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黎惠琴 《求实》2006,2(10):24-2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以三代党的领导人为代表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战理论,既表现出理论的继承性特点,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思想路线就是随着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并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概括的.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之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水弟  傅小清 《求实》2008,4(5):15-17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的一种先进的无产阶级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孕育了红色文化的创建与发展.从红色文化生成的理论渊源、社会化的根本路径以及发展的精神动力等方面均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之源与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周敬青 《探索》2004,(4):28-30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 ,其中包含着浓厚的理论底蕴。文章认为 :从“革命为民”到“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发展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符合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精华 ,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本主义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指导思想有新的重要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思想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正确与否,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在民主革命时期,1921年7月,从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中,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于民众,民众把自己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诉求于党,二者之间的互动,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改革开放大发展集聚了坚实力量。  相似文献   

7.
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宝贵经验,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最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进程与领导建国、富国、强国的实践相辅相成。推进新发展阶段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提升亲和力和感召力,切实增强理论武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论党的先进性与阶级基础、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一个根本课题;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所在;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品质的充分体现。因此,从理论上研究、探讨党的先进性与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成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的三次思想大解放 ,进一步论证理论与实践是辩证发展的统一体 ,因为实践没有止境 ,反映实践活动的思想就一定不能固守陈规 ,社会发展前进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 ,推进我们的理论创新 ,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且坚决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抗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理论建设》2021,37(2)
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立足国情,深刻揭示反贫困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具有鲜明特质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是"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其特质蕴含了人民至上的理论情怀、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和放眼世界的理论视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对于推进2020年后贫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信念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从道路、理论和制度这样的理性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更加发自内心的崭新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历史基础、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并就此提出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个人经历、时代环境的不同 ,他们的知识分子理论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对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百年历史纵深、宏大历史视野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个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验与精神的交融、国内与国际的贯通。我们要从政治、现实、历史、理论四个维度深刻认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6.
冷溶 《党的文献》2001,(5):35-44
在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光辉历程中 ,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 ,以自己的实践创造性地正确回答了党的建设的一个又一个新课题 ,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同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总结我们党党建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可以得出四点启示 :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和党的事业的发展 ,创造性地推进党的建设 ,不断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既要根据党的最高纲领又要根据党的现阶段的纲领和政治路线 ,来思考如何进行党的建设 ;必须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必须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新型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武装,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血与火的军事实践中锻造而成的武装力量。其建立的历史逻辑体现在早期的军事活动中厚植了新型人民军队产生的土壤、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革命形势的准确把握中决定建军、在各地武装起义的爆发中诞生了新型人民军队、在游击战争和创建苏区的斗争中解决了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问题。其建立的理论逻辑体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赓续传承和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经验教训的总结升华。其发展的实践逻辑体现在不断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推进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坚持人民军队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  相似文献   

18.
李蓉  谭明 《世纪桥》2003,(4):13-15
新民主主义这一重大理论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成果。这个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指明了通过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勇于和善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风格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辉煌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朱进芳 《世纪桥》2011,(3):25-27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执政理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毛泽东作为根据地局部执政实践的开创者,创造性地提出和探索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源泉和根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