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确诊了近年来在琼海县雏鸭中流行的一种以气喘、拉稀、足软并伴发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为小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巴氏杆菌。本病传染快,死亡率为3%~65%。选用庆大霉素、红霉素治疗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从1986年开始,先后对全省9个地市、20个市县的60多个鸡场和1436个专业户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流行病学调查。疫区点存栏数789936只,发病599675只,发病率75%;死亡251998只,死亡率40%。由于近年来普遍应用疫苗和卵黄抗体防治,效果显著。1994年对17个鸡场抽查结果,平均发病率控制在7%以下,减少发病68%;死亡率降至3%,减少死亡39%。  相似文献   

3.
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陈红英李新生刘延贺1)尹凤阁黄艳群郭清贵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1997年8月,郑州市某肉用鸡场2000只18日龄肉用鸡发生一种以排稀便和消瘦并伴有呼吸道症状、死亡以及腺胃肿胀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某孔雀养殖场繁殖的4000多只孔雀,其中1600多只暴发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继而病孔雀因腹泻、迅速消瘦死亡1000多只.经初步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实验室鉴定,病原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从孔雀体内分离出该病毒,在国内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检测的1004份猪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510头份.阳性率为50.8%,其中1999年检测420份,检出阳性129头份,阳性率为30.7%,2000年检测584份,检出阳性381头份,阳性率为65.2%.同时对其中的299份血清样品用乳胶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同步检测血清抗体,结果,乳胶凝集试验检出阳性194份,阳性率为64.9%,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154份,阳性率为50.5%.  相似文献   

6.
对柳州市27个奶牛场乳牛流行热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此前当地乳牛流行热的发病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其流行规律制定出防制该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规模化养殖场中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感染和免疫状态,采用四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对采自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个养殖企业的94个鸡群的羽毛囊和环境样本进行MDV疫苗毒和野毒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养殖场存在野毒感染,其中山东地区样本平均阳性率较高为13.6%。不同省市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蛋鸡样本的野毒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3%、3.9%和7.2%。在不同日龄蛋鸡样本中,1~7、8~14和50~80日龄野毒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2.6%、13.8%和14.3%。此外,单独免疫CVI988疫苗或以火鸡疱疹病毒(HVT)为载体的基因工程重组疫苗(rHVT)以及同时免疫这两种疫苗,均能降低MDV野毒的阳性率,且同时免疫两种疫苗鸡群的野毒阳性率最低。对不同免疫方式下疫苗在羽毛囊中复制情况的检测结果显示,在3~4周龄时,单独免疫CVI988疫苗的平均阳性率为91.4%,单独免疫rHVT疫苗的平均阳性率为58.2%,同时免疫两种疫苗时,CVI988疫苗和rHVT疫苗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1.8%和36.9%,提示鸡场应切实做好马立...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河西地区部分鸡场 (户 )自 1997年陆续发生以蛋用鸡输卵管囊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传染性支气管炎 (IB)。1 发病情况养鸡场 (户 )蛋用鸡进入产蛋期 ( 2 0— 38周龄 )后陆续出现个别鸡腹部膨大及呼吸道症状 ,发病数随蛋用鸡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据调查 ,某养鸡户饲养蛋用鸡 40 0 0余只 ,因本病死亡、淘汰 487只 ,随机取 15只鸡病料进行IB琼脂扩散试验 (AGP) ,其阳性率为 10 0 % ,发病率为 12 .2 %。在调查的 5批鸡群中 ,用新城疫 (ND)、减蛋综合征 (EDS)及IB联苗进…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牛球虫病的流行和危害,我们于1981年至1983年间,曾在我区五个地区七个县(市)养牛较集中的七个牛场(所)和二个县的农村养牛户进行了牛球虫种类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共调查水牛、黄牛和奶牛644头,查出8种艾美尔球虫(其中有一新种),并对流行病学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它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潜伏期短(18~36小时),传播迅速、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罗音,3个星期以内的雏鸡死亡率较高,常激发其它上呼吸道的疾病。 1984年我们对乌鲁木齐市某养禽场,进行病鸡群临床观察、病理剖检,人工发病,病毒分离,电镜检查等方面的研究,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此后,相继在昌吉地区、库尔勒地区、乌鲁木齐地区的一些鸡场中,进行血清学免疫电泳试验和卵黄免疫电泳试验,进一步证实该病在新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省豫东 6个县的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传播没有季节差异 ;集约化养羊的感染率比散养羊的感染率明显 (P <0 .0 1)高 ;隐性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母山羊所产羔羊绝大多数发病 ,波尔山羊新生羔羊发病率明显 (P <0 .0 5 )高于杂交羊 ,极显著 (P <0 .0 1)高于槐山羊 ;长期在低洼潮湿环境中放牧的山羊感染率和发病率明显 (P <0 .0 1)高于在干燥环境中放牧的山羊 ;带毒针头可以传染山羊附红细胞体病 ;天气骤冷、阴雨连绵、羔羊断奶、过度拥挤等应激因子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有十多年历史 ,对该病的病原研究、诊断防制及血清学调查等已有不少报道。作者经多年观察 ,认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对广东省养猪业的影响 ,已由过去的以种猪隐性感染为主发展为应激性急性发病 ,且有群发的趋向。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病在集约化猪场的发生情况 ,笔者进行了此项血清学调查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间接血凝诊断抗原及阴性、阳性血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 ;间接血凝稀释液 :0 .15mol/LPBS (pH为 7.2 )加 10mL/L灭能兔血清 ;待检血清 :采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7月,在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相继发现一种以发病急、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性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几乎所有病例与病死猪有关。在1个月内,共报告人感染204例,其中死亡38例,分布在以资阳、内江为主的12个市37个县。经确诊系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在此期间,猪发病死亡647头,分布在8个市21个县。  相似文献   

