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40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来杭会见张冲之女张雪梅女士,记者趁此机会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大后天再来,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几天后,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童老对记者侃侃而谈……当发现和单上没有藏文时,总理严肃地说:“送给西藏的礼品,怎能没有藏文?”面对红卫兵冲击统战部,总理指示:“对统战政策不要动摇,不要撒手不管,必须坚持下去。”1956年,陈毅副总理率中央代表团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  相似文献   

2.
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40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来杭会见张冲之女张雪梅女士.记者趁此机会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大后天再来,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几天后,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童老已准备好了有六、七页内容的提纲,对记者侃侃而谈当发现礼单上没有藏文时,总理严肃地说:“送给西藏的礼品,怎能没有藏文?”面对红卫兵冲击统战部,总理指示:“对统战政策不要动摇.不要撒手不管,必须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3.
青蛙的问题     
訾翔宇 《党课》2011,(12):128-128
青蛙看到蜈蚣长着那么多条腿,不解地问:“你是怎么控制自己那么多腿走路的呢?用那么多腿走路,难道不会乱套吗?”蜈蚣愣了一下,回答:“我以前可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经你这么一问,倒使我乱了阵脚,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了。”  相似文献   

4.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20年了,思念之情,历久愈浓。40年前周总理的一次亲切接见,时时浮现眼前,铭记不忘。那是一次意外的接见。1955年7月,我和榆次地委、专署的七八个同志到广东省新会县参观。一天,我在街上行走,迎面开过来一辆吉普车,前座上坐的是周总理!我一眼就看见了,回到住处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来参观的同志,大家异常兴奋,有的同志疑惑地说,你看错了,总理还能坐吉普车?前面没有开道车,后面没有警卫车。我说我看得清清楚楚,我见过总理。有人提议,这是个机会,我们想见见周总理。我解释说,周总理来这里一定…  相似文献   

5.
1959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一辆小车驶进中南海,停在周恩来总理办公、住宿的西花厅前。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走下车来,见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已站在大门前迎候。总理握着严凤英的手说:“去年在合肥见面时,我就说要请你们来家里做客,我没有食言吧。”在小餐厅里,总理和邓大姐亲切地与严凤英、王少舫交谈。  相似文献   

6.
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十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来杭州会见张冲之女张雪梅女士,记者趁此机会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大后天再来,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几天后,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童老已准备好了有六七页内容的提纲,对记者侃侃而谈……当发现礼单上没有藏文时,总理严肃地说:“送给西藏的礼品,怎能没有藏文?”面对红卫兵  相似文献   

7.
周总理的办公室座落在中南海,为三间旧式北房。从1949年进京,到病重住院,总理一直在这个办公室里处理党和国家的大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日里万机的周总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损失,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处理方方面面接踵而至的复杂事情。本来就很少的睡眠时间更少了,一般每天只有二、三小时,有时甚至几昼夜不停地工作。没有时间吃饭,工作人员只好在粥里放点菜泥和肉末,倒在茶缸里,让总理一边工作,一边吃点东西。有时为总理蒸几个包子,可是总理没有时间吃,常是凉了再热,热了又凉,当总理乘车外出时,赶快送到车上,让总理利用乘车时间吃几口。繁重的工作,使得总理一天天消瘦了,健康不如以前了。一次,总理身体不适,接待了外宾,又要去接见红卫兵,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再去,总理说:“我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能休息吗?”同志们想了许多办法,想使总理能多休息一会儿,但总理老是和蔼地说:“主席在考虑国家大事,我们应该多做具体工作,减轻主席的负担。”总理已年近70,又患有心脏病,大家忧心如焚,几次去找邓颖超,请她劝总理注意休息。可是仍不能奏效,总理还是废寝忘食地工作。 1967年2月3日,在总理身边工作的秘书、医务人员、警卫员、打字员、  相似文献   

