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现,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看,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是主观认识必须正确地反映、把握客观实际的变化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秋佳 《世纪桥》2007,(12):3-3,4,8
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的理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它作为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通理论基础的重要前提。在时代、形势和实践发生剧烈而又深刻地变动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与时俱进,关系到能否真正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胡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阎长贵 《奋斗》2001,(10):44-4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它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时俱进,即它从来不是以至高无上的姿态君临实践,让实践服从它,而是忠诚地尊重实践,认真倾听实践的呼声,始终随着实践的前进而前进,发展而发展。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4.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立足于实践发展,根植于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经验证明,“坚持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继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创新自觉意识的进一步延续,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成果。理论创新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在引导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历程中,孕育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立足新时代,应继续把“坚持理论创新”的经验作为引领实践的行动指南,在指导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凝聚建设伟力,使之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与时俱进,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永葆生机的源泉.因为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始终探索和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2,(10)
李贵荣在2002年8月6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我们必须大力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创新特色在于:把阶级  相似文献   

7.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坚持 ,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它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原创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知世界之本 ,求创新之道”的精神 ;是批判性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又打破旧的思维方式 ,寻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精神 ;是在开放的体系中把握实践要求 ,不断创新的与时俱进精神。邓小平根据当今世界特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创精神 ,以一系列新的理论全面创新了科学社会主义 ,把它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源所在。这既需要我们立足于基本理论观点,又要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彰显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产生并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对毛泽东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10)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前研究理论的重大课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中国的实践,并反过来指导中国的发展。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国情和实际,把握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具有许多相通契合之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汲取其养分,突出文化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与时俱进。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把握时代特征和要求,体现时代维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产生并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对毛泽东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与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实际上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或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需要根据各国国情与各国国情的发展和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今各国,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生命力在于与各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世纪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的创新维度,从思想维度、认识维度、文化维度和实践维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发展视野、内在逻辑、根基灵魂和现实需要。在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自觉学习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对于坚定理论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强国,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它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力量所在。当前,只有回答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从理论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学说,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江泽民与时俱进的理论,正是对这些新问题做出的解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对于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  相似文献   

17.
石国亮 《唯实》2003,4(6):14-18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既体现了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 ,也从其发展史中得到了证明。能否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实现这一品质 ,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和关键。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邓小平理论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开辟新境界,根本的奥秘是其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经验,不拘泥于已有认识,注重于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注重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揭示,注重于对未知世界的理论探索,注重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高新认识,开辟新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宝贵品格。实践一再证明,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之…  相似文献   

19.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0,(10)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季明在 2000年 8月 15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以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深刻剖析,得出了“两个必然”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带来一次思想解放和社会全面进步。而社会全面进步正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结果。坚持理论创新,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