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印度的BPO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BPO产业正如日中天,其发展速度迅猛,其各项经营成绩卓著,其地理分布正在日益扩展;探求其发展原因主要有:印度经济改革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印度BPO企业的高质量是其发展的根本保证,欧美公司的科技与服务产业的转移是其必然结果,海外印度人的支持是其发展的催化剂;分析其发展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主要有:BPO的发展拉动印度经济增长,带动印度高科技城市的建设,提升印度本十企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大肆向全世界推销其民主制度和价值观,一直将民主外交作为其非常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在世界各地,美国都通过扶持所谓的民主力量,大力施展其"软实力",推进全球民主战略。这其中,东南亚是美国长期重视的地区,为了抵消中国、日本等国在东南亚地区天然的地缘优势上的影响,美国更是在该地区推行民主战略方面下足了功夫。而东盟作为该地区发展最为成功、对团结东南亚国家贡献最大的组织,一直以来都在其现实需要与美国压力之间进行平衡,最终将不干涉内政和推进民主人权都写进了作为其重要里程牌的文件《东盟宪章》之中。然而,由于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文化制度参差不齐,这种矛盾性的策略反而使其陷入困境。如何在发展多元化民主政治的同时维护其政治安全,达成其一体化目标,这是值得东盟进一步思考与实践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二十国集团”的作用与发展趋势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国集团在当前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源于其独特的内部条件:成员国的实力优势、高度的利益认同、灵活的合作机制和最高领导人的控制能力。20国集团发挥其影响力也面临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内部的矛盾和分歧制约了其协调能力;外部认同和支持度降低制约了其控制能力;内部成员属性多样化制约其发展能力。20国集团能否成为未来全球治理的核心机制,关键在于其是否有能力完成自身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及其对华政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国际观察》2003,(3):17-22
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三次历史性的契机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是利用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初步奠定其全球主导地位;二是利用“9.11”事件后的阿富汗战争,顺利实现其在中亚的存在;三是刚刚结束的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谋求以改造中东为起点,奠定其21世纪的全球霸主地位。目前,美国的这一称霸战略尚在发展之中,其战略重心的进一步东移,将直接影响中国统一大业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布什政府面临大选,对其亚洲政策的基本思路、发展脉络、主要特点和未来走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似很有必要。因为亚洲在其战略棋盘上重要性不断凸显,更因为其中中国因素的份量正在加重,其亚洲政策与我密切相关。不论布什能否连任,这一阶段美国的亚洲政策必将对今后其亚洲政策的总体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反恐、防扩散、遏制中国崛起、朝鲜核问题等是决定其亚洲政策演进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说起张之洞,人们大都耳熟却未能其详,作为晚清重臣,其名仅次于曾国藩、李鸿章之后。但其现在的知名度与曾、李相去甚远,比左宗棠似乎也要稍逊一筹。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沧州市)人。其曾祖父、祖父都曾任知县,父亲官至知府。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13岁中秀才,15岁考中头名举人。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军事战略一直处在不断调整之中,其军事战略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的军事战略是以其经济为基础并主要服务于经济利益的,但同时也受到其经济实力的约束。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利益直接决定了其军事战略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印度的合作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其失败的教训,对于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当前,中国与缅甸两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正处在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风潮下,中缅边境地区的文化和谐发展该如何进行,其路径该如何推进,其发展背景及条件如何,其切入点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虽然合作与竞争依然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框架,但其近年来明显地加强了对中国的竞争压力。一些机构和专家甚至呼吁要重新激活冷战时期的对苏"成本强加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挑战。从广泛意义上讲,成本强加是大国之间一种传统的和平竞争方式。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非战争方式增加对手的资源消耗,削弱其行动能力或加剧其资源分配压力,进而改变其具有挑战的行为。从美国关于"空海一体战"、"第三次抵消战略"的讨论到在南海上的行动,可以看到其日益明显的"成本强加"逻辑。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无疑将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挑战,对其研究有助于中国深入理解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逻辑、边界和目标,为保持战略定力,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有效整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战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中亚经济战略是其参与中亚地区"大角逐"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印度与中亚经济交往的历史,分析其经济合作的现状及障碍,展望其合作的前景,以期更好地解读新形势下印度发展与中亚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外交在新世纪不断调整,2016年以来推行"积极进取的人道主义"外交,取代了之前的"零问题睦邻"外交和"宝贵孤独"外交。土耳其"积极进取的人道主义"外交主要的试验田是叙利亚、利比亚以及其他非洲地区,其重要工具包括军事干涉、人道主义援助、高层交往和贸易关系等。土耳其的新外交基于对区域局势和土耳其自身遗产的新认知,体现了其外交哲学的革命性变化和对变化局势的创造性应对。它摈弃了防御性特征,潜藏着众多风险。其实践行动牵扯到多个行为体,触动了多方的根本性利益,国际社会对其褒贬不一,其未来前景尚需持续观察。  相似文献   

13.
印度外交具有成熟与不成熟的双重特点,这是印度外交的重要特点。其成熟性体现在其外交的连贯性、实用性、自主性,其不成熟性表现为战略摇摆,僵硬性与冒险性。把握印度外交的两重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印度外交,在中印关系中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4.
战后,陈嘉庚完成其政治立场转变,其爱国主义思想随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本文试图对有关史料的分析,探讨此间陈嘉庚政治立场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军队特性是影响军队夺权结果的关键变量。在政治转型前,军队特性可分为自主性军队和依附性军队两类。这两种类型军队可从控制模式、介入政治纠纷程度和身份认同差异等三个维度进行区分。由于自主性军队和依附性军队在以上三个维度所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其在夺权行动中出现了行动能力、话语权建构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最终导致了夺权结果的不同。作者以埃及、土耳其和伊朗三国军队为案例,阐述了政治转型之前军队特性对转型之后其夺权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军队在政治转型后与文官争夺的主导权的斗争中获胜的原因。自主性军队行动能力强,同时凭借其军事特性可以实现与前政权的脱钩,并且其长期以来在民众中积累的话语权和灵活性优势也使其在与文官势力的博弈中占据上风,因此能够夺权成功。而在依附性军队中,由于其缺乏自主决策能力,并且紧密卷入前政权事务,因此其难以获得民众的支持,并会成为新上台政治势力首先消灭的对象,故而其夺权行动往往失败。  相似文献   

16.
柬埔寨是一个人口1100万人(1998年)、面积18.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如果以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其经济规模,则为30亿美元;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其经济发展水平,仅为280美元(1998年)。在10个东南亚国家当中,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低于老挝,  相似文献   

17.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交往的步伐加快,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亦日益上升,现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一、印尼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印尼1945年宣布独立后,其外交战略逐步形成。印尼"四五宪法"明确写道:"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海洋观及其海洋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一直把印度洋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把控制印度洋作为其海洋战略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大对印度洋的经营力度,大幅度增加对海军的投入,力图打造一支以三艘航母为骨干的超级舰队,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取海洋利益和实现其快速崛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试析日英同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英同盟的成立在国际关系中绝非偶然,有其深刻历史背景。从日本来讲,是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及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从英国来讲,则是英国面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德国、俄国)的挑战,为维护其在东北亚的利益做出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历史”阶段性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属于没有形成组织形态和权力关系的狭义共同体,其关照的范围是人类的根本共同利益,延续自马克思的人类共同体思想,并结合了时代与现实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实然的事物也是应然的事物,主权国家是其基本行为主体,经济全球化是其经济基础,私有制普遍存在是其社会基础,高度相互依赖的国家间关系是其政治基础。共同命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世界各国应当确立命运相互依赖意识,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