8.
1963年春节,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来到上海。年初三晚上,全市1000多名各界妇女代表,在上海展览馆友谊电影院热烈欢迎总理和邓大姐的到来。当我陪同总理、邓大姐步入会场时,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总理满面笑容向大家挥手致意。我请总理和邓大姐入座,总理一定要我坐在他和邓大姐中间。正在尴尬的时候,总理说:今天你们是主人,主人怎么可以不陪客人呢?总理是最能细致入微地体察人的感情的,他就是用了这一句幽默的话,使我紧绷着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摆脱了拘谨。我坐在总理旁边,就象坐在一位慈爱的长辈身边那样,感到格外亲切、舒畅…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拜读了贵刊7期刊发的《“北京人家”:人文北京的亮丽名片》一文,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对北京的传统文化有着深深地热爱。记忆中的北京,并没有那么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休闲活动。青砖灰瓦、木窗飞檐的四合院,字正腔圆、委婉抒情的京韵大鼓,无不孕藏着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5-35
正很少有人知道周恩来总理从病重到去世使用过一把特制的椅子。倪志福曾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段往事。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找到我说:"总理叫我来找你,他有事要见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当即赶到北京305医院。总理把我叫进他的病房。走进总理的病房,只见他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椅子右边的地上有个瓶子与他身上的管子相连,里面有半瓶多的血水……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显  相似文献   

11.
灵魂伴侣     
晓月 《理论文萃》2007,(6):63-64
我常想,早知前世注定有这样的姻缘,我何必要经过那么多年的奔波和苦痛去寻找?早知有个人一直在等着我,我何必要摘取那么多爱的苦果?可是,一首歌唱的好:“总是要走遍千山和万水才知道何去何从,总是要历尽百转和千回才知道情深意浓。”如果没有那些苦痛与寻找,我也许不会如此珍惜现在这看似平常的爱。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请问总理,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回答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  相似文献   

13.
撕下脸皮来     
你这没用的东西,我要把你撕下来!我对着镜子里我的脸皮恨恨地骂着。我的手里拿着刮胡刀,它在我的这种心理的指导下在我的脸上兜了一圈。然后我伸出手,轻轻地撕下我的脸皮。看着血肉模糊的没有脸皮的我的脸,我开心极了,于是我一扬手把我的脸皮扔进了垃圾箱。我讨厌我的脸皮并不是因为它长得难看,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它在半小时前打乱了我的计划。半小时前我提着礼品去局长家(为了我的前途)。可刚到局长家门口我那不争气的脸皮就开始发热了,还火辣辣地疼,这使得我做贼似的落荒而逃。现在我决定再去一趟局长家———脸皮都没有了我…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节,尽管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儿媳远道归来与我们一道过年,我依然没有买一挂鞭炮、一枚彩弹。算起来,我已有20多年没有放过一个鞭炮了,但我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我和我的家人完全变成了"旁观者"。有时,我看见有人那么"起劲"、那么"投入"地放炮,甚至对放炮寄予了那么多的"感情",竟觉得有点滑稽。小时候家里经济很拮据,但我还是有买一两挂小鞭炮、三四个"二踢脚"过年的记忆。记得那时候,一挂  相似文献   

15.
跟共产党走     
有很多年轻人问我,你这辈子吃了那么多苦,经历了那么多曲折,为什么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有一条很深的体会,一个自尊心强的人,内心才会强大,耐力才会持久。谁都想有尊严地活着,可没有国家的尊严,哪有个人的尊严?一个国家,贫穷就要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人看不起。当年,我亲身经历过日本鬼子轰炸长沙,目睹无数同胞在血泊中倒下。那时我就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为国家强大做点事、尽点力!  相似文献   

16.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2,(9):32-32
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请问总理,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回答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相似文献   

18.
正1976年1月7日,张树迎(周总理卫士)与我商量,看样子总理的病再想好起来很困难,让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轮流来看一看总理。从总理卧床以后,除医务人员和少数几位工作人员外,更多的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像警卫值班的刘岚荪、康海群、王培成,很久没有见到总理了。还有为总理看病的医生、做饭的厨师和服务员,他们平时很守纪律,没有事情,很少到病区来,都想有机会到病房见总理一面。为了不影响总理正常休息,我  相似文献   

19.
周总理请客     
周总理请客邓雷仓有一年,周总理在庐山开会,宾馆的领导派食堂的老姚师傅担任厨师。姚师傅50多岁,有一手高超的烹调技术。他一听说组织上派他给周总理当厨师,十分高兴。心想:我们敬爱的总理来到庐山,我一定要拿出全部本事多做一些美味可口的名菜,让总理吃得满意,...  相似文献   

20.
我在慕尼黑的地铁站里等车时看到一则广告:“乘客们,请你们放心乘坐慕尼黑的地铁吧!你们知道吗?这个城市的地铁里面,每天有五千多名便衣警察在保卫你们的安全。”慕尼黑当时有上百万人口,地铁线路非常多,四通八达,每天要出动五千多名便衣警察维持治安,他们是市政府出钱养活的。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国家没有这么强的经济实力,能有那么多人去从事这项工作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