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勤 《学理论》2010,(11):255-25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特殊性,就如何贯彻好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就随之具有了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独立学院中上好思政课使其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就成为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以如何在独立学院中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就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做一点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唐春波  周武兵 《学理论》2010,(19):244-2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专题武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都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3.
丛艳丽  陈立媛  孙丽丽  于慧 《学理论》2013,(15):264-2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开设好此课程意义重大。但受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在工程院校有一定授课难度。为此,应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根据学生的理工科学科背景和专业特点,采取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多媒体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承担着从历史角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课程属性呼唤实践教学。民办高校"纲要"课实践教学要始终不渝地贯彻立德树人目标,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民办高校要在规范课内实践教学、整合校内实践教学和拓展校外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纲要"课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4)
在"问题意识"主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好问题的导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教师围绕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基本原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是教材内容和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上流行的错误历史思潮和历史观;教师要以重大历史纪念活动为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政治,关心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董红 《学理论》2013,(29):269-271
对教材核心内容进一步凝练,对教材体系结构进行重构,可以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帮助教师有效实现"两个转化"。  相似文献   

7.
韩霞 《学理论》2013,(23):351-352
完善知识结构、参加教学技能大赛、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共建优秀课程及精品课程和发掘社会历史资源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的自我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洪梅 《学理论》2011,(5):229-230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学科意识非常重要,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不仅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也会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搞好纲要教学,必须要厘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大学本科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历史课以及概论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促进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要进行专题化教学,并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9.
梁志平  曹开云 《学理论》2012,(15):232-233,26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国史,深刻领会三个历史选择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伟大民族精神的主阵地。就理工科院校而言,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在分析大学生心理与知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上,加以选择与创新;在教学艺术上,加以引导与激励;教学技术上,适当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唐黎 《学理论》2009,(8):135-136
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而其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开设有其自身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新特点,这些都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改革,以求圆满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张玲 《学理论》2013,(15):260-261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首先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形成专题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素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最后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多元化的路径,即通过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多元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锴 《学理论》2011,(32):225-226
"两课"是中国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统称,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使得"两课"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实效性不明显的问题。根据"两课"的教学实践,分析"两课"面临的挑战和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灵活"两课"的教学方法,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闫存庭 《学理论》2012,(18):147-14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之一,它记载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从屈辱与苦难走向光荣与辉煌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本文拟结合《纲要》课的教育教学,就近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演变做探讨,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对伟大祖国的忠诚、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4.
杨艳 《学理论》2010,(14):194-195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医学院校的迫切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成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的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探求合理、有效的教学途径尤为重要。为提高"中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重点归纳、总结出以下五种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途径:第一,提高对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二,完善课程体系与考试制度;第三,加强"纲要"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第五,创新课外现场教学。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5)
科学历史观指的是人们在认识、研究和改造人类历史发展及历史事件过程中所持的唯物的、辩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其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其次,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最后,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是树立爱国主义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王鲁英 《学理论》2012,(26):199-20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五个步骤: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对学生的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董自稳 《学理论》2012,(20):231-2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教育的一门课。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加强地方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关照历史细节,充实教学内容;适当运用多媒体播放红色短片;加强历史人物教学,重现鲜活历史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上好这门课,提高其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摆在所有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如何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昊 《学理论》2010,(26):307-309
六个"为什么",是当今关系到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扼要阐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史实,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正确解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