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联系紧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于党的建设之中,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使党的先进性整体提高。党的建设主要包括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入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键所在。一、党的思想建设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保持全党思想的高度统一,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陈惠冬 《工会论坛》2008,14(2):70-70,94
加强和改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全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始终体现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两件大事。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建设,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是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当前的核心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一个让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巨大成就的法宝,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两件大事。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建设,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是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当前的挂心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一个让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前提和关键环节。因此,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不断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7.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党的先进性。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要求和根本措施。一、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从根本上决定了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1.坚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自高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党组织还将不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坚持党要管党。  相似文献   

9.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是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对时代背景和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国情认识深化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当前,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20.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