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句话在整顿机关工作作风中用得不少,批评得也对。但进一步思考,现实中固然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但也不乏“给了好处就办事”的现象。 “不给好处不办事”该批,而“给了好处就办事”且办得巴巴实实,该不该批?答案恐怕就不那么一致了。 在我看来,“给了好处就办事”与“不给好处不办事”在本质上并无二致——都属腐败行为,都属该批该查之列。不同在于,一个是“不拿钱财不办事,拿了乱办事”,一个是“既收钱财又办事”;前者易使人愤愤然,而  相似文献   

2.
既要办实事又要共甘苦徐泽洲某市一位副市长对中央清车要求很不以为然,“清什么车,只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坐金子车也没关系。”我们不知道这位副市长是不是为老百姓办过什么实事,假设他曾经办了点儿实事,有点儿政绩,那么他就能以此为筹码向党和人民索要“金子车”之类...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06,(11):20-21
发改委:“暗访”治“痼疾”;市教委:有事就打“63618164”;市财政局:审批时间缩短一半;市工商局:市民评价与工资挂钩;市国土局:1年违规3次就“辞退”;市环保局:一个电话预约就可办环保审批。  相似文献   

4.
一、昔日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如今在少数农村产生了裂缝。其主要原因: 一是家族干部的出现。目前,少数农村选拔干部,不考虑“德才兼备”和“四化”标准,而是谁家弟兄多,谁家势力大,谁家当干部。他们说什么“亲不亲一个姓,远不远一个坟”。这样,干部成了少数人的干部,他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只顾少数人的好处,这是干属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二是少数干部以权谋私。有些人一当干部,就把集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提出“尊重历史、无错优先”原则,让几十万人拿到了多少年办不下来的房屋“大红本”;立法监管预付式消费,为消费者吃下“定心丸”;建立房屋修缮“先应急后追偿”制度,对季节性、周期性、规律性问题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在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开启超大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推动一批市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深圳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多个党报集团时,多次严肃指出“党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他还提醒党报的领导:“新闻报道如果不贴近,群众不爱看、不爱听,导向也就失去了对象”。作为新闻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一支重要队伍——中央、省、地(市)三级党报工作者,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尽心尽力地努力实现“三贴近”,并以此为突破口,乘风乘势全面推进党报的新闻改革,全面提升党报的办报质量,做到“多创品牌栏目,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增强吸引力,提高  相似文献   

7.
李文钊 《前线》2021,(3):67-74
“接诉即办”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基层为中心的北京超大城市治理实验,它开创了面向人民、面向问题、面向基层的超大城市治理变革实践,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了更好地厘清“接诉即办”的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我们从人工制品和治理实验的视角理解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并尝试探讨这场治理实验背后所蕴含的设计原理。作为人工制品和治理实验的“接诉即办”改革,其设计原理包括九个方面,即面向人民探询问题解决、集中统一受理市民诉求、分层分级解决市民诉求、政府部门直接面向市民、市民评价诉求解决效果、解决产生问题背后的问题、市委监督激励“接诉即办”、使用制度规范“接诉即办”和开发“接诉即办”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4,(10):43-43
阎平在2004年8月20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近几年一些外商和民营企业家反映,大连的投资软环境“两头热、中间冷”,本来按规定可以批准或办理的事,中间管理人员因故拖着不办。问题大多出在一些处长、科长的身上,以及一些“七站八所”的方方面面。个别人员没有好处不办事,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以及部门利益个人化。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大连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论“好处”     
论“好处”“好处”可意会不可言传,玄之又玄。你想办事吗?对不起,先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你磨破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0.
周末约几家房地产企业交流市场形势,他们共同的态度是相对谨慎和相对悲观。笔者问,对于新一届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你们是否感到软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一个是,感觉不明显;一个是,官员吃拿卡要确实少了,但不办事的多了,过去"公关公关"就能办成的事,现在就是拖。官员没了好处,也没了动力。对于有些官员,多少年来,早已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与行为:没有好处,能办的事也难办,甚至不办;  相似文献   

11.
凌河 《新湘评论》2012,(21):46-46
“官者,管也。”但如今,我们一些官员的行事逻辑却是能不干事就不干事,能少干事就少干事,为的就是不招事。如此“为官之道”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一件事尽管对国家、对人民有益,但只要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给自己招来事,  相似文献   

