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上,王稼祥曾数次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毛泽东,尤其是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还第一个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毛泽东对王稼祥的历史功绩也没有忘记。在建国后的多个场合,毛泽东曾多次表扬了王稼祥。 对毛泽东,王稼祥有一个认识过程,是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之处的  相似文献   

2.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转折。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毛泽东和张闻天的亲密合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黄平桔园谈话,张闻天提议毛泽东出来指挥军事深秋,贵州黄平一个桔子园里。两副担架抬进园来,并排放在树下。担架颇为别致,上面有油布做成的半圆形的顶盖,可以抵挡日晒雨淋。担架上躺着两个“眼镜”:一个张闻天,一个王稼祥。此时,他们都无心观赏桔园秋色,头靠头说起话来。王稼祥问:“这次转移的最后目标,中央究竟定在什么地方?”这一天是12月20日。前两天,即18日,中央刚在黎平开过政治局会议,张闻天和毛泽东一起同博古…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多次说过:“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了我关键的一票.”其实,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主要是王稼祥是第一个从“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的骨干.毛泽东也多次称赞洛南(张闻天)是“明君”.其实,毛泽东还应感谢另一位同志,那就是康克清.她在长征途中任特务队和担架队长期间,要求特务队绝对保证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安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使毛泽东有充足的时间争取洛南、王稼祥圆满地实现后来被戏称的“担架上的阴谋”.这一点好像被修史的学者完全忽视了,而康克清也从来没向外人谈及此事.  相似文献   

4.
1936年7月,作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之一的王稼祥,被党中央送到苏联去治病。 一天,苏联的一个同志兴冲冲地找到王稼祥,一见面就说:“王稼祥同志,我奉命向您报告一个消息,我为您感到光荣和幸福,我们敬爱的革命导师斯大林同志,准备在最近接见几位中国同志。除了王明(共产国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10):117-118
王稼祥,党内一位颇具独立见解的杰出领导人。战争年代,他带着危及生命的重伤长期坚持工作;和平时期,他又为党的国际交往联络提出了真知灼见。毛泽东曾这样评说王稼祥:他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功的人”。他的“功”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王稼祥随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相关历史的记述,一是说王稼祥随中共中央机关到陕甘根据地的后方瓦窑堡,没有随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开赴前线,进行直罗镇战役;二是说王稼祥参加了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这两种说法存在对一些事实叙述不准确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临行前,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与王稼祥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进行了重要的谈话。据王稼祥回忆,季米特洛夫说:“应该告诉全党,要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就不要再争了。”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对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领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上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遵义会议。同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1937年访问延安时,在和毛泽东的一次谈话中曾经问道:“国民党方面认为,你们的周兴是中共的特务头子,您以为如何?”毛泽东回答说:“我以为周兴是无产阶级的宝剑!”1962年,毛泽东又在“七干人大会”上风趣地说:“唐朝有个周兴,是酷吏,残害百姓。我们的周兴是保卫人民的。”  相似文献   

10.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随军委纵队于1月9日下午进入遵义城。这时.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向中共中央提出。立即准备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随后,王稼祥、张闻天就通知秦邦宪,要他在会议上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通知周恩来准备一个关于军事问题的副报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也认真准备发言。经过共同讨论,由张闻天执笔写出一个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报告提纲。毛泽东也写出一个发言提纲。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遵义举行。  相似文献   

11.
光耀史册的友谊──王稼祥与毛泽东朱仲丽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特别是在一些历史的紧要关头,为了党的事业,毛泽东和王稼祥同心协力,鼎力相助,他们崇高而伟大的友谊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和王稼祥初次会面,一见如故1925年,刚...  相似文献   

12.
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一到重庆,就从气势上压倒了蒋介石。当天晚上,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他的林园官邸作客,两人对面而坐,侃侃而谈。在讲到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终于打垮了日本人的时候,蒋介石站起身,从靠墙的壁柜里面取出一把金灿灿的带鞘宝剑说:“这是我们在安徽太湖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身上缴获的日本天皇御赐的宝剑。我们20年没见面了,今天又走到了一起,把它送给你作个纪念。”毛泽东知道蒋介石是在夸耀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功劳,坦然接过来,笑了笑说:“你晓得,我们这些年老是在日本人的肚子里面打滚,连饭都吃不抱,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3.
王稼祥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肯定,但很多人的认识仅局限于建国前。苏区时期.王稼祥是苏区中央局委员(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是遵义会议后“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领导指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政治部代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力主毛泽东的领导,“投了关键的一票”;  相似文献   

14.
《党史博览》2002年第1期曾发表过一篇题为《遵义会议前后的三个“三人团”》的文章,说的三个“三人团”是:长征出发前夕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具有最高指挥权的“三人团”;长征途中下放军团行军的由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在遵义会议后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负责军事指挥工作的“三人团”。而在这三个“三人团”之前,还有一个“三人团”,即1931年4月,中共中央派到中央苏区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当时被人称为“三人团”,这个“三人团”很少被提起过。  相似文献   

15.
成一 《党史文苑》2007,(12):18-20
l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其他的评论是:《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这个“等”字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用“生命钱”来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同志,都曾就“生命线”问题发表过精辟的论述。进入新的时期,我们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肯定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我们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主要是说它对广大群众的引导和对其他各项工作的保证作用。第一,它为其他一切工作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各项工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第二,它能从根本上振奋群众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之中,曾经使用过不少的化名。这些化名,都具有它特定的历史含意,并与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紧密相联。“李德胜”就是他对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充满必胜信心的一个化名。蒋介石在全面进攻惨遭失败后,又于1947年3月“突然’狗陕北和山东发起了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正确运用“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在陕甘宁边区,国民党以胡宗南率军17个旅,妄图“摧毁”中共领导中枢,“驱逐”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9,(5):54-54
怎样听汇报,也是衡量领导干部领导方法和思想水平的一个标尺。这方面,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1957年9月5日,毛泽东在武汉召集湖北省委负责人王任重、王延春、赵辛初和几位地委书记座谈,中心议题是总结农业合作化的经验。按照安排,毛泽东坐在中间,一边是记录员,一边是王任重,其他人面向毛泽东。地委书记坐第一排,省委领导坐第二排。毛泽东一看说:“这不是三堂会审吗?还是圆桌会议好,没有主席台,不要记录席。”工作人员很快作了调整,排成圆桌开会。毛泽东开场第一句话就说:“同志们接到提纲没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能在纠正陈独秀、王明错误路线之后,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革命胜利,并巩固了革命成果,其中一条很重要原因就是能充分发扬党内党外民主。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就中共政权是否巩固问题,向毛泽东提出一个问题: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能跳出“其兴也悻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朝率支配。当时,毛泽东很有把握地说:a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朝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毛泽东访问记》第116页_)。本义就毛泽东革命和建设时期又生思想作些探讨。一、民主原则──民主集中制民…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使命感肖东波毛泽东从中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历史责任的角度来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其中蕴涵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毛泽东对我国经济落后这个事实深感痛心和不安,他经常带着自责的口气谈到这一点。他说:“我们现在是破落户,一穷二白,还有一穷二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