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岑来明在《现代监狱》2003年第6期上撰文《监狱研究期刊的现状与未来》指出,全国现有监狱期刊36份,专职编辑人员100余人,刊物年发行量近100万份。刊物类型基本属于理论学术类、新闻综合类、专业调研类。这些期刊中90%左右系内部刊物,1998年全国报刊整顿后.已经更名为内部资料型出版物。为了叙述方便,还是沿袭旧称,统称为“监狱研究期刊”。  相似文献   

2.
论报刊的首发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报刊是否享有 首发权 1998年第2期的《编辑之友》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维护报刊首发权》的文章,该文作者通过对现行法律的解释,认为报刊社存在一种可以制约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概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0字职业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的各个职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时期每个从业人员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由于每个职业都有其不同于他职业的独特特点,故其从业人员所遵守的职业道德也不尽相同,正如常言所说:文有文行,商有商规。因此,学报编辑除了遵守《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应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外,应着力恪守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促进了学报编辑职业道德意识的新觉醒和职业道德观念的更新,强化了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吴军 《政府法制》2012,(29):29-29
民国时期,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大多不轻易出书。那时,宗白华已经是著名文人了。1916年8月,宗白华出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编辑、主编,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理念注入《学灯》副刊,使之成为“五四”时期中国报刊界的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其间,他还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法制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法制日报》前身)的创办为标志,伴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新闻监督职能的不断加强而蓬勃发展起来的。至上世纪末,全国法制类新闻报刊已发展到200余家.发行量高达400多万份,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每年编发各类法制新闻稿件高达数百万件。  相似文献   

6.
《法制与经济》2001,(2):60-60
编辑同志: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一期刊物都是从头至尾地拜读。如今,大大小小的报刊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进入每个城市的街头巷尾;广播、电视、因特网又无时无刻地瓜分着人们有限的视听,但《法制与经济》杂志还是成了一份我每个月都记惦着的精神快餐。为什么贵刊有如此吸引力呢?我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律师文摘》为依托的“律师文摘网”www.lvshiwenzhai.com于1月19日开通。该网以“提升律师人生境界,提高律师业务水平”为宗旨,以“促进中国律师业的成熟与进步,推动中国民主与法制化进程”为己任,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编辑理念,博采众家之长,荟萃中外经典,竭诚营造中国律师的文化家园,选文突出思想性、国际性、前瞻性,是包括广大律师在内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网络平台,也是社会各界了解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8.
于2013年8月1日生效的德国《著作权法》第八修正案创设了一项新的邻接权—报刊出版者权。这项权利是指报刊出版者在报刊产品出版后一年内,对其享有以商业目的进行网络传播的专有权,其主要用于对抗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和新闻聚合器在互联网上免费使用报刊产品的行为。根据德国《著作权法》第八修正案出台的背景、目的、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反响,就报刊出版者权的正当性、必要性及权利行使的可能性进行评析。德国《著作权法》此次修改反映了互联网时代日渐式微的传统媒体与作为后起之秀的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9.
一、律师与公证人业务范围冲突的原因与弊端 (一)律师与公证人业务范围冲突的原因 律师与公证人之间业务范围发生重合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业务上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律师、公证人在职业特性上具有共同之处。首先两者都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其次,律师与公证人的职业活动是与法律直接相关的.都是以法律应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关于律师与公证人业务范围的立法具有抽象性、开放性的特征。以我国法律对律师业务范围的规定为例,我国《律师法》虽然没有关于“律师见证业务”的直接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一、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有关法律关系《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作品的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享有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在报刊上、电视上经常报道一些房地开发商短斤少两。最近我们想购买一套商品房,不知公摊 在面积上如何摊派?请你们在这方面介绍一下,行吗? 石爱华 石爱华同志: 2002年5月1日实施的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所有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 定:“楼梯已计算建筑面积的,其下方空间不论是否利用均不再计算建筑面积。  相似文献   

12.
程乃珊在2007年10月20日的《今晚报》上撰文《医生:香港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说,香港中文大学对香港17项职业声望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科学家、医生和银行家,公务员排在第八位。在香港,医生职业普遍受人尊重。  相似文献   

13.
公正是职业鉴定人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正是职业鉴定人的生命周智勇,常林承蒙老师和各位同仁厚爱,《法律与医学杂志》已创刊一周年。回顾今年的编辑工作,面对作者和读者的期望,结合我国司法鉴定实践,我们不能有一丝松懈。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法制愈加完善的时代,鉴定人肩上的担子更重,鉴定人工作的职...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9)列出了全国《法律类核心期刊表》,《河北法学》名列第Ic位。目前.全国有法律类期刊164种。经专门研究人员研究评定并经有关专家鉴定,将其中31家列为“法律类核心期刊”。现将发布在《中丈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上的《Dg法律类核心期刊研制报告》摘录如下:Dg法律类核心期刊研制报告一、统计结果:统计项目检索工具检到条数涉及刊数70%条数‘涉及刊数载文量VI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版952272666545文摘星VZ复印报刊资料92514964826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9359367602553被引量V…  相似文献   

15.
在期刊中,《中国律师》杂志……等报刊从用纸到封面设计,内页版式以及装订、印刷等方面都以较高的水准.在整个法制期刊里名列前茅……──摘自刘副部长的讲话1998年2月26日至28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法制报刊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近一百位报刊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司法部副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在陕西省人大媒介二十年之际,回应报刊社举办的"我与人大报刊"征文活动,我急急赶写了一篇题为《良师益友》的文章,讲的是与省人大报刊社三位编辑接触的故事,表露对人大报刊的印象,算是对"老友"庆生的衷心祝福。五年来,"良师"不断推陈出新,"益友"不时深刻点拨,友情更浓,受益更多,怎一个"良师益友"了得!网络时代,似乎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钟情于一本杂志的人就更少了,可能是潜意识中还留存着羡慕文人书香的情结,家中的书柜中图书和报刊在不断增多,期期保存且时时翻阅的就有省人大报刊社的《法治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鹤峰县纪委、监察局在2002年度《中国监察》征订工作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取得好效果。一是在认识上有突破。他们提出每个纪检监察干部要正确看待《中国监察》的征订发行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监察》是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提高执纪水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对指导全局党风廉政建设也起到重要的舆论作用。二是在《中国监察》征订的范围上有突破。所有纪检监察干部在本职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挤出时间深入到县直各局级单位、各乡镇村组和营业性宾馆、酒店,以及广大个体工商户和大小厂矿企业宣传纪检监察报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春节前后.伴随陈凯歌新片《无极》票房的攀升,网上开始流传一段长约20分钟、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的诙谐视频网络短片。该片截取了电影《无极》的画面,通过重新组合和配音.以戏谑的方式将其编辑成了一个新闻记录片,讲述了一个杀人案件的侦破过程。根据剧情还穿插了滑稽的广告,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9.
赵燕 《天津律师》2005,(1):45-47
一,有必要从律师中遴选法官吗?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从资深律师中遴选法官,对此,我国法院系统也作出了相当积极的回应。2004年6月3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召开的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电视电话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的话掷地有声:“我们不能干涉个人的职业选择.但我们可以通过制度,逐步实现法官职业与律师职业的不断合理化。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法制与社会》2011,(13):64-64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也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法制与社会》这本刊物确实是一本优秀的法制期刊,多年来刊发了很多有见地、有高度、有影响力的文章。特别是《法制与社会》《锐视》2011年第6期(上册)中刊登的,由何元平、白云、云英等同志撰写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任重道远》一文,提出了一个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工作中,应建立一个“长效的联动机制和问责制”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