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导向是社会行动的指示器,对个人行为发生重要影响。如果社会导向发生偏差,不但会使社会行动误入歧途,同时也会成为引发个人犯罪的原因。1989年6月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之前,作为社会导向工具之一的舆论导向的偏差所起的作用,就说明了这点。因此,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社会导向与社会需求。所谓社会导向,是指社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产生的力量,把社会成员的行为引导到社会所期望的规范轨道上来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控制范畴,是社会控制力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它反映社会决策思想,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导向发生作用的前提是社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社会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需求,是社会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保证。创新社会管理应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优化社会参与的制度环境,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及成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成熟的社会离不开社会管理的自觉调控。"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管理并非新概念,而社会管理创新则是当下为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为社会管理之常态。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自产生以来,就肩负着坚持社会责任本位,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重任,其本质是强调国家从社会整体、长远利益出发,通过经济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促进市场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我国目前社会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直接目标是社会稳定,且稳定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由此可见,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理论与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之间存在契合之处。以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指导和主导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本文以多元社会分层为视角,通过对社会分层影响二重性的阐述和对不同社会分层类型的分析,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合理分层,构建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并有效利用社会分层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转型期,社会管理体制暴露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社会运行机制;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会服务国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欧洲14个福利国家社会给付结构的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服务增长速度加快,现金给付则相对减少,社会服务已成为主要的给付方式之一,"准社会服务国家"开始出现。欧洲社会服务相关政策的变化,确立了"社会投资"为社会政策的新理念。英国和瑞典作为其典型,采取不同改革路径积极促进社会服务的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多面向性,更需要社会服务供给全方位的改革。加大社会服务供给的改革路径是:发展社会救助服务,建立贫困家庭救助服务体系;确立社会投资理念,扩大社会服务范围;以社会服务为基础,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中国社会服务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基本规则。社会公正既是现代社会基本制度安排和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赖以进行良性互动的基本规则。只有基于社会公正,社会方能实现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需要社会公正理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治理指的是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或体制。社会治理在理论上被看作政府的部分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即还政于民的过程。在实践上,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上的创新。现在普遍认为,社会治理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社会管理方式,能激发广大市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感,在缓解社会矛盾、发展公益事业、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社会法律援助、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都是社会治理的成功范例。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治理,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落后,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足。一、目前我们在观念上,对社会治…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我国开始采用现代社会政策解决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当时的社会问题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有的还颇为深入。虽然北洋政府、南京政府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社会行政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当时的社会行政并没有起到稳定社会、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1月12日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我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单纯依靠国家管控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要由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将社会组织立法重心由管理、控制转向培育、扶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大力扶持社会组织的规范发展,让更多的社会组织承接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要推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法制来规制社会组织与国家、民众的关系,划定国家权力与社会组织权利的边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分离又相互协作、相互推动的机制,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宪政     
社会宪政既不同于传统的国家宪政,也不同于所谓的"新宪政"论,它是以规范和调控社会公权力为核心的宪政形式。国家公共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并存的公共领域二元化结构是社会宪政的社会学基础,社会公权力和人性尊严的密切相关是社会宪政的价值论基础,人性的善恶双重性是社会宪政的人性论基础,国家宪政对社会宪政的兼容性是社会宪政的政治学基础。在价值层面,社会宪政遵循民主、法治、人权的基本理念;在制度层面,社会宪政主要由社会民主制度、社会公权力制约制度和社会公权力保障人权制度构成。在全球"社团革命"浪潮冲击下,社会宪政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韦华生 《法制与社会》2011,(11):213+216-213,216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本文指出探索检察机关参与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和途径,有助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民社会的产生与西方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不同,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转型,建立了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化,为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应运而生,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公民社会对我国社会的建设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的内涵和建设基础、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程、现阶段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促进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李若菊 《政法学刊》2007,24(6):102-104
社会热点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新形势下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只有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关联性,明确社会热点问题预警工作的重要性,落实社会热点问题预警的各项工作措施,才能有效完成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和谐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我国开始采用现代社会政策以解决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当时的社会政策教学和理论研究,已经取得系列成果,有的还颇具水平。虽然南京政府均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社会政策,但由于系列原因,当时的社会政策并没有起到稳定社会、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军  王珏 《犯罪研究》2010,(3):33-39
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以苏州工业园区农民工犯罪问题为蓝本,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纽带断裂、社会结构解体、公民参与不够、社会信任不足等导致的社会资本缺失,是引发农民工犯罪现状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因素。强化农民工与社会的纽带、稳定社会结构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提高社会控制能力、减少和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合理取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政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社会政策作为社会运行机制中的平衡机制,提高社会政策能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社会语境中应然状态下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包括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利益矛盾的能力;敏感的社会政策意识的能力;高屋建瓴的规划社会政策的能力;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能力。中国政府社会政策能力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相比,差距很大,需要提升政府社会政策能力,使其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管理创新引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框架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社会连带理论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着社会连带关系。社会是一个由处于不同社会结构上的不同群体共同组成的有机体,前科人员也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与社会有着不了分割的联系。社会连带理论认为前科制度割裂了前科人员与社会及其他群体的社会连带关系。建立前科消灭制度可以恢复前科人员的社会连带关系及社会团结协作能力,使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国家有责任通过立法建构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