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创新天才乔布斯近日辞世。美联社说,他“是一位CEO,一位科技奇才,一位未来学家,一位革新者,一位铸造者”。如果我们把乔布斯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制度”,为什么有着相似“制度”的日本、欧洲没有产生乔布斯?这说明,个人的经历、理念、个性对于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惩戒的艺术     
<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天赋,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而决定他能否真正成为天才的条件是他所受的教育方式是欣赏鼓励还是批判指责。实践证明:对孩子们实施以正面引导、以赏识鼓励为主的教导方法往往能够维持和发展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当代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和他的女儿周婷  相似文献   

3.
二战期间,一位曾留学日本的中国破译专家准确地破译了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在太平洋战争后期,他又破译出山本五十六座机出巡密电,令不可一世的"海军之花"命丧黄泉。这位两创破密奇迹的中国"暗算天才"就是池步洲。不到一个月破译了日本数百封密电1908年,池步洲出生于福建省闽  相似文献   

4.
《学习月刊》2011,(23):21
乔布斯去世,眼泪、鲜花、赞美都为之堆集,空气都充满哀悼,哀思遍及全球。一个企业家的去世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事情,非常罕见。人们似乎认识到乔布斯对全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感觉到他的创新的重大意义。于是乎,有人提出"批量生产乔布斯",消息一  相似文献   

5.
侯金亮 《廉政瞭望》2011,(21):56-57
时下.美国的“一个人”和“一个运动”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去世,令人叹息,他极具天才式的创新,正为无数人所谈论,他被尊称为“美国的骄傲”,其成功与美国社会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而一场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大有发展成“占领美国”之势,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50多个大城市。示威者称他们将很快占领近150座美国城市,并准备在室外过冬,打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6.
王石川 《学习月刊》2011,(23):21-24
乔布斯去世,眼泪、鲜花、赞美都为之堆集,空气都充满哀悼,哀思遍及全球。一个企业家的去世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事情.非常罕见。人们似乎认识到乔布斯对全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感觉到他的创新的重大意义。于是乎,有人提出“批量生产乔布斯”.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流水线上可以产生乔布斯吗?显然,当一个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扶植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心理时.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制造者而非创新者。改变世界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李汉俊脱党与被开除党籍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特殊的贡献.中共"一大"后不久,李汉俊就离开了上海,从此他便脱离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将其"开除"出党.李汉俊为何脱党?又为何被开除出党?文章认为李汉俊被开除出党,原因是个人性格、政见上与陈独秀、张国焘的分歧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张国焘对于他的打击与迫害.  相似文献   

8.
张建 《党课》2014,(18):87-87
年轻时候的乔布斯个性张扬、桀骜不驯,灵魂不肯被束缚。他就读的里德学院校风非常开放,学生颇有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嬉皮风范。招生官员总结这里的学生都是一些“独立自主,有创意,有个人精神,对学习充满热情”的人。里德学院是最适合乔布斯的学校,但大一只读了一个学期,乔布斯就退学了。乔布斯说,我退学是因为我不想去上那些必须去上的积学分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商标是一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为什么要用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做商标?有人说与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有关,因为他自己的人生,就是被“咬了~口”的苹果。其实,乔布斯不是被“咬了一口”,而是被“咬了几口”。在评价乔布斯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有一段妙论。她说:“每个人都是缺了一口的苹果,或者缺了美貌,或者缺了运气,灿烂如乔布斯也缺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乔布斯生前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去世之后留给太太劳伦的资产达221.2亿美元。乔布斯的家位于美国加州的帕拉阿图市,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搬到此处居住,一直到去世,现在他的太太和孩子还住在这里。不久前,我从外面探访了他生前的居所。乔布斯家的正面大门,墙和地面都是用普通砖头砌成的。大概是因为像我这种不速之客会时常来此,主人家为了隐私,就在门口摆了几盆常青树遮挡,这跟建一堵冰冷的高墙相比,显得美观而有礼貌。门口  相似文献   

11.
乐云 《学习月刊》2011,(23):27-28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关注创新精神.当世界依然在混沌与无序中徘徊的时候.创新精神为我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今天.全世界的人们在纪念乔布斯.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创立和成就了苹果公司.而在于他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的耳目一新的创新基因与创新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乔布斯引领的创新精神成就了苹果公司.为人类的未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继敏 《党的建设》2010,(10):47-47
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日:"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样的禅语中其实包含了人生的很多哲学,而宽容则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生哲学。我们生活在一个繁华纷乱的社会里,避免不了与人相处,更无法避免竞争。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可能挫折都会伴随在你身边。面对这些你该如何,抱怨还是报复?我想这也许都不是明智之举。古人说,"智不足,量不大。"看来,  相似文献   

13.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8,(5):32-33
毛泽东是如何打碎"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的 陈独秀、王明、博古等,在中共早期领导层中都是以理论出名的.反观毛泽东,一直在国内搞革命,而且长期从事实际工作,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专心去学习理论,所以早先几乎没有人认为他是理论权威.当时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名称就是"狭隘经验论"和"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导语:原本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召开的中共"一大"会议为何最终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李公馆会场里突然闯进的密探是谁?他闯入后为何又匆忙离去?他的出现是为了警告还是破坏?他后来的人生结局如何?1921年7月的上海,天气炎热。这晚,包括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在内的14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称中共"一大")的参加者,陆续来到法租界望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2,(12):64
饶毅在第3期的《民主与科学》上撰文指出:中国近几十年来,虽然总体进步很多,却出现钱学森先生之问:现代中国几十年为什么不能出现杰出的人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上有重大缺陷。美国文化希望青年有自信、有特长,提倡"创新";中国文化希望青年要成熟、要聪明,提倡"识相"。美国的盖茨、乔布斯等大都在年轻的时候,得到环境的允许、社会的鼓励,意气风发,左冲右突,打拼出一条新道路。没谁强求十几二十岁的盖茨和  相似文献   

16.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商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为什么要用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作商标?有人说这与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有关,因为他自己的人生就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其实,乔布斯不是被“咬了一口”,而是被“咬了几口”。在评价乔布斯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有一段妙论。她说:“每个人都是缺了一口的苹果,或者缺了美貌,或者缺了运气,灿烂的乔布斯也缺了健康。唯独不能缺的是那个苹果核:创新的精神和前进的动力。只要没被蛀空了苹果核,缺一口又何妨?”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眼里,三弟毛泽覃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战将。毛泽东曾自豪地说过:"我们毛家出了一个大将军。"然而,手足情深的兄弟为何发生激烈争吵,毛泽东四次忆及此事,又为何深感内疚。  相似文献   

18.
编者: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为何一再曲解中国?研究导向偏差、冷战思维作祟、发展走向误判是三大重要原因。在这方面,中国倒是可以为美国的中国政治研究提供借鉴。近来,个别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又抛出了"中国崩溃论"的话题。"中国崩溃论"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英语学术期刊和新媒体中出现。其实,不只是"中国崩溃论",像"中国不守规则论""中国威胁论"等,在英语学术界和舆论界也是交替出现的。这里需要研究的是,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为何一再曲解中国?  相似文献   

19.
党员组织生活会结束,薛铭跟在大家伙儿后面,慢慢出了党员活动室.昨天党支部确定他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天就参加了党员活动,他挺兴奋.突然,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耳边响起一句话:"好好干,别像我,努力十年人不了党."  相似文献   

20.
折射     
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无一不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广州律师、孝子田世国的事迹令很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颁奖辞中称颂道:他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回赠给病危的母亲,他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人们在为他舍身救母行为感动的同时,引发了对道德教育的思考。田世国为何成为孝子?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