经历和感悟集中起来表达,名字就叫《“选调生”眼中的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