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耕耘,其思想内容丰富深刻。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散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献中,洞察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从而审视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精神实质及内在逻辑。这对于富有代表性的东方民族国家中国的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09,(8)
《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  相似文献   

3.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12,(3):4
《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在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时,人们多是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卡夫丁峡谷”、“殖民理论”等方面入手,很少关注他们所论技术对东方社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对中国、印度、俄国等东方社会的影响,技术打破了古老中国的封闭与停滞状态,技术引起了印度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技术制约着俄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与前途.  相似文献   

5.
再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张式谷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特别是这一理论的核心──东方社会的非资本主义发展,以及20世纪俄国、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内外思想理论界一个历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笔者虽然在80年代初曾撰文参与探...  相似文献   

6.
邵鹏 《理论月刊》2002,(7):38-40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关注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亚洲革命高潮,形成了古代东方社会理论,创立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阶段的学说。70年代到80年代是该理论的完善和成熟时期,他提出了东方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该理论为我们理解中国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对该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14,(5)
<正>《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新东方》搜索社会生活的兴奋点,追踪社会变革的进程以及由此引发  相似文献   

8.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17,(1)
<正>《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新东方》搜索社会生活的兴奋点,追踪社会变革的进程以及由此引发  相似文献   

9.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15,(5)
<正>《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新东方》搜索社会生活的兴奋点,追踪社会变革的进程以及由此引发  相似文献   

10.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14,(4)
<正>《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新东方》搜索社会生活的兴奋点,追踪社会变革的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和人伦习俗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14,(6)
<正>《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新东方》搜索社会生活的兴奋点,追踪社会变革的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和人伦习俗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本刊宗旨     
《新东方》2017,(5)
<正>《新东方》是海南省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刊物。它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新东方》搜索社会生活的兴奋点,追踪社会变革的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和人伦习俗的迁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一向关注东方社会的命运,他通过对东方传统社会结构的历史分析,辩证地指出了近代东方社会存在着的两种发展前途,一是走向资本主义,一是避开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发展,晚年的马克思更预见到了东方国家率先开创社会主义进程的可能性.列宁开辟的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和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实践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社会主义进程思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特征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发展阶段飞跃的理论,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东方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和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生产形态的世界历史,为东方社会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摆脱资本主义的痛苦,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东方社会理论中,马克思不管是对印度、中国社会特殊性以及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双重性的认识,还是对俄国农村公社结构、性质、发展趋势双重可能的分析,都与他对现代转型、现代化的思考密切相关;马克思始终是在坚持共产主义与现代社会转型的统一的前提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观点考察东方社会的发展及其未来命运的,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科学理解并准确把握现代社会转型规律的基础上,为东方社会获得真正解放的社会实践指明方向,因此,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飞 《北京观察》2018,(1):16-17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东方社会的解放和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他们依据各个国家的不同社会历史状况对其发展给出了不同判断。马克思认为,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正经历着从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阵痛”期,而奴隶制改革后的俄国则拥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机遇,这个伟大设想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雏形。两种判断体现了马克思总是从“最过硬的事实”出发进行理论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正确把握其东方社会解放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涧 《中国人大》2010,(14):18-19
人民调解是指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教育、疏导,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一枝花"、"东方经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逻辑起点和发展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视角转向印度、俄罗斯和中国,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指导这些国家工人革命。帝国主义时代,列宁继承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提出帝国主义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俄国;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列宁把这个结合在俄国实践化并获得成功,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导师的这一优秀理论品格为榜样,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的实现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欧永宁 《前沿》2011,(1):152-156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探索历史之谜、把握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重要视角和工具,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东方社会结构认识的广度、深度直接影响并制约着他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