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中国内地涌入香港的越南非法入境者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支难民危机时期,香港不仅要给予大量涌入的越南难民和船民以临时庇护,还须面对已经得到中国内地永久安置后进入的近2.4万名越南非法入境者的问题.本文对从中国内地涌入香港的越南非法入境者问题作了系统梳理,并对这一问题的缘起作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围绕着战争目标和各自利益问题,美法双边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1949年以前,美国基本采取观望态度,法国独自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逐步插手印支事务,对法实行经济军事援助,美法关系比较密切;1954年,随着战争结局的明朗,美国渐有取代法国之势,法国对美离心倾向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难民问题愈演愈烈,牵动各国人民的心。合作解决难民问题,是各国的道义和责任。而法国是一个具有较为悠久的难民保护传统和较为完备的难民保护制度的国家,法国难民保护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越南输出难民问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越南当局不断加紧制造和输出难民,达到疯狂的地步。他们极其野蛮地推行种族灭绝政策,采取刮尽、抢光、杀绝的惨无人道的残酷手段,制造了一场历史上罕有的人类大悲剧,使被驱赶而外逃的印度支那难民激增到一百多万。他们倾家荡产、离乡背井,流入东南亚和其它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突然而来严重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各国政府对印支难民的涌进已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及香港当局都派出军警和巡逻艇,日夜巡逻警戒,阻挡难民涌入。泰国当局在迫得  相似文献   

5.
2013年,韩国政府为宣示人权改善状况、提升国际地位而制定亚洲首部《难民法》,但出台该法并非旨在真正解决难民问题,致使该法在政策宣示与实际操作上存在矛盾.韩国《难民法》的政策宣示招致在韩难民身份申请数量激增,造成韩国政府疲于奔命、韩国民众反难民情绪上升、在韩难民感到强烈不满的三难困境.为摆脱困境,韩国法务部提议收紧难民政策,而韩国人权专家却要求放宽难民政策.两派意见拉锯,韩国《难民法》修订走向不明朗.  相似文献   

6.
本文节译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出版的《越魂》杂志。该刊由移居美国的越南难民主办。文章反映出在法国的越南难民的一些动态,仅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汉斯—乔纪姆·贝尔原是莱比锡一家百货公司经理。据他自己说他什么也不缺,就是缺少自由,因而与他妻子玛格黛丽娜经过七年努力逃亡到联邦德国。西德难民工作者认为,贝尔夫妇在逃亡难民中可说是幸运的一对。不少人在西方面临问题和不幸。上周由船上逃亡=到西德的280名波兰人将加入到呆在过渡营中,苦等永久住所的,约6,000名本国人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散居在五大洲自公元一千年开始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法国华人的历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开始的。起初,在法华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华人人口的迅速增加并跃居欧洲首位。1975年,东南亚难民(其中80%是华人)在巴黎十三区形成中国城之后,由散居的华人形成的自主商业圈成了巴黎华人的象征。随着中国经济开放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陆华人涌入法国。如今,华人移民问题已经引起法国,甚至欧洲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回顾法国移民政策的演变、法国华人迁移的历史、构成以及巴黎华人移民空间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
难民(Refugees)作为一种国际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战乱,民族冲突、宗教纠纷、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大规模难民问题的影响往往越出国界,产生国际影响,成为不利于国际社会安定的负面因素之一。因而也往往非一国之力所能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 一 在国际法层面上形成“难民”概念并通过国际组织制订规范,成立机构、救助难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联当时设立难民事务专员及其办事机构,给难民发放身份证明,资助其回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至少3000万难民,反法西斯主义和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的高扬,使国际社会要求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救助难民。 1950年,联合国设立巴勒斯坦难民救济机构。1951年又设置难民事务局(UNHCR)作为下属常设机构,以便协调、组织国际力量救助难民。其负责人为高级专员,与副秘  相似文献   

10.
香港的越南难民与船民·李若建·1994年香港还有2.4万名越南船民和难民,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困扰香港二十多年的问题,还将持续数年。1975年越南统一后,发生了一场难民潮。在这难民潮中,香港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一样,成为所谓的第一收容港,大批越南难民蜂涌而...  相似文献   

