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和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等方面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李发亮 《世纪桥》2011,(19):115-116
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真正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和素质全面的人。从四个方面来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想情感内涵:以情动人,构建和谐师生情感;以理唤情,激起学生内在求知欲;以境激情,唤起学生成功自信;以诚动情,做学生知心人。  相似文献   

3.
褚惠萍 《党史文苑》2006,20(9):68-69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和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等方面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张小燕 《唯实》2010,(11):86-88
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应以提升情感素质为基本内容,以提升情感能力为主要功能;要以共同感为核心,依据不同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科学把握教育的关键点,利用实践引导体验的策略,把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情感的发展,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情感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从情感教育内涵出发,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情感的发展,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情感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从情感教育内涵出发,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工作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迫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是社会是国家的希望,大学生更是青年群体的佼佼者。大学生群体的个人品德总体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利益,也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文明素质和道德走向。  相似文献   

9.
王丹 《世纪桥》2012,(11):111-112
情感教育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浓重的情感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几点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文章对福建省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均有重要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和向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试论情感管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运用,以情感人,用情换心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运用,以情感人,用情换心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体验感受,高尚的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大学生情感现状,努力培养积极情感,控制消极情感发展,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袁理锋 《世纪桥》2008,(7):114-115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运用,以情感人,用情换心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约2000万, 他们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指出: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思想困惑,关系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尤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效。针对云南大学生的鬼神之惑,应因"生"制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答疑解惑的思想利器。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现代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振利 《山西青年》2022,(23):163-165
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情感激励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并主动参与协助教育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本文分析了情感激励的内涵与表现,从当前中国大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研究情感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及情感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从而论证其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以期为高校大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目标的确立是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高校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目标的确立应以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为依据,明确"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这一基本常识是"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认知目标维度,培育劳动情感、磨练劳动意志是"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情感目标维度,而投身劳动实践、提升劳动技能则是"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行为目标维度。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特征及其教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情感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改进情感教育方式和方法,注重在思想教育中做到思想上平等,态度上和蔼,语言上柔韧,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塑造积极的人格形象,养成健康的个体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