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凤凤 《学理论》2013,(24):230-231
文章阐述了杜威"学校即社会"观点的主要内涵,并分析了这一观点对我国现代教育目的观的可借鉴之处以及不合理之处,得到一些启示来促进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即教育目的观的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平衡;教育目的观取向应灵活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目的应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
陈志刚 《学理论》2010,(16):213-214
结合目前学校美育的现状与规律,探讨了美育的改革与创新及其重要性,美育应张扬人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天性;要帮助人树立起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实施美育要融合教育整体,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服务。  相似文献   

3.
生命观是人对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生命观,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命质量,也会决定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更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健康发展。但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伤害生命和漠视生命的事件逐渐增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仅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的实际问题。由一个大学生自杀案件分析其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原因,通过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才之路,将来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价值取向的偏失;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漠视;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等同于知识的"灌输";评价体系不健全,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回归到以人为本,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神形具备;坚持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学会讲"中国故事",突破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最终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4)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人和社会良性互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是个人之于社会和社会之于个人的统一。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不是单一狭窄的,而是家庭培养、学校教育、社会感染、政府引导及个人自我修复定位的过程。个人政治社会化的实现离不开家庭、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大染缸(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作用)的着色,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正向引导,更离不开社会个体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世界,将是城市化的世界。在我国强化对新世纪的干部——国家和城市的管理者的“城市观”的教育尤为重要。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教育干部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观;以先进文化引领域市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干部树立学习型城市观。  相似文献   

7.
刘璐璐 《学理论》2013,(16):209-210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培育人才的重要功能。从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实施人文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开展校园活动,搭建自我展示平台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在著作《爱弥儿》中论述了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他主张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并在教育过程中顺应自然,遵循人的天性,努力做到正确地看待和善待儿童,以达到"归于自然"最终目的。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是:遵循自然,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善待儿童;崇尚自由,反对体罚;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6)
中国有64%的人口为农村人口,所以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尤为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环境下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势在必行。我国自2005年10月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农村学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探索解决对策如下:发展现代化教育理念;切实保证合理投入教育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教育在80年代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防止了大倒退,在稳定中求质量.而且,经济稍一复苏,政府即以更大的力量投入教育,把教育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发展阶段.墨西哥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从1980年的17%下降到了12.7%,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无批评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使得学校教育中教师不敢用,不愿用批评来教育学生。文章从批评观念的更新,对比了现代批评观与传统批评观,概括出现代批评观的特点。并且从批评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方面分析,批评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重要性。最终落脚到运用批评的原则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从欲抑先扬式、情景交融式、最后一句批评式以及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从批评到无批评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陆阳  杜桂娥 《学理论》2012,(23):53-54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条件的提高,有这样一类群体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他们就是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这些孩子由于家长入狱,以致存在监护缺失、贫困、失学、被歧视、边缘化等现象,这些已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影响到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现状及原因,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一是解决家庭教育;二是解决学校教育;解决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6)
"人本主义"理念始终坚持唯物史观认识论,张扬尊重人、解放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的核心价值观,创造个人充分、全面发展的各方面条件。近年来,"人本主义"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实施和贯彻,但是从整体看来,效果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程度,还有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潜力及空间。要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本主义"理念,需要在教学观念上要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观,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学校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机制。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传播人类文化科学和道德。因此,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完整的人,有文明素养和传承能力的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教育要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服务。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教育,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脑,从婴儿开始,如果不进行教育,孩子的脑就会发展得很慢。及时有效地进行读写算的训练对脑有显著作用,这些基础学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本身就是对脑功能的提高和开发过程,基础学力对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创造力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使教…  相似文献   

15.
邱培彪 《学理论》2012,(22):250-25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话题,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崇高的目标.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呼唤和期待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就要在教育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关注人的个性的张扬,重视人的能力的提高,关注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促进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4,(10)
<正>近十多年,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由于人口的流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建议各级政府要确立缩小差距的义务教育均衡观,对当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差距要有清醒的认识,将缩小差距摆在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任洁  冯国文 《民主》2007,(6):19-20
一、人的自我发展及教育"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探索什么  相似文献   

18.
吕然 《学理论》2013,(14):263-264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个人教育选择已经成为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教育实践活动。个人教育选择权中包含有学校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和课程选择权。由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中选择权的缺失,招生制度和学制体系限制了受教育者的学校选择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限制了专业和课程的选择权。基于教育选择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政策调控是保证受教育者教育选择权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3)
在"适合学生的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选择理论是一种充分肯定个人主体性作用的理论。根据选择理论",适合学生的教育"有四大内涵:第一,"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的教育;第二,"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顾及学生内在需求的教育;第三,"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注重将与学习相关的人或物或事纳入学生个人世界的教育;第四",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关注学生"整体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7)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日益突出,尤其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输出的地区,更加明显。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命质量的教育问题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双向的教育活动。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生命教育进行分析:生命权利的主张显示留守儿童个人存在价值的合理;生命理解的反思阐释其个人存在需要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生命意义的超越是其社会存在的升华。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