11.
从英德两国难民政策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德两国难民政策都经历了一个从宽松到严格的过程。为减少难民进入本国,两国采取了一些共同的做法,包括简化避难申请程序,制定安全来源国和安全第三国制度。由于英德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国情,英德两国的难民政策也有较大的差异:一方面表现在难民的认定标准方面,英国的难民认定标准比德国更为严苛;另一方面表现在难民政策方面,包括难民的管控方式、难民政策的调整模式、难民政策的实施效果等。总的来说,德国对待难民比英国更为包容,这与两国具体国情、民族特性和社会治理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学法语的人皆想给自己取个漂亮的法国名字,然而,找一个好听﹑易记,又有一定精神内涵的法语名字,并非易事。查阅法国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从中世纪到十八世纪,法国人一般都喜欢用圣人的名  相似文献   

13.
尽管十七世纪初法国宗教势力已渗入印度支那,但在欧美国家对亚太地区的侵略中,法国却晚到一步.拿破仑三世上台后,它才积极行动起来,占领印度支那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法国一八五八年入侵印支,一八六二-一八九八年吞并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并将它们合并为"印度支那联邦".  相似文献   

14.
韩国作为亚洲第一个制定独立难民法律的国家,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韩国的难民认定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更强,但目前我国学者对韩国难民法律制度的研究几乎为空白。通过梳理韩国难民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认知韩国难民认定制度的历史和现状,以期为我国制定难民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难民之路     
联合国难民署报告表示,截至二〇二一年下半年,全球难民人数已经超过八千四百万。由白俄罗斯前往欧盟的难民,在全球难民总数中并不占大头。自十余年前『阿拉伯之春』开始,大约有四波难民从不同的方向进入西欧。从路线上说,也起码有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经合组织(OECD)2019年发布的报告称,难民要最终融入当地国家、转化为对经济有实际贡献的劳动力,仍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自从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大量来自非洲、中东和南亚的难民沿着地中海和"巴尔干路线"抵达欧洲大陆,直至2015年出现难民潮的高峰。此后,难民向欧洲蜂拥而去的势头虽然稍有减缓,但去年在塔利班占领阿富汗后,许多阿富汗难民选择前往欧洲国家寻求生计,再度引发让欧洲各国措手不及的难民危机。  相似文献   

17.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50):16-16
当不求甚解的外交官或记者写出谬误信息且广泛流传开来后,则往往以讹传讹、越传越"真"。我在法国出版的《平凡的中国人》一书中曾调侃地写道:与法国人聊上十分钟,他就会滔滔不绝地来告诉我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喜欢教训他人是某些法国人的天性。但我没想到的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从未踏足法国的同胞,也来向我解释究竟法国是怎么回事!最近...  相似文献   

18.
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移民主要是逃避沙皇当局迫害,进行革命活动的知识份子。他们大都侨居在日内瓦、巴黎和伦敦等大城市中。另外,还有移居西欧、北美的农民和犹太人。十年后,情况发生根本的逆转,原来那批革命知识分子陆续回国(他们中有些人对30年代的恐怖感到震惊和失望,后来又回到侨居地)。而随着白军的溃退,近百万俄国人离乡背井,移居世界各地。当弗伦格尔部下的白军撤离克里米亚时,大约有15万难民在土耳其建立临时营地,其中有6万名白军士兵,另有一支帝俄军舰锚泊在突尼斯的比塞大军港,他们仍保持原来的建制和番号,加紧训练,期待着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垮台,但在数年之后,他们的复辟梦想也就归于破灭。当时一些东欧斯拉夫国家也曾接纳过难民,但是,大多数白俄则聚居于  相似文献   

19.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141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自《申根协定》生效以来,欧盟成员国逐渐建立起以"都柏林规则"为核心的共同避难制度。然而,这一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如忽视人权保护、责任分配失衡和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其在应对大规模突发难民危机时显得相当脆弱,并最终在2014年以来的欧洲难民危机中几乎被冲垮,甚至连申根区也有倒塌的危险。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取代"都柏林规则"的新的避难制度方案虽然对原有规则进行修正并对其中的制度性问题做出了回应,但其出台的时空环境却对新方案的通过和落实形成了严峻挑战。本文拟从欧洲共同避难制度建构的历史发展入手,围绕该规则核心的"难民申请负责国之确定标准"和"安全国家"假定的原则及其例外,透过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来解析以"都柏林规则"为核心的欧洲共同避难制度对此次难民危机应对乏力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