14.
对宁夏区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发病区和非发病区(黄河灌区、中部干旱区、南部山区)的3个不同气候类型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不同与吸血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发病区、黄河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六盘山阴湿地区)猪的感染率分别为100%、71.67%、36.67%和51.57%。发病区与非发病区差异极显著(P<0.01);发病区、黄河灌区在昆虫活动季节与昆虫越冬季节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中部干旱区、南部山区昆虫活动季节与昆虫越冬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药敏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证明,庆大霉素、长效土霉素、强力霉素、地霉素、贝尼儿、青蒿素、磷酸伯胺喹啉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皆有效,尤以磷酸伯胺喹啉、青蒿素和强力霉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 11个地、州的 2 1个县 (市 )的 2 82 1份血清样品用微量补体结合试验进行了马鼻肺炎血清学调查。结果 ,仅在吉木萨尔县和奇台县境内检出 2 5份阳性血清。调查表明 ,虽然在新疆境内存在马鼻肺炎 ,但情况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部分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羊以体温升高、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消瘦为主要特征。我国最早于 193 5年在内蒙古发现本病 ,后在甘肃、四川等地也发现本病。截至 1998年 ,贵州省尚未开展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调查。为弄清本病在贵州省的流行情况 ,笔者对全省 9个地 (州、市 )的养羊专业户及羊场进行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从全省 9个地 (州、市 )、42个乡镇的养羊户和羊场随机抽样 ,采血 63 0头份 ,分离血清 ,置 -2 0℃冰箱保存 ,于 10d内用微量间接血凝检…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鹌鹑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河南省鹌鹑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河南省鹌鹑养殖量较大的5个地市47个鹌鹑养殖场(户)进行了调查.共采集1 818份粪样,经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3.15%(239/1 818).根据形态学特征,将分离到的2种隐孢子虫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和火鸡隐孢子虫.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品种鹌鹑之间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鹌鹑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地区、季节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分别对829只和543只驯鹿进行了鹿狂蝇幼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的病原为双翅目、狂蝇科、鹿蝇属鹿狂蝇(Cephenemyiatrompe)的各期幼虫。其成蝇一般出现在6月初,7~8月为侵袭高峰,9月末消失。当地驯鹿在这2年内鹿狂蝇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91.03%,平均感染强度为15.98条/只,最高的达91条/只。鹿狂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鹿狂蝇幼虫病的流行除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宿主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敖鲁古雅乡鄂温克猎民的生活方式及经济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对江苏、安徽两省86个鸭场的发病鸭从日龄、品种、流行季节、流行菌株的血清型以及血清流行病学等方面进行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调查.结果,在57个鸭场的樱桃谷鸭、番鸭及野鸭体内分离到鸭疫里默氏杆菌92株,而从麻鸭的病料中未分离到该茵;分离到病原的鸭最小为12日龄,最大为41日龄,主要集中在12-30日龄;这些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这些地区鸭场疫里默氏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至少有5个,其中1、2和10是流行株的主型.  相似文献   

20.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海安地区呈零星散发,发病率为0.29%~1.36%,死亡率为0.08%~0.35%。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22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12株经血清型鉴定,O1395株,O452株,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和黏附素单抗检测菌毛,发现6个分离株带有SLT Ⅱe基因,其余6株带有STb基因。单独表达F18菌毛的4株,F5 F41的1株,F41 F18的1株,F5 F41 F18的2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多数分离株对恩诺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