12.
张砥 《学习导报》2012,(21):46-47
“官者,管也。”但如今,我们一些官员的行事逻辑却是能不干事就不干事,能少干事就少干事,为的就是不招事。如此“为官之道”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一件事尽管对国家、对人民有益,但只要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给自己招来事,  相似文献   

13.
各地(市)、县(市、区)要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史志院、办),省直各有关单位党委(党组),各企事业及驻并有关单位党委(党组):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之际,特地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走向未来。”“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  相似文献   

14.
现在,各地都讲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但要把实事好事办好,必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注意做到“三办”:一要“实”办。现实生活中实事虚办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光说不办,正月初一许的愿,大年三十未兑现;有的拆东墙补西墙,办了这件事,停了那件事,部门出了政绩,基层未得实惠。办实事关键在“办”。说了不办,不如不说;办而未果,等于没办。要言而有信,能办多少说多少,不乱拍胸脯说大话。定了的事就要落实,许下的愿就要兑现,确实办不了的要说清楚,不能“打白条”。二要“公”办。一些同志搭乘“办实事”的车,或暗示条件,或明提要求,如对某…  相似文献   

15.
李鹏飞 《党课》2006,(6):58-58
现在,在不少地方流传着“私事公办”与“公事私办”的说法。 所谓“私事公办”,就是在办私事的时候,打着办公事的旗号,借用“公家”的权力、影响和财物去办私事或者与工作无关的事。比如,外出办私事需要用车,就谎称公出,用“公家”的车送自己“出差”;朋友来了需要请客,就用接待上级领导、兄弟单位来人的名义,让“公家”掏腰包;一些私人性质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解决,就以单位的名义去“协调”,从而得到某些特殊的“优惠”和“照顾”……反正不管是什么私事,都想方设法和“公事”挂上钩,按照办公事的程序去运作,个人什么风险和责任也不用承担,什么代价也不需要付出,有关的费用、责任和后果统统由“公家”买单。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2,(10):45-46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热情接待;把群众来信当家书,细读真办;把群众诉求当家事,不推不拖;把信访工作当家业,全心坚守。”走进市信访办的接待大厅,醒目的“四家工作法”宣传牌立即映入眼帘,让每名上访群众不由得心生温暖。  相似文献   

17.
“党给的”,这是我国人民用来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的一句话,真挚朴实,听起来亲切入耳。可是,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把以权谋私捞到的好处也说成是“党给的”,实在令人不能容忍。 一次,某镇办企业的经理告诉他的熟人,他一年到头尽抽不花钱的烟,喝不花钱的酒,并得意洋洋地说:“这口福,党给的!”无独有偶。某局局长星期天开公家轿车到百里之外  相似文献   

18.
“老百姓可以骂我们,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的几句名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均设在延安,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所窝洞内办公。1941年夏日的一天,延安公安保卫部门向毛泽东汇报一个情况:清涧县有一个农妇的丈夫被雷电击死,引起她的悲伤,她却大骂“世道不好”、共产党“黑暗”…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6,(12):6-7
市人事局:简政放权提效率 市人事局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以来,共征求到意见359条。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市人事局共减少行政审批、下放管理事权19项,并推出内部制度建设3项:实行限时办结制度、首接首问制度、特事特办制度。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各项业务办理将实行限时办结制度;上班时间严格实行首接首问制度,对办理人事人才事务随到随办;对特别紧急的事项,启动应急程序,实行专人负责,特事特办,急事快办。  相似文献   

20.
有那么一些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人,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在即将功成名就的时刻,失去理智,以至沉沦,演绎出一幕幕可悲可叹的黄昏悲剧,人称“五九”现象。S市工行信托投资公司年近60岁的总经理袁志广,非法拆借4900万元,获利170万元,个人得好处20余万元,终因东窗事发,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59岁的湖南娄底市市长廖升阳,因坐“末班车”受贿4.4万元,使自己的退休手续办在牢房里。中国银行湖南分行总经济师罗某,在黄昏夕照之年,因贪污14.8万元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江南Z市船舶修造厂的郑某,曾荣获过省政府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