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我国反洗钱三大制度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该制度这几年执行的情况来看,它确实在反洗钱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成本高昂、对客户隐私保护不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作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解读一:反洗钱义务主体涵盖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法将特定非金融机构列入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按照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第3、35条)解读二:临时冻结资金不得超过48小时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临时冻结资金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第26条)解读三:明确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引入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商务与法律》2006,(5):39-39
作为反洗钱的主要阵地,金融机构担负的责任可渭重大。继《反洗钱法》近日颁布后,央行2006年11月14日公布了修订后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并将分别于2007年1月1日和3月1日起实施。《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是央行2003年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主要依据。新的规章对人民币和外汇大额和可疑资金合并一处,不再单独制定管理办法。新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强调了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身份识别制度。不仅要求对建立业务关系或者力、理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金融业务的客户身份进行识别,还要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发现异常迹象或者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此外,还要保证与其有代理关系或者类似业务关系的境外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对于金融机构的处罚,新规定要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4.
欧盟反洗钱指令产生于打击毒品犯罪,后扩展至反恐怖融资的措施。目前,经第五个反洗钱指令修订的第四个反洗钱指令和首个专门刑事反洗钱指令共筑欧盟反洗钱监管体系,以多元义务实体和风险本位方法为基底、以客户尽职调查与可疑交易报告为核心、以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为保障。总体上看,欧盟反洗钱预防机制相当完备,通过划定最低标准来统一成员国行动,但在相关规定转化为国内法后显现出明确性不足等问题。对此,我国应理性看待其制度内容与实践得失,在反洗钱金融合规和刑事立法方面进行批判性借鉴,以期建设契合本土实践的反洗钱监管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将特定非金融机构列入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按照《反洗钱法》第3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作为现代社会资金融通的主渠道,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但金融机构并不是洗钱的惟一渠道,  相似文献   

6.
反洗钱情报在侦查中的深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利红 《政法学刊》2011,28(3):28-31
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纷纷认识到了通过对金融系统资金交易进行监控,利用了解客户身份、保持记录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反洗钱制度来发现犯罪线索、截留犯罪收益、追查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性。许多犯罪涉及到犯罪资金的流动,经侦、刑侦、禁毒、反恐等侦查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反洗钱情报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包含金融、税务、海关、公安...  相似文献   

7.
与日益严重的洗钱犯罪形势及国际反洗钱立法实践相比,我国反洗钱立法应扩大洗钱上游犯罪的范围,把反洗钱义务主体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展到所有可能发生洗钱犯罪活动领域,并应尽快建立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关注反洗钱国际信息交流与共享,加强国际反洗钱合作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洗钱,作为一种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并使之表面合法化的活动,其存在的历史不足百年,但其发展的势头异常迅猛.随着传统洗钱的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洗钱活动几乎无处无在.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反洗钱措施的不断加强,传统的洗钱犯罪方法的弊端日益明显时,犯罪分子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洗钱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应对洗钱活动的发展演变,反洗钱措施也在不断更新变化.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反洗钱的40项建议于1996年、2003年、2012年被修正,并对包括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内的"资金或价值转移服务行业"提出了反洗钱监管的整体要求.西方各国也纷纷关注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并予以监督管理.我国应当按照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要求,借鉴其他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的经验,结合我国反洗钱工作的特点,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开展客户风险分类管理,规范建立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合理构建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系统,提高反洗钱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9.
可疑交易汇报制度是防范洗钱犯罪活动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可疑交易汇报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本文就可疑交易汇报制度的汇报模式、汇报主体,认定可疑交易的标准,可疑交易的过滤器以及可疑交易汇报制度在欧盟的执行情况等内容进行介绍和评论,以期对中国的反洗钱立法和执法有些许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时讯速递     
1月13日至1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三天内连续公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这三个规定和管理办法促进了我国外汇领域反洗钱法律规定的完善,促进了金融领域反洗钱框架的建立,初步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  相似文献   

12.
刘泽华 《河北法学》2004,22(1):104-109
国际社会反洗钱实践证明,建立健全一整套有效的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是防止洗钱者利用各种手段、方式进行洗钱和打击一国及跨国洗钱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人民银行新近颁布实施的反洗钱"一规两法"的内容得失,系统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台湾地区的反洗钱“立法”及其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地开展了反洗钱工作,其反洗钱工作进展水平在整个亚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洗钱犯罪之规定、财产扣押和没收制度、金融机构之防范措施以及反洗钱工作之机构保障等对我国开展反洗钱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震 《检察风云》2010,(7):11-11
FATF2003年版反洗钱《四斗项建议》,明确规定了承担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的范围。并提出客户尽职调查及资料和记录保存、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监管措施和反馈机制等反洗钱标准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反洗钱实践中加强了对于特定非金融机构洗钱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于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了,《反洗钱法》及其相关的配套规章制度的颁布,已经初步构建起我国反洗钱的制度框架。本文分析了我国反洗钱立法的五个阶段,指出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当前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卫斌  亚波 《法治与社会》2002,(11):插6-插7
最新消息:   2002年9月11日,全国反洗钱工作会议在人民银行的办公大楼里举行.这次会议的一大成果就是建立了一套包括<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报告暂行规定>等为主要内容的打击洗钱活动的规定和办法.这意味着中国金融系统已经在组织机构和制度措施上日益拉紧反冼钱工作的大网.……  相似文献   

17.
票据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流通媒介,其流通的安全性与票据当事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促进票据流通和保障交易安全是票据法的两项基本立法宗旨,但在现实交易中,二者有时会产生冲突,为了实现票据流通的经济功能,安全性问题常常会被忽视或牺牲,这是不利于交易当事人的。本文从票据无因性制度与空白票据制度着手,阐述了我国现行票据法律制度的相关设计及其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以实现既维护交易安全,又促进票据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经济学中典型的外部性问题,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运而生。排污权交易制度尽管能促使厂商主动减少污染,从而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总量及污染治理成本,弥补传统排污收费制度的不足,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谨慎应对。本文就此问题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辩诉交易作为英美刑事诉讼中颇具特色又充满争议的一项制度,相对于中国是典型的舶来制度,其自身的缺陷和对正义构成的威胁也遭到了各种质疑和指责。考虑外来制度能否中国化的问题,应结合多项因素从实际国情出发进行分析。本文从辩诉交易与国情的相容以及其为目前国情所需两方面,得出辩诉交易可以中国化这一结论,并提出展望,只要在这项制度的构建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守住正义的防线,辩诉交易必将成功被借鉴。  相似文献   

20.
洗钱活动不仅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危害极大,更造成了一个国家极其严重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后果。要有效的打击洗钱犯罪,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反洗钱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从各个层面上编织打击犯罪的天网。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的反洗钱制度,通过回顾我国反洗钱制度的建设历程、思考法律制度方面的不足以及法制方面的继续建设等四个方面,以期有益于我国的反洗钱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